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山坡
狠心的王母娘娘派天兵天将把织女从牛家庄抓回天宫。牛郎身披老牛皮挑着两个孩子追去,王母娘娘见此情景拔出玉簪在天空狠狠地一划,一条天河横亘在牛郎面前,牛郎再也无法前进了。织女被关在屋子里,房门被反锁,门外还有两个天兵把守,她没法冲出牢笼。
可怜的织女整日躺在床上,水不喝,饭不吃,满脑子是牛郎哥和孩子。两个孩子灿烂的笑容时时出现在眼前,孩子银铃般的笑声时时在耳边响起。他的体贴和关心怎么也无法忘记,他高大的身影总是在心里徘徊。那温馨的一幕时时出现在她眼前,累了一天的牛郎哥坐在合欢树下的石凳上休息,她端着一杯热茶,放在他跟前,与他并排而坐,看着两个孩子在院坝游玩、嬉戏,她会心地笑了,他也笑了,他们感到满足,对未来充满了希望。想到这里,她简直无法控制自己的感情,禁不住哭了起来,哭声由小变大,由弱变强。她的姐妹们听到这凄惨的哭声,也不禁潸然泪下。
织女的哭声犹如巨大的冲击波,震动了王母娘娘的耳膜。王母娘娘来到织女的囚禁地,关切地说:“我的宝贝,哭什么呢……”“外婆,我要见见牛郎哥和我的两个孩子!”王母娘娘恶狠狠地说:“不行!你已经犯了天条了,还想见那个狗东西,你想得美,快死了这条心吧!”织女哭得更伤心了,呼天抢地,披头散发,泪流满面。见此情景,王母娘娘说:“这样吧,七月七日,你们见一面吧。不哭了,宝贝!”织女脸上终于露出一丝苦笑。
七月七日,王母娘娘不知哪来那么大的魔力,把天下所有的喜鹊都召集起来,在天河上架起了一座鹊桥,把两岸连接起来。有人说是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感动了这些美丽的生灵,所以才聚集在一起,搭起这道爱情的天桥。这天,太阳从东边山坳升起来,阳光洒满天河两岸,小草上的露珠泛着金光,草丛里的花朵绽放出灿烂的笑容;河水里鱼儿跳出水面,沐浴灿烂的阳光,呼吸新鲜的空气;喜鹊叽叽喳喳叫个不停,是在为这样的真爱而歌唱吧?
织女来到天河边,双手放在嘴边做成喇叭状,向着对岸呼喊:“牛郎哥——”“哎——”对岸响起了粗犷的回音。她冲上鹊桥向他跑去,长发和红色的衣带跟着她飘飞。他也向她跑来,两个孩子在他身后一边跑,一边呼喊: “娘亲——娘亲——”他们在鹊桥中间相会了。她俯下身去,用手扯扯孩子的衣角,摸摸孩子的脸蛋,亲亲孩子的脸颊。她的眼泪扑簌簌的流啊,流啊。她慢慢站起身来,和日思夜盼的牛郎哥紧紧拥抱在一起,久久地,久久地。她抬起头来,摸着他沧桑的脸,看着他忧郁的眼睛,不断地抽泣着:“牛郎哥,你瘦了,眼睛都红了,脸也发黄了。你要保重自己的身体呀……因为你是我的牵挂,你是我的生命!”他用手捋着她的秀发,嗫嚅着:“织女妹妹,你也瘦了,你要好好的呀。我和孩子都很想你……你放心吧,我会照顾好自己,管好我们的孩子,把他们扶养成有用的人……”“够了——”天空突然响起恶魔般的声音,王母娘娘将他们无情地拆开。“我们会在一起的!”织女留下这句话,一步一回头,被天兵带走了。
牛郎带着两个孩子回到家里,看着织女的梳妆台,摸着共度良宵的木架子床,禁不住眼睛潮湿了。他来到屋子外面,走到他们一起栽种的合欢树下。合欢树已经有碗口粗细,枝繁叶茂。鸟儿在树上飞来飞去,跳上跳下,似乎很高兴。他坐在合欢树下的石凳上,任思绪自由地飞翔起来。他想起他们一起栽种合欢树的情景:他挖坑,她用双手扶住树干,然后他培土、浇水,她有点儿害羞地说:“等我们有了孩子,等小树长大了,我们的孩子也长大了。”一阵阵笑声在快乐的小院子飘荡,飘荡。他还想起一起种菜的情景,一起漫步的情景,一起私语的情景。如今狠心的王母娘娘把自己心爱的人儿抓走了,让他们不能团圆。想到这里,他的心一阵阵酸楚,一阵阵绞痛。他站起身来,双手扶住合欢树,暗暗地下定了决心,一定把两个孩子扶养成人,不辜负她的苦心。春去秋来,他辛勤地劳作,教孩子们读书写字和做人的道理。时光荏苒,两个孩子一天天长大了,不仅能识字,还懂得许多道理。
