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爱心之旅
文/星明
某学院二年级学生田强,在入学时参加学校组织的义务捐血活动中,他加入了中华骨髓库。听专家说,就目前来看,患者和志愿者白细胞抗原配型相合比例只有十万分之一,如买彩票中大奖一样极低概率。所以,田强把自己加入骨髓库的事早就丢在脑后。没想到一年后,中华骨髓库的工作人员的电话联系上他,说:“他和上海一位患白血病的少年,血液配型成功。”这说明他将有机会去拯救另外一人的生命,这样小概率的事,竟发生在自己身上。他高兴得原地跳了一圈儿。
田强高兴后,想到具体落实时,又担心起来。因为和田强血型配合的患者是江苏一个12岁的小学生,正在上海一家医院,等待配上型的骨髓;电话里还说这个孩子正处在造血干细胞最佳移植期,如果错过这个最佳时期病情会恶化,治疗效果会大打折扣。
这让田强很为难。这个最佳移植期正是自己期末考试时间。如果放弃考试,牺牲很大。这不仅意味着他要在下学期补上考试,影响了学习成绩,耽误了职业分配,还影响奖学金评选、入党等一糸例问题。父母都是下岗工人。田强的学费都是爸妈打工挣来的。家里对他期望值很高;可那个小兄弟又处在手术最佳时期,配型概率又这么低,非得自己才能去拯救。这事和自己切身利益冲突很大。怎么选择?
十二岁,那是人生中最快活时光,自己在这个时期,背着书包蹦跳着去上学,那位小弟弟却躺在病床上呻吟,等着志愿者的骨髓尽快地去拯救!田强想,牺牲自己只是一年时间,而那个小兄弟却是一生的命运。二者对比,还是生命重要!可是,可是,如果放弃这次考试,去救命!父母绝对不会同意自己这么做,怎么办?他想了一宿,两眼熬红了,嘴唇起了泡,也没想出办法。
让田强想不到的是,学校把田强年级考试时间提前!校长说:“田强这个学生很勇敢,有的学生对捐血还感到害怕。田强这样为捐献骨髓放弃高考。学校应支持这种义举!”
田强考完试,轻松了许多,现在唯一担心的是父母的干扰。母亲知道田强报名捐献骨髓事后曾指责过他:你不为家里考虑,也要为你自己考虑,你真要有什么闪失,那是你一辈子的事。”
田强对母亲耐心解释:“捐献骨髓和捐血一样,对身体没什么大影响,却救活一个人。救活一个才十二岁活泼少年。妈,你知道吗?那是多么伟大的事!”
“救人不救人我管不着,你是我的儿子,我只管你,你不能有任何闪失。”
“妈,我不会有什么闪失。”
“那是你说的。我不相信。我只管我儿子,别的跟我说不着。”
“你就说只管你儿子,你儿子也有自己人生观、价值观。这你是干预不了的。”
“我不管你有什么观,你是我生的,我养的,我们打工供你念大学,我们不容易!”
“妈,我知道你们不容易。可这与你容易不容易没关系呀!”
“怎么没关系,你要是有个好歹,我们怎么办?”
“田强见跟妈妈说不通,无可奈何地笑笑。”
田强虽担心母亲干扰,毕竟母亲离自己很远,不一定就那么凑巧,我在这一做手术,她马上就知道了。
七月份的时候,田强瞒着母亲悄悄踏上去往北京的火车。他去北京空军总医院完成干细胞移植。田强延长一年参考捐骨髓的事,曾吸引许多媒体的关注;在北京空军总医院里,这些媒体又来采访田强捐献骨髓的事迹。田强为不让母亲看到,对记者说:“我是瞒着家里人来做捐献的,希望尽量不要报道我的事;你们实在报道,要隐瞒我的身份。”田强走进空军总医院的提造血干细胞的手术十分钟后,还是接到母亲的电话。田强不知母亲这时来电话是否知道了自己在做手术?觉得自己打着麻药,影响说话的声音,就关了机。
几天后,田强移植给十二岁学生的干细胞已经存活,患者正在康复。田强觉得自已的承诺实现了,为救助一个生命的成功感到高兴。现在唯一担心的是瞒着母亲这件事。小时候,自己淘气把手砸出个血泡,妈妈看到自己攥着手丝丝哈哈的,把自己搂进怀里,说:“再可别淘气啦。他抬头看看妈妈脸上满眼泪花,点点头。”这事还记忆犹新。田强想:“这毕竟是手术,比砸那一下厉害多了。妈妈不定会怎么心疼呢,更何况她对捐献骨髓的事还不理解。自己从未与母亲发生过争执;这次却瞒着她,做了她反对的事。母亲对自己一定又气又恨又心疼吧!?
他细心挑拣着宽慰母亲的最佳词句。给母亲回信:“那个小兄弟儿已经康复得很好,您的儿子的身体除了虚弱外,别的还和以前一样。放假回家,会让您看到仍然是活蹦乱跳的小伙子!”
信是这样写了,田强还是等着母亲的责骂。
三天后,母亲才回信:“儿子,你长大了。”
看了母亲的回信,田强懵了,不明白妈妈这话啥意思?
作者简介:
惠兴明,笔名:星明,中共党员。发表作品10万字。朝阳市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八十年代参加过《人民文学出版社》业余作者培训中心《函授》学习。《卖松毛小驴车》获《小说选刊》第二届小说笔会奖。《爱能否重来》获中国小说学会2014年“文华杯”全国短篇小说大赛三等奖。获《人民文学》2016年近作短评上半年银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