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诗填词之体会体会
施昌林
上海市人,大学本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高级一等校长。连续三年评为区先进教师,两次记大功,获上海市园丁奖,六次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其事迹曾分别刊登于2002年第5期《人民画报》和《中国画报》;2005年《中国与海外》杂志第12期。
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诗协研究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国诗人作家档案库“认证诗人作家”。上海诗社会员。孔子诗歌协会骨干会员等。先后有三十多篇教育教学论文发表在各级刊物上。诗词散见《上海滩诗叶》、《诗人作家新编》、《全国文学艺术精品集》、《孔子诗歌杯诗词卷》、《古韵新风》、《2020各省市优秀作品选》、《当代中国文艺家典藏大系》《千家诗》等图书。和《中诗协官网》、《中国散文网》、《教育门户网》、《上海快讯》、《中国经济日报》、《中华文化艺术网》、等一百多家媒体。著有《追求卓越》、《诗韵悠长》、《诗韵心声》、《昌林诗集》、《诗韵迢迢》、《词情婉约》、《施昌林诗词精选》等书。
我年轻时候就喜欢读些古诗词,更喜欢婉约诗词。由于工作忙一直没有去钻研,退休后(我七十岁退休)没事干,才想起来。歇后语“七十岁学吹打”我是也。十年时间,我创作了5本诗词约三千首左右。《诗韵悠长》、《诗韵心声》、《昌林诗集》、《诗韵迢迢》、《词情婉约》分别由国家正规出版社出版。这次诗群联合会主席黄汉江教授邀我写个‘学诗体会’,我就把1——3集的自序摘下来,作为‘交差’。不妥之处,请老师指正。
(一) 从校长书记工作岗位上退下来,恰好是退休年龄。局领导又把我安排到师生服务社上班。一干又是十年。岁月匆匆,来不及回首,已然到了古稀之秋。回家无所事事,捡起年轻时喜欢的古诗词,每天背诵,有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我熟背了足足三本唐宋诗词。有点“水到渠成”的感觉,试着写诗词。反复推敲,竟然入迷。(古稀无事写诗吾,进去谁知变酒徒。试问痴翁多少醉?几时吃饭老婆呼。),喜欢用诗词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悟。展示生命中的千滋百味,记述人生过往中的点滴喜怒哀乐。用诗词书写祖国美好河山,记刻亲情、友情、爱情。书写城乡建设的沧桑巨变。讴歌这个伟大的时代。
用这种方式来诠释自己的心灵,消磨退休后悠闲时光,记述生命的灵性和顿悟。那是属于自己的感受和回顾。退休(第二次退休)几年来,居然积累了一些。阅读古人留下的浩瀚诗词,让我留恋往返,五体投地。实在佩服古人的夺目文采和超强的笔端能力。虽然知道自己写得不怎么样,但总觉得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生命没有浪费。铭刻那些生命中的真实情感。展示余生最美的韵律和清欢,追求生命的意义和圆满。留待耄耋之年如品茗点滴香茶,精神有所依托,充实自己的光阴余岁。
(二) 在写诗词道路上,我越走越远。明知自己写得不咋样,但仍然执迷不悟。每每有停笔念头,但另一个声音却又响起。我知道已经到了欲罢不能。反正路已不长,就这样地度日子罢了。
我所写的大部分内容是歌颂祖国、人民、共产党、改革开放、抗疫、扶贫、传播正能量。这个时代值得可歌可泣的人和事太多了,因为感动停不下笔来。因为感动自己一定要写出来。同时借以消磨退休时光。
热爱诗词的我整天沉浸在背、读、写的氛围中。犹如喜欢打牌、喝酒的一样上瘾了。诗与我有了“鱼水”之情。几年来,用自己的诗作分别申请加入了“中华诗词学会、中国诗歌学会、中诗协、中国楹联学会”等组织。从而了解到当前诗词界蓬勃发展的大好形势,同时学习到许许多优秀诗人的创作经验,并得到一批德高望重诗人的指导帮助。
我是愚者千虑,希望总有“一得”。常想自己快要进入“耄耋”之年了,给自己的一生有个交待,给自己的子孙树立奋进的榜样。值此“诗韵心声”付印之际,我要感谢所有支持、鼓励我在写诗道路上前进的亲朋好友!
(三) 用诗词书写百年辉煌,雕刻民族昂扬奋发的精神气概,书写人民拼搏建设强大祖国的气壮山河的诗篇,是我“昌林诗集”的宗旨。在这卷里,我围绕百年奋斗光辉历程,用诗词讴歌这个伟大的时代,用情用心拥抱今天的美好生活。
写作离不开社会生活,离不开人民建设伟大祖国、战天斗地的动人场景。百年以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艰苦奋斗、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使中华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历史性的伟大成就。改革开放、脱贫攻坚、团结抗疫……城市乡村日日有新,伟大成就书写不尽。党的百年奋斗史,为诗词创作提供了繁花似锦的广阔素材,激励我们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而齐心协力、勇往直前。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如此多娇,人民如此可颂。希望我的纪实性诗词,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刻录我们伟大时代的光辉印迹。愿我的作品在诗词百花园中永远为歌颂人民而绽放!愿伟大的祖国在党的领导下走向新的辉煌!
以上一点学诗体会有不妥之处,请老师们指正。谢谢各位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