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物语系列之九
苗乡侗寨“孺子牛”
作者:雷学业(苗族)
春秋时期,齐景公有个庶子名叫荼,齐景公非常疼爱他。有一次,齐景公和荼在一起嬉戏,口衔一根绳子,让荼牵着走。不料,茶不小心跌倒,把齐景公的牙齿拉折了。事过数年,齐景公驾崩,临死前遗命立荼为国君。景公死后,陈僖子欲立公子阳生。齐景公的大臣鲍牧对陈僖子说:“汝忘君之为孺子牛而折其齿乎?而背之也!”这个千古传颂的“爱子”故事后来成为人们赞誉的美德。上世纪我国伟大文学家鲁迅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儒子牛”名句,使“孺子牛”精神得到升华和拓展。之后,“孺子牛”泛指一切心甘情愿为人民大众服务,无私奉献的人。XIjinping总书ji在2021(农历辛丑牛年)春节团拜会上强调:“前进道路上,我们要大力发扬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精神,以不怕苦能吃苦的牛劲牛力,不用扬鞭自奋蹄,继续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辛勤耕耘,勇往直前,在新时代创造新的历史辉煌!”勉励全党全国人民大力发扬“三牛”精神,为民服务,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创新发展,攻坚克难,夺取胜利。
年届古稀的湘西南城步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原助理调研员吴扬勋同志,就是这样一头辛勤耕耘的“孺子牛”。青年时期,他参加过湘黔枝柳铁路会战,随后参军入伍六年,多次被嘉奖立功。转业后历任乡长、乡党委书记、区长、区委书记、县经委副主任、县民委主任。2001年被评选为全国民委系统“三五”普法先进个人,2004年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2005年升任县政府助理调研员。2014年光荣退休。
苗族建筑风格浓郁的湖南城步南大门五团镇金树村风雨桥,与广西龙胜马蹄乡交界 雷学业摄
吴扬勋是一位地地道道的苗家汉子。他几十年如一日从事基层民族工作,对少数民族同胞充满热爱之情。1990年担任城步县花桥公社书记期间,城步与武冈因山界纠纷,发生了大规模的械斗事件。为了平息事态,吴扬勋冒着生命危险深入事发地找乡村干部协商解决纠纷,全力制止矛盾,认真做好群众思想工作,将个别故意搬弄是非、制造矛盾、造成人员伤亡的当事人绳之以法,全力配合邵阳市委市政府工作组平息纠纷。之后,城步武冈边界双方村民恢复来往交流,平安相处,共同发展。
城步五团镇金树苗寨与广西龙胜县芙蓉苗寨交界处苗族牌楼 雷学业摄
城步五团乡金东村与广西龙胜县芙蓉村交界,仅一桥之隔,桥南是龙胜马蹄乡,桥北是城步五团乡。1992年春节前夕,马蹄乡两个村民进入五团乡偷牛,被群众抓住,捆在电杆上,当时现场一片混乱,不幸造成伤亡事故。马蹄乡召集了几百人,涌入金东苗寨,现场一片混乱。之后,双方在桥头设卡,轮流站岗,谁也不许超过桥中线,互不往来,群众怨气很大。春节刚过,吴扬勋被任命为汀坪区委书记。他上任伊始,就和区长一道从龙胜的江底乡转道进入马蹄乡政府,与当地领导认真分析双方的矛盾所在,寻求解决办法,平息矛盾纠纷,促进两省区群众来往。经过反复沟通和磋商,耐心细致做好苗侗瑶各族群众工作,双方群众都诚心诚意化解矛盾,握手言和,恢复正常民间往来。肇事者也得到了应有的惩罚。当时汀坪区的“双两大”早稻种植推广形势很好,全县闻名,龙胜马蹄乡党委政府组织村组干部前来五团乡学习取经。汀坪区委安排区乡干部扎实做好接待工作,布置场地,书写张贴欢迎标语,精心准备了文艺节目,开展联谊联欢工作。这次访问工作取得圆满成功,双方增强了信任,进一步融洽了湘桂各民族干群的感情。此后几十年,双方友好交流访问成为常态,传承至今,再未发生边境纠纷事件。
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县金东苗寨苗族民居 雷学业摄
苗学研究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她的研究对象有关苗族的政治、军事、经济、哲学、历史、文化、艺术、科技、人口、医药、建筑等等。包罗万象,囊括了苗族社会的方方面面。从本世纪初开始,省(区)、市、县各级苗学会在我国西南地区相继诞生,遍地开花。2013年10月29日,城步苗族自治县召开苗学学会成立大会,湖南省苗学学会、邵阳市民宗委和城步县委、县政府领导出席会议。会议选举产生了学会领导班子,通过了学会章程。吴扬勋同志以高票当选为城步县苗学学会第一任会长。担任会长以来,他将多年来领导全县民族工作的成功经验带进了苗学研究组织,使这个群团机构焕发出蓬勃生机。在苗学会适时建立了党支部,定期研究学会的重大活动,组织开展调查研究工作,将形成的调研成果主动及时向县委政府汇报,使学会工作引起了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凡是苗学会开展调查研究、学术交流和成果出版等工作所需经费,县委政府都予以大力支持。积极组织调研交流活动,先后组织开展了苗族习俗、饮食、建筑和非遗文化与苗医苗药、语言文字以及精准扶贫等方面的调查研究工作,形成了丰硕的调研成果,被县委政府和有关部门采用,重要成果还形成专著结集出版,有的在全国、全省苗学学术会议上进行交流探讨,响亮地发出了城步苗学界的声音,讲好城步苗族故事,赢得了国内苗学界的好评。近十年来,会员精心撰写的《全国苗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比较研究》《对于湘桂黔边区苗族习俗的调查与思考》《湘西南苗族传统建筑的价值与保护路径》《精忠报国的南方杨家将》《试论城步民族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等论文,以其主题新颖、视野宽阔、思路明晰、结构严谨、语言细腻、文笔生动、研究领域独特、贴近时代要求等优势,分别在《人民日报》《人民政协报》《中国民zu报》和中国社科网、红网、凤凰网等国内主流媒体发表,吸引了世人的眼球。
