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散文】故 乡 的 炊 烟
文/李庆明
在喧嚣繁华的城市里,炊烟早已退出了历史舞台,即使那里有一星半点的炊烟,忙碌的人们也无睱顾及留意,甚至很多年轻人还不知道炊烟是什么样子。
今年五月,我坐在韩李村的山坡上,向山下远远望去,一缕淡黄色的炊烟,在微风吹动下,像一条薄纱轻轻的舞动,慢慢袅袅的升空而起,不断地在白云中变幻着嬉戏着。
那绿荫环抱的小山村,在如诗如画般的炊烟衬托下,显得有几分神秘安静。它不知不觉的勾起我对故乡炊烟回忆,那炊烟散发出的香草味,让我想起那就是老家的味道,这韩李村的炊烟,也使我仿佛又看到了故乡那茅草屋顶上,升起的一缕缕炊烟。
故乡的炊烟,虽然已是十分遥远渺茫,但是,我记得非常清晰。我钟爱家乡炊烟,就是钟爱家乡那朴实的民风民俗和勃勃生机。
小时候,我喜欢坐在高高的海堤上,向堤堆下望去,便是高矮不齐的茅草屋,无风時,那白色的烟柱从烟囱中扶摇直上,像一条白色的游龙在空中起舞,有时又像魔术师变幻出各种奇景,让人痴迷流连忘返。有时在微风的吹佛下,又向四处飘散,有時又顺着风向洼处蔓延,千家万户的炊烟,形成一道道美丽的风景线。故乡的山故乡的海,故乡的天故乡的云,故乡的港湾故乡的小院,在炊烟的衬托下,增添些许多神密的色彩,故乡正是有这谈墨的点染,才诗画同园,魅力无限。
我记得,家乡最恬静最温情的時候,便是炊烟飘起的那一刻,那一刻滿目诗情画意,那一刻家家屋顶上都像冒出朵朵绽放的昙花,端庄静美,也像一棵棵参天大树,直插云霄,在微风吹动中,一片片炊烟徐徐地离开了一户户人家,飘向远方。
我记得小时候,只要袅袅炊烟升起,就知道在炊烟下有母亲忙碌的身影,她似乎常年围系着蓝花粗布裙,有時屋里散发出一阵阵葱花香味,飘飘洒洒香溢着小巷。
那時候,无论我们背着小竹篓去赶海、还是在河淌里拾草、或者是背着书包放学,很远就能望得见家的烟囱中袅袅升起的炊烟,它像時钟一样,告诉我们,该回家了。我们远远的望着它,心中觉得十分温暖、虽然离家很远,但是,从家中飘来淡淡的柴草香味诱惑着我加快脚步回家。
有時候,我们回来晚了,妈妈一边添柴火,一边透过狭小狭窄的那灶间小窗,向门前的小路张望着,每年每天,每時每刻,都在祈祷家人儿女平安回来。
妈妈那亲手点燃的炊烟,既是時钟,又是指南针,无论我们走多远,那炊烟都在为我们导航,我们都能按照妈妈的炊烟方向,回归到温韾的家。
故乡的炊烟如同一幅画,它充满了难忘的故事,那柴火塞进灶膛,形成的炊烟又升起在半空,我知道,那炊烟,它将我们遥望,那炊烟,更是一种思念,它一直在飘,飘过村庄,飘过家乡的大海,飘进亲人的心田。
故乡那炊烟,既是一幅幅水墨画,又是一个个故事,那幅画,時刻印在游子的心中,那故事,又永远刻在我们的脑中。故乡的炊烟也是家乡一首隽永的歌谣,它散发出泥土气息,那袅袅的炊烟,给故乡增添了生命和力量。
故乡的炊烟如同一棵迎风走动的大树,摇曳着舞蹈着,变动莫测的婀娜多姿,漂浮在家乡的上空,有時如一团团白云,最后慢慢的消失在空中,炊烟是故乡一幅或动或静的画卷,然而炊烟又与画卷不同,画没有味道,而故乡炊烟具有独特的故乡味,它時刻吸引着在外的游子,现在虽然故乡早已巨变,再也没有袅袅升起的炊烟,但是,我永远忘不了故乡过去的乡情和炊烟!
2023年8月2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