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上刊诗人(按笔名姓氏笔画,排名不分前后)刀文、門婆亞君、叶芝、尼卡诺尔帕拉、弘三、陈东东
♥孤独的意义
刀文
可以不匆忙
可以随意的做个傻傻的表情
可以专心的想一个人
可以蹲下来
低于一株草,一颗被修剪的桑榆
没有敷衍的笑
没有违心的话
没有举起又不愿咽下的酒
2023.8.12
♥多想爱啊
多想爱啊
在一个细雨蒙蒙的早晨的支持
燕子在檐下呢喃
婉转而悠扬,声声入耳
多想爱啊
那柔情,那蜜意
你身披朝阳从屋后的林子里回来
鞋子上沾了些许泥土和绿色的草的汁液
看上去那么饱满而踏实
多想爱啊
我简单扎起头发
向厨房走去
菜篮里有你在我睡梦中
采回的青菜,茄子
湿漉漉的
它们和我爱你的眼神一样
晶莹剔透
多想爱啊
爱你的青丝,我的白发
♥俄乌战争
文/門婆亞君
呯呯啪啪持续无力的呻吟
观众已昏昏欲睡
纵有龇牙咧嘴的嘶吼
亦唤不醒干固的眼泪
丈夫没了
妻子用涣散的目光
在
腹腔上部的深处
划下深深的“痛”
父亲没了
孩子幼小的心灵以及未来的人生
烙下的全是痛恨与绝望
儿子没了
世界一片漆黑
所有的声音都是噪音
2023.8.18号下午
♥夜、秋(二首)
夜浸凌晨秋渐浓,
空调频调鼓五更。
窗前明月照纱帐,
静听梧桐落叶声。
2023.8.19号凌晨三点
♥(二)夜,秋
夏去秋迎三更寒,
月朗风爽星光残。
谁家抖音扰夜眠?
破夜空声似神仙。
2023.8.19号晨
威廉·巴特勒·叶芝(1865.06.13~1939.01.28)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诗人、剧作家和散文家。爱尔兰文艺复兴运动领袖。
在中国,叶芝因为那首他献给苦恋一生而不得的爱人茅德·冈的世界爱情名诗《当你老了》而家喻户晓,成为备受年轻一代追捧的对象。
叶芝恐怕是和永恒拔河的人,他是西方诗坛极为罕见的忠于艺术直至老死的诗人,死前48小时仍在忙于校对几篇未定的稿件。
诗人一生的创作经历了剥茧抽丝般的渐变,由浪漫、象征走向自然、现实,由唯美、华艳走向质朴、简洁,这也是他对自我情感不断充实、抽象的过程。
叶芝获得诺贝尔奖时,爱尔兰上议院为祝贺所提的议案中有这样一段话:“我们的文明将以叶芝议员的力作闻名于世……从破坏性的狂热,走向人道的正气,这正是叶芝文学的可贵之处……”
很少有诗人像叶芝一般对精神和肉体的依存关系认识得那样清晰透彻。
萦绕在叶芝梦里、诗里的湖心岛、柯尔庄园、古老而神秘的拜占庭,甚至他最终居住的巴莱利黑塔,都是他所寻求的“人间天堂”的幻象,也是他能寻得的不受世俗、欲念、痛苦干扰的宁静所在。
当无望的爱情变得更加无望,甚至变成绝望,诗人的浪漫主义便增加了一层现实的锋刃。在诗人的心中,幻象只是诗歌的一翼。
而现实中的抗争、承受精神的洗礼、经历绝望的爱情,以及由此带来的哀痛,则是诗歌的另一翼。
♥一九一六年复活节
我把一切用诗写出来——
麦克康纳、麦克布莱德、
康诺利和皮尔斯之辈、
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
只要有地方佩戴绿色,
他们都会变,变得彻底;
一个可怕的美诞生了。
♥随时间而来的真理
虽然枝条很多,根却只有一条;
穿过我青春的所有说谎的日子
我在阳光下抖掉我的枝叶和花朵;
现在我可以枯萎而进入真理。
♥我的书本去的地方
我所学到的所有言语,
我所写出的所有言语,
必然要展翅,不倦地飞行,
决不会在飞行中停一停,
一直飞到你悲伤的心所在的地方,
在夜色中向着你歌唱,
远方,河水正在流淌,
乌云密布,或是灿烂星光。
♥人随岁月长进
我因梦想而憔悴,
风雨吹打,一座溪流中的
大理石雕出的海神;
而整日里我都在看着
这位女士的美貌
仿佛我在一本书中找到的
一种画出的美,
我欣悦于眼睛的充实
或耳朵的聪敏,
欣悦于变得智慧,
因为人随着岁月长进;
但是,但是,
这是我的梦境,还是真实?
