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凉一夜雨,山韵半秋情 905
作者//三木秉凤
初凉一夜雨
山韵半秋情
绵绵无尽意
欸欸为谁倾

《论语》曰: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从小学入教至大学明德,中国传统教育方针亦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而其中“德”则置于教育的首位!德是什么?德之义理广泛意厚,博大精深,非以道德所能概纳。德是大道之显,功德、福德、品德、道德、仁德,若德之配位则厚德载物,则德之失位则万劫不复。道是什么?道是万物本体及其运行规律,人只有遵循大道而行才能有所收获,此谓德者得也。而大道之行,却天下为公,甘霖时雨,不私一物,兆民之主,不阿一人,大道之显天真烂漫,大德之获,亦四海八荒无所不包。
《道德经》曰:“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道法自然,厚德载物,天人合一,以德配天,乃天文人文之共范,人与动物之别,非是人得天地精华而为灵长,而是人受文化之蒙,而入文明,所以文化教育之根本在于推动人类文明的携手进步与和谐共荣,这就是大同社会、共产主义制度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天道地理人伦价值之所在,这也是中国传统教育将“道之教与德之育”作为教育之首的意义所在。

《道德经》曰:“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知此两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知大顺”。人类教育的最高目标是令人通道达理,厚德载物,故而朝闻道,夕死可矣。当今西方资本主义文明以知识术数作为教育根本与重点,唯利是图,利益至上,而道德教育、文化教育几乎边缘至九霄云外,这导致了当代学子们知识渊博而文化肤浅,文化犹如根本,能扎入灵魂,而知识不过枝叶,仅仅求田问舍糊口裹衣罢了。
孟子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人类教育之目的不是培养科技知识人才,或自食其力,而是以文修心养德筑魂!具备达则兼济天下的胸襟,是塑造人们健全的人格、高尚的道德与完美品行,培育孩子的大爱之心与社会正能量,培植孩子的正确价值观与是非判断,而不仅仅去增加孩子的知识储备。“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文化教育就是让我们找到自己的人生“北斗”,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蒙以养正,兼济天下。

总编简介:
三木秉凤,本名周凤森,1968年生,山东潍坊营里人,大学专业法律,道学、哲学、文学、佛学、国际关系学及战略学业余研究与爱好者,志愿与天下有识同仁鼎力助推华夏文明回归世界历史中的本尊正位,共推民族文化重立大国自信与自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贡献毕生之力。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传承优秀文化是民族的责任和使命。以三木秉凤(周凤森)先生为首的三木秉凤文化传媒创建以来,为弘扬中华民族文化,致力于以文化荟萃智者,广交贤人,为实现世界文化大同而努力奋斗。赢得了民众的赞同。2023年,为了发展壮大三木秉凤文化传媒,期待各界朋友的加盟与推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