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 思
作者: 闻雅玲
金风玉露,秋高气爽,遍野涂金,层林墨染。艳阳高照,白云飘飘,群鸟翱翔。凌秋空而思浩荡,牵引着我的思绪放逐在秋天的风景中。我迅速的把笔和笔记本装进皮包,往身上一挎,随即脚下如踩着一朵快乐的云,轻悠悠从家飘向田野,听一首秋天的歌,抒一抒恋秋的情怀。
季节更替形貌各异,千般喜性各有好恶。有人喜欢春天,是因他比较温顺和煦,花红柳绿,切又明媚艳丽,不厌轻浮;也有人喜欢夏天,又因其热烈奔放.泼辣狂躁,多有张扬;还有的喜欢冬天,它凸显的是萧条冷峻,嶙峋瘦削的风骨……。我之所以喜欢秋在于它总阐释着“努力拼搏才能赢得收获”这份精神。你看,秋以隐忍和含蓄的品格汲取天地间的灵气,浓缩自然精华,终于塑就金灿灿的身躯,放眼望去到处是黄澄澄一片。

田野里,硕果累累,像是一场展示成熟的盛宴。秋风掠过,那沉甸甸的谷穗谦恭的起伏于田野,发出“沙沙”的声响;一直向着天空生长的玉米,稳健地扎根泥土中,身披绿甲,吐缨抱穗,站立在天地间,显得神气十足,因有三伏天烈日的历练,才威武如一位将军。在不断的与阳光的碰撞摩擦中,造就了躯体饱满的金黄,形成了自身的香甜与硬度;沉睡在泥土中的花生、红薯、芋头、山药等,终于跳出了黑暗,因了漫长的等待与守候,也才有香气扑鼻,甘甜爽口。还有那一枝一叶都含情的棉花,在经历了盛夏酷暑与风吹雨打后,终以笑颜迎接烈日晚霞,向世人证明他的追求:虽然青春的枝叶凋零生命枯竭,最终仍要绽开朵朵银花。到此时,树上的果子皆纷纷投怀送抱;满地的庄稼离开泥土,颗粒归仓。
望着眼前被秋韵涂抹成的一幅美轮美奂、沉甸甸的丰收油画,我不仅想起刘禹锡的诗句:“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的诗句”,携一抹丰韵盎然的秋意,历数着春华秋实的粗犷胸襟,在叠翠流金的原野里,快走踏清秋。
眼前一道绿色的屏障,映入我的眼帘。远看,碧绿青翠,像一片绿色的海洋。
走进一看,竖着的一块牌子上写着:林科所毛竹研究基地。我长这么大还从未见过长得如此茂盛的竹林,只觉得这一片竹林如碧玉石般的莹绿,若要从空中俯视他们,那就像一块玉璧镶在了这养育了无数中华儿女的土地之上。笔直的竹杆上泛着点点的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油光锃亮的竹皮,在与阳光嬉戏。
一阵风吹来,竹子的枝叶在风中摇曳,向一群仙女在翠绿的舞台上舞蹈。啊!竹子!你挺拔的身姿,不论环境的恶劣,你依然坚定执着。你不正如了“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佳句吗?
你不择生长地,哪怕是严冬还留有一抹绿色,只有松梅才配合你媲美啊!秋风愈紧,寒冬将至,你依然青翠不惊寒,呈现给人们的不仅是一幅被春雨的绿颜料染过似的油画,而更是一首充满豪情意境幽远的诱人的诗啊!
我掏出日记本,即兴吟哦道:翠竹啊/你占得君子高名/未出土时先有节/直到凌云仍虚心/此刻与你在一起/检索自己这一生的快乐/再一次告诫自己/这一程什么都可以去掉/但不能去掉做人的风骨。我满怀豪情的大声朗诵着,尽情地渲泄着,把笔记本往上一抛,忽然掉下几张照片。拾起一看,竟然是和学生的几张合影。其中一张是80年代,我和学生在教室门前开满菊花的花坛旁的合影。望着照片,我的思绪一下子回到了几十年前的青年时代。
年轻时,我总是外束腰穿西装,佩领带,浑身充满着干练和朝气,很受学生喜欢。八十年代祖国改革开放掀高潮,学校教学改革也应运而生。八三年暑期中,学校领导班子酝酿准备开设一个新一年级试验班,校长找我谈话,决定让我担此重任。开学前几天,教师返校办公,在一百多人的教职员工例会上,业务校长宣布了各年级的班主任及每位教师任教的科目,并当众宣布由我任新一年级试验班班主任,教室是新教学楼一层一号室,课桌是新配套课桌。大家都向我投来羡慕的眼光。会后,一位要好的同事对我说:“校长是真有眼力呀,还不是相中你的多才多艺,能开发孩子的智商了吗!”我也沉浸在如何塑造孩子,多方面促使孩子成才的美好设想中。