呵,真愿我们曾相遇
在我拥有燃烧的青春之时!
但我已在梦想中老去
风雨吹打,一座溪流中的
大理石雕出的海神。
♥鱼
尽管你利用月落的昏暗
将自己藏身在潮汐之中,
不久后人们也都会听说
我本将渔网抛向了大海,
可是你却不停休地逃脱,
一次次翻越脆弱的银线,
人们会觉得你冷酷无情,
并愤愤不平地将你指责。
♥临水的老人
我听那很老、很老的人说:
“世间万物皆易改变,
我们也会接连衰亡。”
它们的手如鸡爪,
膝盖如水边荆棘,
已扭曲得变了形。
我听那很老、很老的人说:
“美好往昔终将逝去,
恰似流水一个模样。”
♥不要爱得太久
亲爱的,不要爱得太久:
我那长久的爱恋着,
结果却被时代抛弃,
像一首过时的老歌。
尽管在年轻时,
我们很难分清,
自己和他人的区别,
我们是如此的相似。
但是,她瞬间就变了心——
所以,不要爱得太久,
不然你将被时代抛弃,
像一首过时的老歌。
♥岁月的格言
枝叶再繁盛,根却是唯一的;
我穿越飞满谎言的青春
在阳光下抖落身上所有花叶;
我开始枯萎却接近本真。
♥溅落的牛奶
我们曾经的所作所为,
以及曾经的所思所想,
必将漫漶,渐渐枯萎
像牛奶落在青石之上。
♥情歌
鸟儿渴望拍打翅膀,
我渴望思索未知的苍茫,
种子渴望落入埃尘。
此刻相同的等待浮上
心头,温床,
颤抖的肉身。
♥致年轻诗人
尼卡诺尔·帕拉
丁晓航 译
写诗就要
自在随意
以为只有一条路可走
到头来
见到的不是诗
而是溅落桥底
的血迹
诗人的心
没有任何阻碍
所有的事情
不过是在白纸上
不停地写了又改
尼卡诺尔·帕拉(Nicanor Parra,1914-)是聂鲁达之后,智利最著名的诗人,“反诗歌”诗人的领军人物,也是当代拉美乃至整个西班牙语世界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帕拉1914年9月生于智利南方的一个小镇,受家族影响,自小喜爱文学创作。他曾在英国牛津大学学习物理,后来还担任过智利大学的理科教授。这种经历在一定意义上决定了他在诗歌创作上的求实态度,即主张内容上反映政治,文化和宗教现实,创作手法上力求简洁,反对隐喻象征,语言上则更趋口语化,散文化。1954年帕拉发表诗集《诗歌与反诗歌》,确立了被他称之为“反诗歌”的理念和风格。他采用嘲讽,搞笑,戏虐调侃的手法描述人和事。诗歌《墓志铭》是这种风格的典型代表。在近半个世纪的创作生涯中,他先后出版了《沙龙的诗》、《宣言》等20多部诗集。帕拉的“反诗歌”在拉美文坛产生了巨大的反响。作为一种新的诗歌类型,猛烈地冲击了传统的诗歌,对诗歌的发展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2011年帕拉荣获西班牙塞万提斯文学奖,并数次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梅丨弘三
我依然温柔唤你
忘了我的声音尽是悲凉
忘了你临流照影
千里云天一片苍茫
越来越远的
是你的誓言
你的誓言在千帆之外
日益逼近的
是我的白发
我的白发在水中疯长
它能长成三千丈吗
你已站成秋天的胡杨
我还坐在三月的黄昏
反复背诵你的温暖
十里桃园
花枝招展
♥点灯
陈东东
把灯点到石头里去,让他们看看
海的姿态,让他们看看
古代的鱼,也应该让他们看看亮光
一盏高举在山上的灯
灯也该点到江水里去,让他们看看
活着的鱼,让他们看看,无声的海
也应该让他们看看落日
一只火鸟从树林里腾起
点灯。当我用手去阻挡北风
当我站到了峡谷之间
我想他们会向我围拢
会来看我灯一样的语言
声明:本文稿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