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致与和众
作者:朱双顶
极致就是最高等级而无人可超,最令人羡慕而无人可达,最大程度而无人可及。用古人说的话就是“行欲独贤,事欲独能,辩欲出群,勇欲绝众”。极致也就成了人们精益求精的追求、好上加好的痴情,可这也往往会造成遍体鳞伤,而成曲高和寡之人。这被唐赵蕤在《长短经•卑政》中说成是:“独行之贤,不足以成化;独能之事,不足以周务;出群之辩,不可为户说;绝众之勇,不可与正阵。”意思说独行的品德是不足以去教化百姓,独有的本领不只以广泛的应用,出众的辩才不足以去挨家逐户游说,过人之勇不足以在战场相见。这是为什么呢?
太阳和月亮是最光明的,虽然它们高悬在万物之上,却仍有照不到的地方。电灯和蜡烛特别微小与暗弱,却不能为人们所抛弃,而用于必须的日常生活之中。这是物有所值,不在于他的性能高下,和则共存,各得其所,也各得所用。太阳和月亮足够伟大,普照万物,却高悬天上,只有仰慕的份。电灯和蜡烛足够弱小,只能照见眼前,却落在凡间,人人都可使用。人如同灯与烛,生在凡间,和于众人,需有用于他人才被认可,而不能像太阳与月亮,悬挂天空可望不可及。
春秋时候,齐国有三位本领超强之人,一位是公孙接,在桐山打猎,主公被猛虎围困,是他力劈猛虎,救下主公;一位是田开疆,勇猛过人,曾拿着武器独战敌军两次,转败为胜;一位是古冶子,曾经保护主公过黄河,河中老鳖掀起巨浪,叼住骖马入急流之中,从小不会游水的他,毫不犹豫跳进黄河,斩杀老鳖,才使主公转危为安。就是这样的三位勇士,人中之雄,自以为功劳很大,而不将他人放在眼里,不懂得大义,结果结被智慧的晏子,很轻易地就用“二桃杀三士”而除害。这就叫做人外有人,极致的背后是虚空,没有不可超之人。
魏晋南北朝时,清谈之风盛行,出现了一批极致人物,“竹林七贤”就是其中代表人物。刘伶追求自由逍遥、无为而治,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辞官,纵酒为乐竟发展到醉酒裸奔装傻而辞任不就,老死家中。阮籍放荡形骸,不拘礼节,竟然在晋文王司马昭宴席上,自顾自的伸开腿坐在席位上,任意狂啸而唱,痛饮放纵,神色不改。嵇康倡玄学新风,在司马氏掌权之后,隐居不仕,不问政治,不结交权贵,因权贵钟会去拜访他时,他在树下打铁而不予理会而得罪钟会,被钟会记恨在心而构陷,被大将军司马昭处死。他们这是物极必反,极致的背后是不满,就有了悲剧的发生。
一代枭雄项羽,当年他私下闯入卿子冠军宋义大营,将滞留不前的宋义杀掉时,是威震楚国,名闻天下。他自代将军,率军渡河,破釜沉舟,大败秦军于钜鹿,让远处观望的各路援军都心惊肉跳。当各路援军将领被胜后的项羽召见时,只能用膝盖挪着进辕门,连头都不敢抬,这又是何等的威风!项羽由此便成了诸侯们共同的上将军,各路诸侯都归他统辖。灭秦之后,由他来分封天下,封立各路将领们为王侯,将刘邦也只是封了个汉王,去统管那巴、蜀、汉中三个偏僻地区,而将自己封为西楚霸王,统辖九个郡的地区,定都彭城。这确实是有“万人敌”之能,更有“彼可取而代”之势。可等到五年楚汉相争之末,被围困在垓下之时,面对四面楚歌及美人,也只能哀歌一曲“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了。项羽在突围之后落荒而逃时,只乘下二十八骑,连田野中的老农也敢欺骗他,而有意给他指错路,最后以无颜见江东父老而自刎于乌江边,英雄悲天落幕。这是盛极必衰,极致的背后是否定,哪里是“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
所以,极致可以作为人的奋斗目标而追求,不可以作为人处世之道而用之。做人不可太绝,太绝无友而成孤家寡人,鹤立鸡群未必就是件好事,锋芒毕露更易遭受攻击,那种有我行的路而让别人无路可走的人,既走不通也走不远。做事不可太绝,太绝兔子也会咬人,狗急也会跳墙,给人方便也是给己留路,是送人玫瑰手留余香。由此可见,极致应和众,是成人之美的极致,并非个人英雄的极致;是立身为公的极致,而非立己为私的极致;是真实有用的极致,而非虚名无用的极致。这就要求人以圣贤之理为贵,不以一人所能为贵;以能与众人合作共赢为贵,不以一人独胜为贵;以与众人共享技术本领为贵,不以一人独占为贵。极致以和众为存,和众以极致为荣。如能这样,极致与和众便能相偕共生而各得其所。
刘邦好酒及色,与项羽对垒,是逢战必败,多次破项羽打得丢盔弃甲,狼狈地只身而逃,甚至是连妻子与老父也被俘虏,绝无项羽的英雄气概。但他“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所以,最终还是战胜了项羽而得天下。何也?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善于用人。张良虽有“运筹策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之谋,萧何虽有“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馕,不绝粮道”之能,韩信虽有“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之才,却全被刘邦所用。而项羽则是“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项羽也确如此,最后连叔父项伯也离他而去,成了孤家寡人,仅剩下二十八骑跟随他。这是胜在最后,极致的背后是和众,赢在得人才者得天下。
这种和众之为,被古人说之为“贤愚不相弃,能鄙不相遗”,又是“凡有理而无益于治者,君子不言;有能而无益于事者,君子不为”。西汉孝文帝,有一天到上林苑出游,来到虎圈,一时兴起,就连续问了上林苑的长官十几个问题,结果是一个都回答不出来。这时在一旁的虎圈饲养员插过来张口就说,毫无停顿地回答了文帝提的所有问题。文帝听后很满意,就让张释之任命这个虎圈的饲养员为上林苑的长官。可张释之偏没有这样做。文帝觉得很奇怪,用一个能人不是应该的吗?张释之劝谏道:“像周勃、张相如这样的大臣,他们在讨论问题时都往往说不成一句话,那里像这位饲养员连珠炮似地伶牙俐齿呢?秦始皇就因为重视像这样的刀笔吏,上纲上线吹毛求疵地表现自己,搞形式,才蒙弊了皇上,到秦二世也就土崩瓦解了。要是您现在这样破格提拔,我担心天下人也会闻风而动,争着去练嘴皮子而不讲实际内容,而下面的人看上头的风头转向可比什么都快呀!所以皇上的言行必须慎重。”从而打消了文帝的任用。这是用在慎重,和众的背后是导向,不可助长歪风。
极致者,顶也,当警过犹不及;和众者,普也,应避同流合污。为理想,当应向着极致去奋斗;成事业,却应依靠和众而同行。以极致为指引,以和众为共取,便能相依而存、相偕而进。
2023.5.17
【作者简介】
朱双顶,网名东香人,安徽省直机关退休,中国传统文化业余爱好者,浸淫书海,不时写点感悟,先后在微号公众号多家文学网站平台及报刊杂志上,发表文章及诗歌数百篇首、上百万字,推出读史札记《大江东去》与《长河拾贝》、文化杂谈《随感叨絮》与《名作墨香》、散文随笔《找寻花鸟》与《我读〈诗经〉》、诗歌集《走向胜利》与《感悟时代》等八部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