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唤 醒 青 春 岁 月
—— 读《南坪印记》有感
文/邱令钟
癸卯盛夏,手捧茂泉先生赐书《南坪印记》,清风拂面,爽心悦目。故土乡风,一气读完,思绪悠悠,温若晤谈……
南坪故里,双溪映带,峡谷锁钥,状如绿岛。这里民风古朴,风景独秀,于我人生姻缘,仿若百年约定……

我是江北罗溪坝人,村接巴东巫山县界。人民公社时期,老家缺绿少柴,稀见茂林。少年的梦想是力攀愚公移山,志见森林大海……
一九八八年,我年方弱冠,从恩施州林校毕业后,分配入茶店子镇林业站工作。当年年底,撤区建乡,我因向往南坪的苍茫林海而入职安居林站,从事育苗造林技术工作。三年后,离开南坪而到绿葱坡下的枣子坪乡,此际,我因爱上南坪而毅然带走了一位美丽的南坪姑娘。南坪三年,青山、林海、炊烟……印下我青春的足迹。我的初恋,我的家庭,我的人情世故,我的价值观念,都在南坪萌芽、开花、结果,南坪岁月如溪水流长,伸向远方…我从南坪出发,赢得人生,收获自信,吾儿吾孙,都可以说是南坪人……

《南坪印记》一书,文字精美,彩照优美,内容丰美,结构完美,可谓一部南坪方志。编著者龙茂泉先生,南坪名人,青年从军,转业地方,于巴东县人民法院退休,常以《峡江布衣》公众号编写宣传巴东的正能量网文,为网络文学名手。策划者龙发山先生,茶店人,长期在州县执教,为数学教育副教授,德高望重,桃李芬芳。编审者谭艳妮女士,南坪姑娘,酷爱文学,勤奋成名。摄影者德魁先生,将对南坪家乡的深沉之爱,倾注于镜头间的春花秋月、烟霞长天……

南坪故土芬芳,人物风流,俊杰荟萃。盆地之外,悬崖峭壁,鸟道蚕丛,蜀道直逼青天,峡谷溪水隔离山外世界,山内森林茂密,土地肥沃,民众勤劳,形成旧时光里的桃花源境。它曾是明末清初王光兴抗清复明的根据地,曾是抗日战争时期的大后方。它有耕读传家的传统,民众开智,抱团取暖。民国时期的谭先炯先生,曾任湖北省建设厅公路处处长,是鄂西第一条公路(巴石道)的指挥长…合四山的四合天井屋与紫竹林孕育了一代代怀抱家国的读书人……上一世纪的中越自卫反击战中,有谭德甲、马燕峰等27名南坪青年,英勇参战,建功立业……改革开放时期,涌现了以谭德军、谭德魁、马海林、谭德立等为代表的教育名师,涌现了全国见义勇为军人谭青松,涌现了以(孝敬百岁老人的孙媳)龙茂芝、(复修八角观的)马学龙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南坪乡贤,锻炼了以谭祖友、周再兴、李思训、谭竹山、万发栋、舒列清、李魁堂、郑北传等为代表的一届届埋头苦干的党政好干部,走出了一批闯出巴东、踏入京汉沪粤的新时代英才……
说不尽的南坪,这个地理符号。先炯先生兄弟身负民国的忧伤;八十岩的公路浸染南坪人的辛酸血泪;战争的烟火苦难与和平的宁静岁月都牵动着它的神经;它连接巴人河景区,赋予巴东的风景山高水长;它赋予子民以艰忍的秉性,每年高考金榜题名的喜讯都飞越南坪的大地;它的形象就像大石板下一千五百年的紫薇,花开于心间,它永远馈赠给我们回忆、奋斗和希望……
作者简介:邱令钟,汉族,1968年生,中共党员,巴东县林业职工,林学工程师,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恩施州诗词楹联学会会员,恩施州作家协会会员。著作有三峡旅游散文集《我的巴东我的三峡》(2018年6月湖北人民出版)。
“白鹭杯”首届文学作品大赛暨纸刊征稿链接
https://m.booea.com/news/show_3151977.html&
﹌﹌﹌﹌﹌﹌﹌﹌﹌﹌﹌﹌﹌﹌﹌﹌﹌
大赛投稿邮箱:
942251831@qq.com
纸刊投稿邮箱:
bailu6698@163.com
投稿、订阅微信: mengjian20002012
征稿体裁:现代诗、散文诗、散文、诗歌评论、古诗词赋、报告文学、闪小说、中短篇小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