生活的重担,思念的痛苦,让牛郎变老了,头发已经花白,额头上布满皱纹,手上长满老茧。一天牛郎正从地里干活回来,坐在合欢树下的石凳上小憩。突然一个女人站在面前,他一眼就认出是织女,赶忙上前抓住她的手,深情地叫一声:“织女妹妹,你怎么回来了?”“牛郎哥,我都快认不出你来了,还以为我走错地方了呢。”织女很心痛,然后才回答牛郎的问题,“我跟外婆哀求,要和你在一起,她死活都不同意。最后我以绝食相威胁,她终于同意让我们在一起,于是就放我回来了。”他们倾诉离别之苦,然后她问他: “牛郎哥,我们的孩子呢?”这时,两个孩子蹦蹦跳跳地回来了,见到妈妈后,高兴得欢呼雀跃,忘乎所以。
太阳露出笑脸,阳光洒满大地。微风轻轻地吹送,合欢树的叶子在阳光下快乐地翻飞,还闪射着耀眼的金光。树上的鸟雀们飞来飞去,叽叽喳喳,叫得更欢乐了。
文/蒋四清
架上累累悬瓜果,
风吹稻海荡金波,
夜静犹闻人笑语,
到底人间欢乐多。
我问天上弯弯月,
谁能好过我牛郎哥。
我问篱边老枫树,
几曾见似我娇儿花两朵。
再问清溪欢唱水,
谁能和我赛喜歌哇。
闻一闻瓜香心也醉,
尝一尝新果甜透心窝,
听一听乡邻们问寒问暖知心语,
看一看画中人影舞婆娑,
何必愁眉长锁,
莫把时光错过,到人间巧手同绣好山河。
这是著名黄梅戏艺术家严凤英于1963年拍的电影黄梅戏《牛郎织女》中的经典唱段,我作为她的老乡,对这段唱词情有独钟,耳熟能祥,时不吋的哼上几句。
小时候的记忆里,没有“七夕节”的概念,更没有中国情人节的说法。但我对农历七月初七的印象还是很深的,因为大人们都说这天晚上是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
记得小时候,六七月份,天气炎热,每到夜晚,吃过晚饭,一家人或扛着板凳或搬着竹凉床到晒场上乘凉,一个队上几乎一半的年轻人及孩子都在此集合,也是人们劳累了一天难得的幸福闲适时光,孩子们互相打闹,大人们坐下歇息,也有兴趣好的大姑娘小媳妇或唱歌,或讲故事,讲的最多的是
《孟姜女哭长城》,《牛郎织女》《女附马》,《梁山伯祝英台》。
在晴朗的夏秋之夜,天上繁星闪耀,一道银河横贯南北,银河的东西两岸,各有一颗闪亮的星星,隔河相望,遥遥相对,那就是牵牛星和织女星。
初秋时节,织女星首先出现在天顶附近,随后,在其偏南方向的牛郎星升起。在两颗星的中间隔着一条横贯南北的白茫茫的天河,其中牛郎在河东、织女在河西,它们深情相望,充满诗情画意。织女星的下方有四颗较暗的星,组成小小的平行四边形,它们就是神话传说中织女编织的美丽云霞和彩虹的梭子。牛郎星是颗微黄色的亮星,在它两边的两颗小星叫扁担星,传说中是牛郎挑着一对儿女。
相传天上的牛郎星和织女星,就是人间牛郎、织女的化身,他们在天上被一条天河阻隔,“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一年里只能在“七夕” (农历七月初七) 相会一次,当天喜鹊会在天河搭桥,让他们在鹊桥上相会。
《牛郎织女》的故事,古时候,有一个聪明、勤劳而又忠厚的穷苦孩子,他听老人说伏牛山中卧着一头老黄牛,就想进山去把那头牛牵回来耕田。
