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头题字 耿明

想要对你轻轻的说
(五)
现在要和你说的,就是那给晚上的一些事。
有七点多了吧,你的呼吸不再那样积极和紧密了,变得时急时缓了,似乎有些漫不经心的了。我没动,和儿子一直坐在你的身旁,我们是在等着你再和我们说些啥啥的,哪怕就是不经意的,再看我们一眼也好啊!
你没有,似乎没那力气和功夫搭理我们样的,甚至连一直都歪斜着、低着的头,都没再抬起来的。但我们还坚持着、一直坚持着。我和儿子都不会相信你会撒手不在管我们了,一个人就那么走了。
那年,你脑出血那么厉害,你都有要活下去的、生的欲望。咋就能为了这个小小的“新冠感冒”就啥了?我们不信,就是不信那!
你弟弟、弟妹,还有你的儿媳,他们都在联系着你其他的亲人,还有我们家的亲人们。沟通着,是啥前儿能赶到,有啥问题了?等等的。
儿媳问我,是不的找几个有车的朋友来医院里,等着好样啥事能帮上忙。
我想起一个家就在这家医院附近的弟兄,给他打了电话,告诉他我们家现在的情况,请他开车来,给我帮个忙。
那个兄弟是真的兄弟,放下手的其它,没用多大的功夫,就上来了。一来就埋怨我,这么大个事,咋没早些告诉他那?
他甩开我伸去要客套的手,走到你身边,小声的问你嫂子好啊?你没回答他,他还很难受的抽囔一下鼻子。
我叫着他,和他一起走出了你的病房。我们一起,走到你病房东侧的那个楼梯间里,我和他学着你住院的这些日子,以及一些事。
这功夫上,我的那为在另一家医院工作的同学打来电话,询问着你的情况。得知这里的一切后,他劝着我,叫我节哀顺变,说,这是天意,人力不可改变。他还说,要有啥事,要告诉他的,他好提前替我张罗。
就是那一刻,我才梦醒样的知道,你是真的毅然决然的要离开我们了。我强忍着,没叫泪水流出来。
我的兄弟是拽着我走回到你病房来的。那前儿,护士和医生正在你的病房里,看见我进来了,就问我,还继续打“呼吸兴奋剂”不了?
我说打,你们总得给我留一线希望,留着奇迹发生的可能啊。
医生指示护士,继续再打一个,直到他们不要了为止。
你的小弟妹来了,带着你在大庆上班的小侄女。看见你那样,你的小侄女上前叫着你,你依旧没有回答她,她哭了。
有人把她拉离了你的病床,到边上去了。
你两个弟妹商量着,是不是得先把“装老衣服”,和那些个东西准备齐了,要不,到前儿了,不好吧?
于是,她们叫上你的儿媳,去给你准备一应的东西去了。
我觉着自己很累,坐哪里,呆哪儿都不得劲儿。哎,还是呆在你身边上吧,握着你的手,缓和着它。
你的手,那前儿是真凉啊。我认识你马上四十年了,但我从未感觉到你的手这么的凉,凉的叫人怀疑是摸到了冰块上了。寒意透彻,钻心扎骨,全然没了年轻前儿那些温润了。禁不住的,叫人冷的直打牙门骨。
我知道我们结婚后,咋说你呆在家里,肯定也不大受待见。我没在家,你有不能一个人住在给我们暂时充作新房的,姐姐家的小暖阁里。常常还得回到你家里吃饭,呆着,和为姑娘前儿样。

有一次,你就一个人偷偷的跑到远在吉林市近郊的,我们队上的驻地。
那天,正好队上是个“雨修”,我们没出工,我还哪儿都没去,呆在我自己的宿舍里。你进到我们驻地那前儿,打听我,叫我一个徒弟看见了,领你来我的宿舍里来了。
看你,看我的同事们走了,我问你,你咋来了。你红着脸、贴近我的耳朵说,我想你。我愿意和你待着一起!和你一起待着,我叫啥都不怕!
是的,你信任我,知道我坚定,有办法!
是啊,这都过去快四十年了吧,你那么信任我,可我在这刻却一点办法都没有?我羞愧的低下我的头。我不能叫孩子、亲人们知道我这会这样,我得抬头,要挺住。
儿子还坐在你的对面,似乎忘记了周遭的这些凡俗的事,入定般的坐着,就坐着。直到你弟弟叫他休息休息,才刚刚醒转样的,傻傻的站起,看了你弟弟一眼。又去看我。马上紧着眨了几下眼睛,走过来,要求换换我,给你暖暖手。
值班医生来了,和她同来的护士就站在你病床的头上,面无表情、不动声色的看着你。我们也陪着她们,就站着。
你呼吸的节奏很有秩序,但也很慢,好半天才一次。呼吸一次你就杨杨头。后来改成了张张嘴。最后成了下巴子向下去一次。一次次的间隔也越来越长,越来越慢了。
屋里所有的人都围站在医生、护士身后,没人说话,没人提问,就静静的,静得不能再静的就那么的站着。
我还习惯的,跟着医生一起走出了你的病房。医生知道我想问什么,医生在你病房的门外告诉我说,你已经脑死亡。等到我们不再坚持打吊瓶了,她就过来给你做心电图,看看最后的结果。
我一个人就站在空旷的走廊里,傻傻的、怔怔的站着。我好孤单、我好落寞,就我一个人那!
对了,还有那一盏盏不知疲倦的,走廊天花板上的灯。
我那哥们走出你的病房来找我了,看见我孤零零一个人呆呆的站在哪儿,他走过来,拉着我,叫我找个地方歇歇腿、脚。
直接拉着我,走近了监护室里屋的那个门,在那屋里找张闲床,叫我先倒着,先好好的歇着自己,养足精神。
作者简介
张坚,男,汉族,笔名,阿兰(Q名:布衣过程)。1957年生于吉林省长春市,1977年毕业于扶余县第三中学。曾经供职于中国石油天然总公司吉林油田公司,现已经退休。
自1973年10 在《红色社员报》上发表了散文诗《读书有感》后,就努力要成为一个文学青年。至今,已在各报刊上回发表了若干文字。并于1988年,进修于“鲁迅文学院”(有长篇小说《大风雪里的歌谣》在逐浪网上连载完毕)。

摄影:张晓彦
文学顾问:吉振宇、金巍
采风顾问:沈凤祥、王国发
国学顾问:沈洪友、侯玉田
艺术顾问:张桂芝、赵昕、王桂芬、耿明
评论顾问:姚宗希、傅宝魁、王凤岐
总顾问:李明军
总编辑:张晓彦
执行总编:沈树立、谷国宏、周昌龙
主编:吴玉梅、吴垚、王国琦、王迪
副主编:徐丽、杨晓梅、柴丽岩 、贾春晖
主办单位:
松嫩流域文学社
北方都市文化编辑部

协办单位:
松原市残疾人联合会
松原市电影电视艺术家协会
松原市宁江区作家协会
松原市女摄影家协会
松原市民间文艺家协会
吉林油田文联、体协
金秋俱乐部
吉林油田松原采气厂
吉林油田消防支队
吉林油田供电公司
松原之声朗诵艺术团
《朗读者》读书会
东镇广播剧社
吉林龙华传记文化工作室
松原文昌社传统文化志愿者
查干湖散曲社
投稿邮箱:Limj967@163.com
本期编辑 张晓彦

本期编审 王国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