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头题字 耿明

点赞
作者 房家昌
近年来,朋友圈已成功取代QQ空间,成为人们茶余饭后逛游、解闷的公共平台,而点赞也成了很多人增进感情、增加交往的手段。
凭着专业对口、文笔又不错而在毕业后参加公考、进入区政府秘书科工作的小曹,就是个乐于点赞的人。他平时没事就看朋友圈,甭管家人、朋友、邻居还是同事发的文字、图片或视频,他都挨个点赞——在他看来,人家发啥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得表明自己看过,也表达自己对人家的重视。一句话,他必须有个态度。为此,他也获得了大伙的“友谊”,不仅他的朋友圈也同样获得点赞“回报”,连现实里的人际关系都得到了极大促进。

可如今谁微信里没有近200的联系人?哪怕每天就其中四分之一的人“发圈”,你挨个看完并点赞,也是不小的“工程”。但小曹就是有这股韧劲儿,再累、再忙,也不能不点赞!为此,他白天点、晚上点甚至为了点赞,连刚和他结婚一个多月的妻子发出的“爱的信号”都被他无视了。这可把妻子气够呛,却还不好明说,只能三天两头地找由头发火,不是怪小曹“碗筷没刷洗干净”,就是埋怨他“连屋子都不帮她收拾!”
而小曹呢,根本不吃妻子那一套,仍我行我素,因为这项“工程”不但让他觉得自己的生活充满了乐趣,就连他的仕途都有了希望:这不,下午下班前有小道消息说,副科长老马要退休了,人家在下午的班子例会上特意点了小曹的名,说他虽然年轻,却有知识、有上进心,更有热心、能团结同志,所以提议要让他接任副科!这让小曹乐得都找不到北了——对他一个刚参加工作不到3年的人来说,这不啻于平地一声雷啊,意味着他的“付出”终于要有实质性“回报”了,他能不高兴么?“看,我没白忙吧,马上就要被提拔为副科了!”晚饭时小曹边喝着小酒、边美滋滋地跟妻子炫耀。妻子却只是不咸不淡地轻“哼”一声。
饭后,忙三火四刷了碗筷,小曹就又打开朋友圈,开始“做功课”了。当他看到副科长老马发了个唱歌视频时,笑了:那是老马在市歌舞团的女儿参加省里的青年歌手大赛的视频!视频时长1分12秒,小曹只看了前37秒就关闭视频并点赞了——他实在没那么多时间去看完每人发的内容。只是他不明白这视频都发出来三个小时了,咋没人点赞?这让他不禁感叹“世态炎凉”。毕竟平时老马发圈,科里同事肯定都给点赞,连科长老丁都不例外!如今可倒好,别说“人走茶凉”,老马还没走呢,茶杯就都给砸了!想到这,小曹叹口气,继续给别人点赞去了。
第二天早上,小曹到了办公室,就觉得气氛不对劲儿:往常喧闹的屋里,如今静悄悄的,偶尔有同事说话,也是交头接耳、窃窃私语且还都不时用怪异的眼神儿瞟他。小曹也不傻,他觉得应该是发生了什么对自己不利的事了。可到底是啥事呢?自己一向谨小慎微,对谁都热情,连保洁大姐和大门口的值班大爷,他都一视同仁啊,还能惹啥事呢!
正在小曹胡思乱想之际,老马从科长办公室出来了。小曹赶紧起立,露出个自认为阳光的笑脸:“马科,您早……”
老马打断了小曹接下去要说的话:“别叫我马科了,我还有不到一周就退了,也不想管啥事了,以后你们就当没我这人吧!”
小曹忙说:“那哪行啊,您在这一天……”
老马再次打断小曹的话:“不过,小曹啊,虽然我不想管啥事了,但我毕竟年岁、阅历、经验都在这放着呢,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饭还多,是不是啊?所以我得站在老同志的角度给你们年轻人一点忠告。人啊,年轻、有上进心,是好事;有热心、能积极团结人,也是好事。可除了这些之外,还要耐心和细心啊!否则谁敢放心让你挑担子啊?”
小曹觉得话锋不对,赶紧说:“那个,马科……”
老马伸手虚摆了一下:“好了,作为老上级,我仁至义尽了……刚才我跟丁科研究了一下,觉得你还是太年轻,应该去基层再锻炼锻炼,考虑到你住得远,为了方便你工作,就安排你去你家所在的那个街道吧,听说那的办公室主任也刚退休,你就在那挂职锻炼吧。提醒你,一定要重视这次机会哦,至于未来如何,就看你的造化了。”说罢,老马拍了拍小曹肩膀,转身走了。
小曹呆若木鸡地站在那,好半天才回过神来。他一下子瘫坐在椅子上,低头默默嘟囔道:“这到底是为什么?我招谁惹谁了啊?”
离小曹最近的、也是平时跟小曹关系最好的小郑,担心小曹想不开,凑过来低声说:“昨晚老马发的视频,就你点赞了。”
小曹一愣:“咋了?难道我点错了?”
小郑叹口气:“你要是把那视频看完整,就肯定不会点的。因为老马的女儿假唱!在第41秒时她把麦克风掉地上了,可歌声还在继续,估计是她提前录好的。现场不少人用手机录像,不知谁把她那段出丑的视频发到网上了,老马当时可能也没细看就转发了。但我们可都看完整了啊,谁还敢点赞——那不相当于告诉老马:你姑娘的事,我全知道了!”
此时,小曹才如梦初醒,接着,眼泪无声地掉了下来……
那之后,小曹把心思都用在了工作上,只是偶尔看看朋友圈,却再也没有轻易点过赞。
作者简介
房家昌,男,1978年1月生。现为吉林市作协成员、吉林市残疾人作协秘书长。曾在吉林市《江城晚报》发表通讯《热爱生活的人会永葆青春》及《夜骑》《手》《字》等多篇叙事散文,小品稿《老同学》被吉林市群众文化艺术馆采纳,小说《墨镜》《灯》等在网络文学平台发表。

图片来自网络
文学顾问:吉振宇、金巍
采风顾问:沈凤祥、王国发
国学顾问:沈洪友、侯玉田
艺术顾问:张桂芝、赵昕、王桂芬、耿明
评论顾问:姚宗希、傅宝魁、王凤岐
总顾问:李明军
总编辑:张晓彦
执行总编:沈树立、谷国宏、周昌龙
主编:吴玉梅、吴垚、王国琦、王迪
副主编:徐丽、杨晓梅、柴丽岩 、贾春晖
主办单位:
松嫩流域文学社
北方都市文化编辑部

协办单位:
松原市残疾人联合会
松原市电影电视艺术家协会
松原市宁江区作家协会
松原市女摄影家协会
松原市民间文艺家协会
吉林油田文联、体协
金秋俱乐部
吉林油田松原采气厂
吉林油田消防支队
吉林油田供电公司
松原之声朗诵艺术团
《朗读者》读书会
东镇广播剧社
吉林龙华传记文化工作室
松原文昌社传统文化志愿者
查干湖散曲社
投稿邮箱:Limj967@163.com
本期编辑 张晓彦

本期编审 沈树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