图为吴扬勋同志(右二)陪同时任中共城步县委常委、统战部长李宪同志(右一)调研城步汀坪乡刘家界瑶族酒粑节(杨凯焱供图)
吴扬勋一直奋战在民族工作的领导岗位上,直到退休后才有空闲潜心研究苗学问题。起步虽迟,涉猎广泛,观点独到,著述颇多,体现了一个苗学研究工作者严谨缜密的治学态度,被誉为半路出身的“苗学土专家”。他对苗族社会的政治生活颇为关注。作为土生土长的苗族干部,他对党的民族干部政策充满感激之情,对加强民族干部队伍建设有切身体会。他在论文《浅析苗族干部的成长因素》中,总结提炼出了苗族干部成长的三条“铁律”,一是离不开党的民族政策;二是离不开党组织培养;三是离不开各族群众支持。他认为民族干部是党和国家的重要财富,是振兴民族地区的希望,是民族地区安定团结的重要力量,各级党委政府都要充分发挥少数民族干部在各条战线各个领域的重大作用,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向前发展。他对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充满激情。城步是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吴扬勋密切关注扶贫攻坚工作,并对自己在调查研究中发现的问题和矛盾进行深刻思索,向县委政府提出积极的意见和建议。他持续发力,接连撰写了一系列扶贫题材的论文,如《武陵地区少数民族的返贫现象与对策》《解决城步脱贫攻坚冲刺中难题之我见》《扶贫攻坚的几点思考与对策》等。他认为,苗族地区的贫困现象是长期以来积贫积弱造成的,自然条件差,基础设施落后,自然灾害严重,还有山区群众的思想观念守旧落后,固步自封,不求大变,小富即安。改变贫困面貌,加快脱贫步伐,关键是要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建立机制,改革观念,要改善基础设施,改造生产生活环境,提高自身造血功能;要积极发展生产,引进开发项目,实现劳动就业致富;要改善干部作风,建好村级班子,培养致富带头人;要健全抗击自然灾害和群众重大疾病保障机制,抵御因灾因病致贫风险。他对苗族历史文化研究倾注心血。他常年调查研究苗族历史文化现象,深入思考保护传承苗族文化对策,认真撰写了体会深刻的调研文章。如《南方杨家将湘楚屋脊飞山之雄》《浅谈城步历代将军文化的核心价值》《城步打造乡村旅游的探索之路》等等。这些文章充满了历史厚重感和思维理性感,观点新颖、结构严密、分析科学、对策合理,文字质朴,以致部分篇章得以在《中国民zu报》《邵阳日报》《五溪》杂志等媒体公开发表,在社会上尤其是苗学研究界产生了良好影响,好评如潮。
图为吴扬勋最近发表在湖南省苗学会会刊《五溪》杂志2023年第一期上的研究文章《两副担架一匹马 乘载伟人救红军》 雷学业摄
【作者简介】
雷学业,男,苗族,中共党员,湖南城步人,北京师范大学中文本科毕业。 历任中学教师、县教委干部、县委宣传部通讯组组长(副科)、工会主席(正科)、县报社社长总编辑、县委统战部副部长、县政协学习文史委主任、县政协副处级干部、四级调研员。系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苗学研究专委会会员、中国民俗学会会员、湖南省民族研究学会会员、湖南省苗学学会会员、湖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湖南省民俗学会会员、邵阳市文史研究员、邵阳市优秀社会科学专家。研究领域为苗族历史、文化、民俗和语言文字。已在《人民日报》、《人民政协报》、《中国民zu报》、《湖南日报》、《邵阳日报》、新华社、中国文史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网、凤凰网等国内重要媒体发表散文、报告文学和论文作品200余篇。主要著作有《城步苗族简史》《城步苗族建筑文化》《舌尖上的苗族》等,代表作品有《城步古苗文字的前世今生》《只有共产党才能救苗族》《对于湘桂黔边区苗族习俗的调查与思考》《湘西南苗族传统建筑的价值和保护路径》《让古村落古民居成为“镇寨之宝”》《让美丽苗寨传唱古老的歌谣》《熊出虎没鹿来临》等,其中《全国苗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之比较研究》获湖南省社科联2015年年会论文评比一等奖,还有诸多作品分获邵阳市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邵阳市优秀社会成果奖,当代文艺社全国女神节有奖征文大赛三等奖、城步廉洁文化征文大赛一等奖。
2023年8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