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川学者赵玉霞为您讲述聊斋故事之十六
苏 仙
蒲松龄原著 赵玉霞译并评
高明湖在湖南郴州做知州时,当地出了一个怪事。有个姓苏的农家姑娘,在河边洗农服,河中有块大石头,苏女蹲在石头上。这时有一缕青苔,碧绿柔滑,十分可爱,在水面上飘浮荡漾,围着大石头飘游了三圈。苏女看了后心中动了一下,回家之后就怀孕了,肚子一天天地鼓起来。母亲背地里问她,苏女就把那天遇到的情况说了,母亲一时也解不开这个谜。过了几个月,苏女竟然生下了一个男孩。家人想把他扔掉,苏女不忍心,于是就把他藏在柜子里养着,苏女也决心不出嫁,以表明自己的坚贞纯洁。可是没有丈夫就生了孩子,终究是件不光彩的事,所以孩子长到七岁了,还从没让他出来见过生人。

一天,孩子突然对他母亲说:“儿子已渐渐长大了,怎么能老是关在家里呢?我要离开这里了,不能连累母亲一辈子。”母亲问他到哪里去,男孩说:“我不是人类,我要腾云驾雾,飞到天上。”苏女哭着问他什么时候回来,男孩说:“等到母亲要归天时,儿才回来。我走了之后,你如果需要什么,可以打开藏我的柜子去找,一定能够找到。”孩子说完,向母亲拜了几拜,抬脚就走,苏女追出去看时,早已无影无踪。她把这事告诉老母亲,老母亲也觉得十分奇怪。
苏女坚守誓言,一直没有嫁人,与老母亲相依为命,但家境却越来越不好了,有时竟吃了上顿没下顿。有一次,做早饭没粮食了,她仰头望天,束手无策,突然想起儿子临走留下的话,忙去打开柜子,果然见那柜子里放着白米,就淘上那米生火做饭。从此,只要缺什么,心里想要什么,就去打开柜子,里面就一定有,真是有求必应,太方便了!这样又过了三年,苏女的母亲病故了,丧葬需要的一切物品,全都是从柜子里拿出来的。
丧事办完之后,苏女一个人过日子,独自生活了三十年,安安静静,从不过问门外的事。一天,邻居一个妇女上门来借火,见她静坐在空房子里,两人说了一会儿话,妇女才回去。过了时间不长,忽然看到一团彩云环绕着苏家的房舍,笼罩在上空就像车盖一样,五色彩云中,站着一个衣着华美的女人,仔细辨认,原来就是苏女。那彩云托着苏女,回旋着,上升着,慢慢地越飘越高,最后不见了。邻人们都很疑惑,就来到苏女房里一看,只见她装束整齐华贵,端正地坐着,已经咽气了。
这么多年来,她都是孤身一人过日子,谁给她料理后事啊?大伙儿正商量着给她办丧事呢,忽然走进来一个年轻人,身材高大魁梧,长相英俊,向着众人施礼道谢。邻居们过去也隐约听说过苏女有个儿子,所以也不怀疑。那青年拿出钱来,请大家帮忙安葬了母亲,并在墓旁种了两棵桃树,就告别而去。只见他刚走出几步,就脚底下生云,转眼就不见人影了。后来,那桃树结的桃子又香又甜,当地人就叫它“苏仙桃”。一年又一年,那桃树总是枝繁叶茂,硕果累累,不见枯老。在这里做官的人,总爱带些桃子回老家去分送亲友。
提示与感言:
苏女生了个龙儿,能够使自己吃穿不愁,最后自己也成仙了。可是几十年独自生活,够寂寞,也够艰难的。
杨广旭
鹧鸪天•赵玉霞老师讲聊斋故事之十六巜苏仙》
(钦谱、通韵)
河水浣衣蹲石边,青苔一缕荡三圈。出生养育箱中子,长大腾飞沧海间。
情未了,意缠绵,甘心寂寞盼团圆。欲寻苏女今何在?接入龙宫做玉仙。


作者简介:
赵玉霞,女,1947年10月生,高级讲师,曾任淄川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曾宪梓教师奖学金获得者,退休后曾被评为市、省关心下一代优秀“五老”志愿者等。现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省散文协会会员、市蒲松龄研究会理事、淄川区诗词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曾编译出版《聊斋故事》集、出版赏析性散文集《聊斋女儿谱》,与徐植农老师合译点校出版《侯朝宗文选》等,并先后参与《二十六史精粹今译》及续编、清道光《济南府志》《淄川县志汇编》《文化淄博•淄川卷》等近20部著作的编著整理工作,且在各级各类报刊杂志发表诗文数百篇。

投稿热线:13325115197(微信同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