他翻了九十九道山,过了九十九道涧,终于找到了那头老黄牛。他趴下去磕了个头,请求老牛跟他走。老黄牛睁了睁眼,没有吱声,又把眼睛合上了。那孩子看着老黄牛没精打采的样子,想它一定是饿了,就动手给老黄牛薅草。老黄牛吃了整整三天才吃饱,抬起头对他说:“我原住在天上,因为惹怒了玉帝,被他从天庭踢了下来,摔坏了腿,到现在还 不能动弹。我的伤得用百花露水洗一百天才能好。”那孩子听了,也不着急下山了。每天清晨,他就去采百花,用花朵上的露水给老黄牛洗伤。饿了吃些野果子,渴了喝几口山泉,夜 里就睡在老黄牛的身边。一百天过去了,老黄牛终于站了起来,跟着他回家了。
小孩儿与老黄牛相依为命,白天去放牧,夜 里就和老黄牛睡在一起。于是,人们都叫他牛郎。
后来,牛郎长大了。嫂子提出要与他分家。牛郎什么都没要,只要了老黄牛、一辆坏牛车,外加一只破皮箱。他在村外搭起了一个茅草棚,住了下来。
有一天,老黄牛从嘴里吐出了一个茶豆,牛郎就把茶豆种在门前。没几天茶豆就长出了秧,于是牛郎就搭起了个架子。又没过几天,秧便爬满了架子。老黄牛对他说:“夜 里藏在茶豆架子下,就能看到天上的仙女们。她们也能看见你。谁要是向你偷看七个夜 晚,她就是想做你的妻子。我就拉上车带着你,把她接下凡间与你成婚。”
夜里,牛郎钻到茶豆架下向天上望,果然看到一群仙女在玉池里洗澡。临走时,一个仙女向他偷看了一眼。第二天夜 里,只见那个仙女独自来到玉池,大着胆子看牛郎。第三天夜 里,她望着牛郎微微笑。第四天夜 里她向牛郎点头。第五天夜 里她端出一篮蚕。第六天夜 里她偷出一架织布机。第七天夜 里她拿着织布梭向牛郎招手。
于是,老黄牛就拉着牛郎到了玉池边上。织女和牛郎并肩坐到车上,只一会儿便回到了家。这位仙女会养蚕,能抽丝,而且织出的绸缎又光又亮。于是人们称呼她为织女。
不知不觉,三年过去了。牛郎种田,织女织布。他们生了一儿一女,非常幸福美满。
就这么平平安安地过了几年。有一天,牛郎正赶着老黄牛在地里耕田,突然,晴空里滚来了一阵炸雷。老黄牛停住了脚步,它望望牛郎,眼中涌出了泪水。它对牛郎说:“我把织女接下天,犯了天律。现在天鼓响了,我再也不能活了。我死之后,王母娘娘会来拆散你们夫妻。你记着,把我剥了,肉吃了能脱凡成仙,皮做双靴子,穿上能腾云登天。”老黄牛说完,倒下去死了。牛郎伤心地大哭一场,便按照老黄牛的嘱咐做了。
七月初七那天,牛郎正在田里锄地。他的两个孩子哭着跑来了。说家里来了一个老婆婆,二话没说就把母亲从织布机上拉走了。
牛郎知道是王母娘娘来了,赶忙扔下锄头,拉住一儿一女,腾空就追。眼看就要追上了,王母娘娘拔下头上的金簪在脚下一划,一条滚滚滔滔的大河便出现了。牛郎只能拉着孩子,站在河边放声大哭。哭声惊动了玉帝,他看到一双孩子很可怜,动了恻隐之心,于是准许他们一家四口每年的七月初七相会一次。
从此以后,繁星闪烁的夜 空中多了一条又宽又长的银带,人们就叫它天河。天河的一边多了一颗星星,另一边也多了一颗星星,人们就叫它们织女星、牛郎星。
每到七月初七那夜 ,就会有满天喜鹊向大河扑去,互相咬着尾巴,搭起一座鹊桥。牛郎和织女就在鹊桥上相会了。牛郎和织女分开后,每年能见几次面呢?牛郎和织女一家四口,只能在每年的七月初七晚上见面。每到那时,善良的喜鹊会咬着尾巴,搭起一座鹊桥,让牛郎和织女在桥上相会。
