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垃圾
唐 风

倒垃圾在生活中是一件极为平常的事情,简直不值得一提。可在老谭的生活中却并没有那么简单,因为倒垃圾可能会引起争议,而争议会带来不快,不快会影响健康。因此为了健康,老谭不想发生争议,不想争议,就不能乱倒垃圾。这里边有逻辑关系,因此老谭不得不慎重的对待垃圾。
你可能会说,老谭这不是故弄玄虚么,在当今时代,是否有博眼球之闲。其实不然,在老谭这个年纪,什么都看的透索,哪里还有名利之心;再说,用垃圾博眼球,那也太低级了。老谭不能说什么都通,但高度还是有的。
高度归高度,垃圾问题却很现实,每天都要面对。老谭知道,要处理好垃圾问题首先要界定:什么是垃圾。而在这个问题上,老谭和夫人的认识却有原则的区别。
比如说:老谭把带着泥土的葱头切掉,夫人说,这不能扔了,葱头可以入药,五个一副,可以败火杀菌。老谭把橘子皮扔进垃圾桶,夫人说橘子皮可以泡水喝,能够促进消化、提高食欲。老谭把喝乏的茶叶倒了,夫人说这个得收集起来,将来要装枕头,清脑明目。老谭心想:结婚快五十年了,也没见她装起一个枕头来。
老谭总体上认为:剩菜剩饭,过了夜都是垃圾。食品,饮品,过了保质期都是垃圾。所有的包装物,完成历史使命后,也是垃圾。能用的物品,现在不用了,闲置数年的东西,都可以处置,腾空它们占用的空间,好放正在使用的物品。
以上是老谭的观点,应该说有理有据。
而老谭的夫人却不以为然:
晚上的剩菜,第二天早上热热,吃不吃是一回事,但倒了那就是另一回事了。谁说吃剩菜可能致癌,我们吃了几十年了,癌在哪里?!再说包装物,现在的包装物,都做的十分精美,内容没有了,可以盛别的东西,扔了怎么可以。过时的衣物就更不能处置了,它们除了本身的价值之外,哪一件物品没有岁月的记忆啊……女儿四十多岁了,三岁时的裙子还要留着,说不定哪一天看到了,又会产生美好的回忆。旧物不是物,是回忆,回忆能扔掉吗?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导致老谭的家里,几个大立柜,几个五斗橱,都是装的不能再用的记忆。以至于当下穿的衣服,却没了存放的地方,可怜兮兮的躺在椅子背上、衣架上,或者是沙发上。
老谭的夫人是个很善于理财的人物,常常和银行的经理们来往,也会时不时地带回一些吃的用的赠品,而遗憾的是,他们现在的食量在萎缩,胃口也有退步的趋势,家里吃掉的东西总也赶不上新进来的多。因此地下室里的货架上、地板上摆的全是吃不了,用不上的东西。以至于打开地下室的门,就会有东西滚下来。用句通俗的话说:成了针插不进的地方!
老谭也不想按照夫人的方式处理垃圾,因为不管多大的房子,按照夫人的逻辑,最后都会无处插脚。但是既要处理垃圾,还要协调关系,也颇有难度。因为夫人知道老谭乱扔东西的习惯,她总是双目如炬,把她目光所及都记在心里,以防备老谭扔掉了她认为不该扔的东西。按说,她也挺累的,半块干巴萝卜,一块烂姜,两个白菜帮,她都要记住。人的脑子毕竟有限,有时候也难免忘记。但是她可能忘记什么,可能记住什么,老谭却无从知晓。这里就有了风险,一旦老谭扔掉了她记住的东西,到时候再让老谭拿出来,这就是烽烟升起的时候……因此扔什么,如何扔就有了学问。第一、垃圾多了,取其轻,也就是垃圾本身的利用价值等于零,旁边有很多比它重要的,可以不用请示扔掉。第二、扔掉略有价值的垃圾时,做适当的伪装,用最破、最烂的东西遮盖一下。第三、把准备扔掉的东西暂存一下,脱离她的视线,夫人不追查了,就可以扔掉了。
要说,老谭也挺不容易,除了夫人对垃圾有特殊的感情之外,内弟也是如此。他身体好一点的时候,每天都出去转,捡回一些垃圾来,攒多了卖钱。他不出门的时候,就坐在沙发上,专门盯着老谭的行动。有一次,他看到老谭扔垃圾,就喊:姐姐,俺哥哥又乱扔东西了。他姐姐就会一阵风的扑出来,检查老谭扔的垃圾,这很有可能会导致垃圾二次分拣。老谭有点生内弟的气,可内弟完成了监督的任务,他心里没有事了,装没事人。过了一会儿,笑嘻嘻的走到老谭跟前说:哥哥,该报销了吧。内弟经常用老谭给他的零钱,买点家里用的东西,买了就找老谭报销,有时也找他姐姐报销。他尽管有病,但是智商也不低,重复报销也是常有的事,老谭也从不给他计较。这次他刚揭发了老谭,老谭也有点生气,就没有好气的说:找你姐姐去!内弟受了刺激,他也急了,嘴里说了一句我揍你,拳头就打了过来,好在老谭躲闪的快,拳头在老谭脸上擦了过去。内弟有病,老谭也不能和他一样。从那次,内弟倒很不好意思起来,得有两个多月,目光总是回避着老谭,也不跟老谭说话,脸上总有一点尴尬趴在那里。
看完这个故事,你能说倒垃圾是小事吗?
老谭很清楚,自然界有食物链,人类社会也是如此,就垃圾这个事,在中国不知养活了多少人口。我们生活富裕一点的人家,如果都把垃圾的利用价值榨干,等于剥夺了很多人的生存权利,但是这些能给夫人说的通吗?好在,老谭是达观的,没有在垃圾问题上和夫人争个高低,只是用变通的方式把家里的垃圾处置好,补起被夫人斩断的食物链来……

投稿热线:13325115197(微信同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