可是就在第二天,我到教务处领学生名单摸摸底时,事情云谲波诡般起了变化,业务主任告诉我:“试验班被有背景的人士争走了。现在农转非进城上学的子女很多,原来的班级容纳不了,还有一年级招生时没被选上筛下的一些儿童,家长迫切要求让孩子入学,准备再扩招一个班,让你来教。”末了主任又说:“校长还没来得及给你说的吧?”这一突变,使我的脑袋“嗡”地一下,头胀好大,一股委屈的气流如一颗枣般堵塞在咽喉,惊呆得说不出话来。恰在这时校长也过来了,谦意的说:“把屈报到我身上吧,计划撵不上变化,望你理解。凭你的意志和能力相信你教哪班都能教好!”校长的这句话,还真给了我力量,我默认了。“这个班在哪个教室?”我眼含泪,心却坚定地问道。“教室是后院原来放杂物的仓库,现已腾好,工友们正在粉刷墙壁。就是桌子不好了,都是其它班级挑剩下的。不过后院有个小场地,你爱与孩子们游戏,课外活动时可以尽情玩耍。”“好!赖桌子,赖板凳,不管啥学生,我也要教出来,坑里搭戏台,来跟看吧!”我握紧拳头像是给校长又像是对自己说道。
学生入学都是在绚烂多彩的秋天,我把秋天丰硕的成果陈列在教室里,黑板的两旁挂着金色的瓜篓,一支漆得闪光发亮的教棍,挂在黑板的一侧。我时时用这支犹如神棒的教棍,叩击着学生求知的心扉。墙壁的左右两侧贴着励志学习的标语。教室后面的两墙中间我还扯了一根铁丝,让学生挂伞和雨衣。铁丝上悬吊着串起的辣椒、石榴、苹果、红枣……后面的学习园地,我画上了椰子树、大海、小帆船等。我周周变换着学习园地中的内容,开阔着学生的眼界。孩子们在我的影响下,都把家里最美的花摆放在教室门前,都把最美的花种,撒在教室门前的花坛里。我们的教室到处充满了生机,充满了乐趣。我引导着孩子们在环境中识字,在生活中陶冶情操。其他班级的老师和学生都夸我们的教室是个学习的乐园,是学生成长的圣地。
我和数学老师,心有灵犀一点通,攥着一股劲儿,把心思全部用到学生身上,节假日我都没有休息过,不是上课就是领着学生到大自然中观察景色或到红色基地了解家乡英雄的事迹,激励他们学英雄做英雄。回校后,我让他们诉说心得体会,培养他们的说话能力及开拓他们的思维。在我的潜移默化下,每个儿童都聪明活泼,龙腾虎跃。在学校举办的智力竞赛和各项活动中,皆别具一格,力挫群芳,独树一帜。比试验班的学生都出类拔萃,原来不被同事看好的班,成了那一届中的佼佼者。几年下来,我给学生建立了深厚的友情。直到他们上高中、上大学期间,每逢节假日还不忘结伙成群的来看望我这个小学教师。

望着才入学时一群稚气十足如花朵般孩子们的照片,再看看他们上高中,上大学风华正茂的的照片,真如眼前的翠竹一样挺拔蓬勃,一节,一节,又一节,向上,向上,再向上,凌云直气锐不可挡。这几张照片,使我的思绪翩翩,勾勒成“投之一桃,报之以李的丰盈笑靥”。陶醉着李绅“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的诗情画意。
光阴的故事里,从来不缺少潮起潮落,也不缺少阴晴圆缺。在悲观,在经历内心的起伏,在成功与失败之中承受人生的考验。
别了,竹林!你的气节在我胸中荡漾!
秋思使我千缕如桂香,缕缕芬芳,活得没有时间,年龄,性别,与光阴化干戈为玉帛,云山梦水,将心事折叠成信使的笺托付于飞鸿,演绎着春的梦想。
作者简介:

闻雅玲,周口市作家协会协会员、扶沟小学高级教师、县市市优秀教师。爱好广泛,喜爱演讲、朗诵、戏曲,尤其酷爱写作,作品经常发表在各级报刊杂志上,数次荣获省级教育论文奖和省、市、县优秀辅导员称号。在省、市、县各级演讲、朗诵大赛中多次荣获一等奖,八十年代《难忘的红领巾时代》散文获河南省征文优秀作品奖,2021年散文《难忘那年中秋那轮月》荣获全国中秋征文优秀作者奖。2022年散文《殷殷深情忆母亲》在扶沟文学园地喜迎二十大面向全国散文征文中荣获前三名奖。发表小说、散文、诗词等300篇(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