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邵阳,有一群全心全意矢志环保公益的达人,他们为了切实打造全国首个志愿者公益生态景观林,想尽办法在努力。8月20日上午,以秘书长胡浴明为首的邵阳市生态环境保护志愿者联合会9名志愿者,再次来到佘湖山公益生态景观林浇树。
为了响应市政府建设城市绿心、城市绿肺、城市绿肾、打造全国森林城市的号召,该联合会于去年四处奔走,联系爱心企业,走访公园管理所以及属地街道、社区,争取全社会支持。今年植树节当天即3月12日,该联合会完成公益林第一期工程约20亩,以八月金桂为主,辅以银杏、石榴、柏树、红豆杉等。
栽树容易成林难,三伏天更是最大的考验。山上没水,该联合会主动找山下村民帮忙,然后垫资买来潜水泵和水管等,将自来水送上山,视降水情况每隔一周或两周全面浇灌一次。联合会还买来专用水袋用于树苗滴灌,确保每一棵树苗成活成长。
佘湖山附近有一个神智有点问题的男子,每到秋冬之际喜欢点火烧山以此为乐,一烧一大片,真拿他没办法。为了树苗不毁于一炬,该联合会老苏(网名"热心市民"苏少平)和老李(网名"邵水奔流"李志明)利用周末和下班后休息时间,坚持每天给公益林挖荒锄草,双手磨起了厚厚的茧也毫不在意。每天挥汗如雨更无任何一分钱报酬,他们却干得如此用心用情,真乃当代活愚公,实在令人钦佩。
略懂园林技术的该联合会办公室主任曾健乾,隔三差五上佘湖山公益林,这里转转,那里看看,发现少量树叶泛黄,分析是否缺水、缺肥或有病虫害,然后对症下药。今年三伏天超长待机,达40天,天气异常高温少雨,不知多少次只听打雷却不见下雨,或者小雨连灰尘都没扫掉。曾健乾从各大市场四处打听,终于买来专用水袋。这样既节约了用水,又保证树苗足够水分正常生长。
人心齐泰山移,该联合会志愿者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哪有什么干不成的事呢。
最近几年,该联合会无薪滩主有心净滩一心只为一江碧水的"邵阳滩主",被中国网、光明日报、湖南日报等国家和省市级媒体多次报道后,已经名震全国。该联合会打造的全国首个公益生态景观林、全国首个公益生态博览馆也早已名声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