七夕节,又称乞巧节。为什么叫“乞巧”?乞求拥有一双勤劳能干的巧手啊!这是对织女的怀念和赞美。作为下凡的仙女,织女的巧手擅长烹饪、缝纫,是善于持家的一把好手。也是相夫教子,旺夫兴家的巧手。每逢农历七月初七,姑娘们都会在月下乞巧,祈求自己能够像织女那样智慧和灵巧,并拥有真挚的爱情和美满的生活。
时至今日,七夕仍是一个富有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但不少习俗活动已弱化或消失,惟有象征忠贞爱情的牛郎织女的传说,一直流传民间,故有人称七夕节是“中国的情人节。
七夕,七惜,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一日三餐,一年四季
一屋两人,一生有你
一句承诺,用一生兑现
一份婚姻,用真情守护
一辈子守着一个家,一辈子爱着一个人
一辈子依赖不分开,一辈子相守不分离
愿天下所有夫妻:甜甜蜜蜜过日子,恩恩爱爱到白头,
婚姻美美满满,幸幸福福!
文/刘有良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之间一年一度的七夕节又到了。七夕节又名乞巧节、七巧节,发源于中国,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同时也是华人地区以及部分受汉族文化影响的东亚国家传统节日。2006年5月20日,七夕节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于是七夕节就成为了中国现代法定的情人节。
其实,古时候的七夕节既是拜祭七姐的节日,也是爱情的节日,是一个以“牛郎织女”民间传说为载体,以祈福、乞巧、爱情为主题,以女性为主体的综合性节日。七夕的"牛郎织女"来源于人们对自然天象的崇拜。上古时代人们将天文星区与地理区域相互对应,这个对应关系対于天文来说,称作“分星”。就地理来说,称作“分野"。相传每年七月初七,牛郎织女会在天上的鹊桥相会。
在我国古代,《牛郎织女》民间故事大概的情节为:一天七仙女和她的姐妹来到河边,牛郎觉得七仙女长得最漂亮,于是爱上了她。他们结婚后,生下了一双儿女,生活过得非常幸福美满。天帝得知情况后大怒,立即派出天兵天将把织女抓回天宫。老牛不忍心牛郎织女夫妻分离,于是把牛角弄断,变成了一只小船。牛郎挑起两个孩子坐上小船就去追织女。眼看牛郎就要追上来了,王母娘娘于是拔出玉簪在天空中顺手一划,立刻出现一条天河横亘在牛郎的面前,于是牛郎和织女被分隔在天河的两岸。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感动了喜鹊,喜鹊在天河上架起一座美丽的鹊桥。天帝无奈,只好允许牛郎织女每年农历七月初七相会一次。这个爱情故事美丽、浪漫、凄苦,感天动地,可歌可泣,于是“七夕”就成为了中国古代的情人节。应该说七夕节起始于上古,普及于西汉,鼎盛于宋代。
古时候,在七夕这一天,文人骚客一般会吟诗作赋。他们的诗词歌赋或吟咏爱情,诉说离合,留下了一首首千古传诵的佳作。唐朝著名诗人杜牧的《秋夕》诗:“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这首诗描写的是一个七夕节,在深宫中,一个宫女手拿罗扇轻轻地扑着流萤,夜色里的石阶清凉如水,极像她的心里,她久久凝望着牵牛织女星。谁不渴望爱情呢?可是,对于深宫中的女子来说,爱情从来是奢望的东西,就像天上的牛郎织女星一样,可望而不可及。真可谓是有多少爱意藏在心底,却无法倾吐;有多少深情,深埋心中,却无法表白。这怎能不让人黯然神伤呢?
