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净沙-俄“月球.25”号惜与月球表面相撞
(词林正韵)
文/冯志清(上海)
中新社莫斯科8月21日电 ,俄国家航天集团总裁鲍里索夫8月21日表示,眼看成功在即,却由于发动机疑似突然故障,致该国“月球-25”号探测器坠入非预定轨道,最后撞向月球表面。至此,俄国时隔近二十年来筹划的探月登月计划,终于功亏一篑,以失败告终。
鲍里索夫当天在接受“俄-24”电视频道采访时称,莫斯科时间19日14时10分,按照既定飞行计划,“月球-25”号探测器启动了发动机,以调整探测器并将其送入预着陆轨道。但发动机,疑似并未按照预设时间正常关闭,其实际工作时间不是原定的84秒,而是127秒。
鲍里索夫表示,在“月球-25”号变轨前,地面台站科学家进行了多次模拟,在确认结果后才将指令发送给探测器。整个试验,一直是在稳定的无线电通信区域实施的。但在当天14时57分,地面与探测器通信突然中断,地面台站科学家对探测器反复搜寻并尝试恢复联系未果。他说,初步结算结果显示,由于发动机故障,导致探测器与月球表面相撞。
鲍里索夫表示,“月球-25”号探测器的所有飞行阶段均有详细记录,专门成立的跨部门委员会已展开工作,将详细调查事故原因。他强调称,俄国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中断“月球计划”,“月球-26”和“月球-27”任务的工作将加快进度。
另据俄新社报道,原本俄国科学院应用数学研究所的科学家通过对“月球-25”号探测器飞行轨道数学建模,计算出其坠落地点位于直径42公里的蓬特库朗G环形山区域。
8月11日,搭载“月球-25”号探测器的“联盟-2.1b”运载火箭从俄远东地区的东方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升空。8月16日,探测器顺利进入月球轨道。8月19日,俄国家航天集团表示,探测器出现异常情况,导致无法按照预定参数进行变轨控制进入预着陆轨道。次日8月20日,该集团表示,探测器偏离预定轨道,与月球表面相撞失联。按照计划,“月球-25”号本应于21日在月球南极的博古斯拉夫斯基环形山以北软着陆。如果成功,俄国将先于印度“月船-3号”,成为人类登月探测器首次在月球南极实现登月的国家。
另据俄《共青团真理报》8月20日以“俄国‘月球-25’号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故?”为题报道称,在俄国家航天集团8月19日宣布“月球-25”号探测器出现异常情况后,俄专家们开始讨论引发事故的几种可能。第一种可能是探测器受到微陨石撞击。就在探测器发生异常情况前不久,俄国航天集团宣布对“月球-25”号上的设备定期进行了测试。月球尘埃监测仪器(用于记录在月球表面悬浮的微粒并确定周围等离子体的参数)的测试记录了一个微陨石撞击月球表面的事件。俄专家解释称,微陨石属于英仙座流星群。“月球-25”号探测器在飞往月球的途中成功穿越了该流星群。不久之后,探测器本身可能撞到了一颗微陨石,并遭到损坏。这种情况此前曾发生在国际空间站上,当时微陨石撞击了“联盟MS-22”号载人飞船的冷却系统散热器。最终,飞船不得不在没有航天员的情况下着陆,飞行计划被迫重新设计,“联盟”号机组人员在轨道上停留了半年多。第二种可能是软件错误导致通信中断,“月球-25”号执行了错误命令。美国“旅行者-2”号探测器也发生过类似的情况,当时由于指令错误,与该探测器的通信中断了一周。随后,操作员将天线重新定位到正确的位置,并完全恢复了对其控制。第三种可能是探测器提前脱离轨道,在这种情况下,它可能在与月球表面相撞时崩溃。
俄“月球-25”号探测器失败之后,印度“月船-3”号探测器继续其任务,它已经完成最后一次减速动作。按计划,“月船-3”号将于8月23日尝试在月球上着陆。
笔者认同,对于俄“月球-25”号探测器消失败,我们不能不提到其背后的故事。自从前苏联发射了世界上第一个地球卫星,俄国在太空探索领域一直走在世界前列。然而,像“月球-25”这样的探测器,尽管面临种种技术挑战,却始终承载着人类对太空的憧憬和向往。“月球-25”是俄国近二十年来筹划的探测器,凝聚了无数科研人员的心血和智慧。它的任务本应是寻找月球表面的水冰,并开展一系列的科学实验。如果成功,这将是俄国自1976年以来,再次成功着陆月球。然而,现在这一切都成为了遗憾。科学家们暂不能确定“月球-25”探测器为何会与月球表面相撞。可能是技术故障,也可能是人为错误。但无论原因是什么,这个损失都是无法估量的。
但,笔者认为,人类应当记住,“月球-25”探测器以及它的科研人员们,是为了人类的科学精神和探索欲望而献出了自己的努力。他们的精神和努力将永远值得我们尊重和怀念。尽管“月球-25”的命运充满了悲剧色彩,但人类不能因此停止对太空的探索。相反,人类应该更加努力,以吸取这次事件的教训,避免类似的悲剧再次发生。为此,特赋《天净沙》为评为纪。
登月再启迷踪。
各仙争探琼宫。
蜀道危情叠踵。
稍微隙缝。
断肠怨气填胸。
一一2023年8月22日凌晨时事诗评
作者简介:
冯志清,男,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在职工商管理硕士,高级政工师、经济师,化工企业多年公司党 委书 记、董事长,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曾兼任:中国化工政研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报社记协特约记者兼顾问、中国化学试剂工业协会第5~7届副理事长、上海市职工政研会理事兼特约研究员、中国化工文化艺术联合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作家协会第1~3届副主席和1~4届理事、顾问;中国文学艺术联盟签约作家、上海诗社会员、《2019年中国诗歌大典》副主编、2020年《古韵新风》第一册常务副总编、2023年《古钧新吟》执行主编、新上海诗社副总编、天下诗词文学时事评论员。1983年起,有各种论文、报告文学、散文、诗词在中央、部、直辖市等媒体发表或收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