墟土重生
——红旗糖厂废墟美学的在地学术实践图文纪实


艺术家:夏梓纯、徐坦、姚志燕(深圳)、廖杰敏(广州)、樊国真、朱斌、何俊彦、迪玛(人我国)、潘星磊(香港)、李晓迪、廖艺敏、邓启鹏(深圳)、李敏、容悦双、杜与超(澳州)、陆军、谭云开、陶马素(香港、泰国)、Luke 、马境若水、Lewis、吴方洲(澳门)、陈米兹。
2023年8月,20多位艺术家从珠江两岸不同的城市来到了珠海金湾区红旗镇三板村,在闲置了20年的旧糖厂废墟,进行了为期1个月的展览及艺术实践。
有几名海外艺术家也参与其中,用不同的方式方法介入交流。
百年人文历史调研、千年陆海地理考察、与年龄70岁的退休老职工多场次访谈。在水系、泥土、甘蔗林、鱼塘、渔村、码头不同的空间穿越、寻找,在数万平方米的废墟场、垃圾堆中提取有哲学、美学意义的光影、空间、符号、视觉、图式。最后完成了体量庞大且多元化的作品呈现。
时长约20分钟的影像作品《轨迹.甜蜜的废墟》(行为/访谈/录相),是夏梓纯、徐坦二位合作,连续工作3天完成的。廖杰敏在澳门参加艺术活动后路过珠海临时介入,把鱼民编织鱼网的方法转化为装置作品《时间、缠绕、节点》。深圳艺术家姚志燕在废墟场域把360只蝴蝶散乱状呈现,以强烈的装置艺术精神表达了生命的无序与有序。澳门艺术家吴方洲把众艺术家产生的图片撕裂、重组、后创作、再现图,最后生产的8幅图片得到何俊彦、徐坦等大众的好评。来自后山的廖艺敏在垃圾堆中找了一个烂木框围,用保鲜膜把“时间”和“废墟场”包裹起来,期盼有文明象征意义的废墟永远存活下去。香港陶马素从跨海大桥来到废墟,挥汗如雨完成了巨型壁画《墙绘蓝色的大象》,把神兽引入在地。何俊彦与欧叔聊天1个多小时,从10姑娘控山建厂到用制糖剩下的蔗渣料再压制成板材,边聊天边为画肖像,完成了“欧叔”(访谈/绘画)作品。数十年坚持用胶卷的摄影艺术家樊国真扛着沉重的器材、设备,多次踏足这个废墟秘境,创造自己的理想主义。参展的每一位艺术家都用各自的巫术,如同殉道者一样,实践自己的美学主张。




8月5日,红旗糖厂废墟,艺术家们现场创作、交流、布展、论坛、开幕,同步进行。


8月17日,珠海电台对红旗糖厂文商旅项目及为期一个月的《墟土重生》艺术活动做了访谈,电台音频与网络传播,把这个文化资讯输送到了全世界!
这一场活动,由红旗糖厂文商旅项目组、和艺术家团队共同主办。
联合发起人:马境若水、何俊彦、吴方洲、徐坦。
感谢每一位参展、参与的艺术家及工作人员!
感谢为这一次的《墟土重生》给予支持、帮助、援手的每一位朋友!
祝大家吉祥!健康!快乐!
《墟土重生》工作组
2023年08月23日
作品导览:


1),夏梓纯、徐坦作品:《轨迹·甜蜜的废墟》(调研、访谈、行为、影像)。


2),姚志燕作品:《蝴蝶360》(装置)、《不想飞的猪是真猪》(壁画)。

3),廖杰敏作品:《时间,缠绕,节点》(装置/废墟取材)。


4),樊国真作品:《霸王花》之一、之二(摄影/铁银印相)。


5),朱斌作品:《红旗糖厂废墟》之一、之二,(绘画/2023)。

6),何俊彦作品:“欧叔”(访谈、绘画/油画)。

7),迪玛(人我国)作品:外文《世界和平》/图片)。

8),潘星磊(香港)作品:汉字涂鸦(图片)。

9),李晓迪作品:《液颜料流动绘画》(行为,绘画)。


10),廖艺敏作品:《保鲜钟》(装置/废墟取材)。


11),邓启鹏(深圳)作品:《你用什么来开启一天》(装置艺术/旧木椅,白糖,丙烯)。


12),李敏作品:《甜蜜苹果的这一面和那一面》(绘画),《被遗忘的甜蜜》(装置)。

13),容悦双作品:《废墟涂鸦》(旧铁皮门)。

14),杜与超(澳州)作品:废墟论坛发言。

15),陆军作品:废墟论坛发言。

16),谭云开作品:《红旗糖厂外景/2023》(绘画,50X50CM)。

17),陶马素(香港、泰国)作品:《墙绘大象》(行为,绘画,涂鸦)。


18),Luke 作品:纪实摄影2幅。




19),马境若水作品:《击壤歌》(先秦民谣/汉字图腾)、《水》(装置/废墟取材)。


20),Lewis作品:摄影。








21),吴方洲(澳门)作品:再生图片8幅。

22),陈米兹作品:《废墟蔗神》(装置、观念)。

8月5日开幕,在门口的《墟土重生》海报前与徐老师合个影,留个念(廖杰敏、夏梓纯、徐坦、姚志燕、马境若水)。
资讯发布、《墟土重生》工作组
2023年8月23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