东汉无名氏的诗作《迢迢牵牛星》,是产生于汉代的一首文言五言诗:“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此诗借神话传说中牛郎织女被银河阻隔而不得会面的悲剧,抒发了女子离别相思之情,写出了人间夫妻不得团聚的悲哀。字里行间,蕴藏着一定的不满和反抗意识。诗人抓住银河、机杼这些和牛郎织女神话相关的物象,借写织女有情思亲、无心织布、隔河落泪、对水兴叹的凄凉景象,来比喻人间的夫妻离别,抒发了古代中国妇女对远方丈夫的无限相思之情。全诗想象丰富,感情缠绵,用语婉丽,境界奇特,是七夕节里相思怀远诗中的经典之作。
宋代著名词人秦观的《鹊桥仙·纤云弄巧》词:“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这首词写的是牛郎织女那么相爱,可一年只能相见一次。自古以来,提起牛郎织女的爱情,无数人为之感伤落泪。可秦观却不这么认为,他说:只要两情至死不渝,又何必贪求卿卿我我,朝欢暮乐呢?牛郎织女一年只能见面一次,却可以永恒相聚,这不正是他们的幸运吗?
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行香子·七夕》词:“草际鸣蛩,惊落梧桐,正人间、天上愁浓。云阶月地,关锁千重。纵浮槎来,浮槎去,不相逢。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牵牛织女,莫是离中。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这首词写的是这一年的七夕,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离居在外。李清照想到天上的牛郎织女,今夜尚能聚首,而人间的恩爱夫妻,此刻两地分离。浓重的离情别绪,让李清照笔下的牛郎织女境遇更是凄凉。她说:即使像昔人那样乘槎去到天上,又乘槎回来,也不能同织女、牵牛相逢。即使鹊桥已经搭起,再看天气阴晴不定,忽风忽雨,该不是牛郎、织女的相会又受到阻碍无法相会吧!当一个女人失去爱情时,肯定就会把所有事情往坏处想。
今天已经是农历七月初七,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七夕节。由于“牛郎织女”的爱情传说,七夕成为了象征爱情的节日,从而被认为是中国最具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在当代更是产生了“中国情人节”的文化含义。七夕节,不仅是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同时也是人间情侣的日子……相爱着的两人,借着这个特殊的日子,彼此向对方倾诉自己内心的情感,表达自己的爱意;彼此熟悉的两张笑脸,彼此相爱的两个人,互赠礼物,互相倾诉,互相依偎!这份美好的情感,让我们沉溺,陶醉其中!
有人不禁会问:“是什么让我们贴得更近,走得更长远呢?”我的肯定回答:是深爱和真情,让我们彼此的心靠得更近;是互相的爱慕与欣赏,让我们彼此信任和信赖;是支持与帮衬,让我们继续向前冲,去共同面对困难和挫折的挑战;是激情与鼓励,让我们共同穿越荆棘,走向有鲜花,有掌声的天堂!可以这样说:爱,是最美的情感,是人间永恒的话题,是人类至死不渝,永远的追求,是至善至美、最美的归宿!有道是:相爱的两个人,不在乎时间的长久,不在乎空间的距离有多遥远,不在乎来世是否会再相聚,不在乎这段情缘是否会轰轰烈,只在乎曾经的拥有,只希望拥有彼此能够携手走过今生!人间最美的是爱情,牵绊我们的一生,让我们感受这被疼与被爱,让我们懂得珍惜与付出,更让我们懂得爱情的真谛!
又到一年七夕时。传说,牛郎织女会在每一年的七夕节,走上鹊桥,相聚一次……仰望星空,浩瀚而美丽。细细沉思,我似乎能明白为何牛郎和织女的故事能经久不衰了,绝大多数都是因为七夕之夜的星空是如此美丽吧! 七夕,一年一度的相聚,一年一度的情人节,彼此相爱的两个人,终于等到这一天。在这个特别的节日里,长久的思念,终于等来这是短暂的相聚,有多少的密语,有多少的思念,有多少的泪水?我多么想用自己满腔的激情,用饱蘸深情的笔墨,去描写新时代的爱情故事,去歌颂爱情的美好。多么想用激昂的文字去书写情怀,表达真情。
真可谓七夕是千古的神话,七夕是浪漫的情怀,七夕是爱情的见证,七夕是情人的向往。在这个浪漫的七夕节里,希望有缘人能够珍惜彼此,愿天下有情人能够终成眷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