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煽情(随笔)
文/宋任升 诵/幸福一生
近日,与朋友聊天,其间,我半开玩笑地问:“你看我这段时间写的东西与之前的相比,有没有进步?”她随口回答:“挺好挺好,你这种坚持不懈的毅力很值得表扬的”。我赶忙说:“跑题了,说重点。”她略一沉思,回答道:“原来的文章是写作的起步,水平高低有情可原;你现在写的文章范围没见大,只是“煽情”的成份多了;为啥不走出去,放宽眼界,写写外面的东西呢?”
我听后自然不好再说什么,并连续几日一直在反思她说的这个事。我把她的那段话理解为三个意思:其一她肯定了我之前的写作;其二水平提高不大;其三提醒我走出去,放宽眼界增大格局。这也是朋友对我的文章直言不讳作出的点评。

还是为自己不成气的写作找点理由吧:对于一个初学写作的人来说,在还没有达到一定的写作水平,又不具备扎实的写作基础的情况下,来写写自己的事身边的事,就权作是练笔吧。更何况只有写自己的事,写周围人的事才能写的得心应手,写的更投入一些,说的深一点,这不就是接地气吗?
而对于那些远在天边的人和事,咱历史不明,人文不清,如果是硬去写的话,是不是有点好高骛远的意思了?就拿水平不高作理由吧,先把自己的事写好,把周围的人和发生的事写好,用这样一种方式,进而走出去写出去,不是更好吗?再者能写好自己的事身边的事,与读者产生共鸣,高兴也好悲伤也吧,我觉得这样的文章就可以算好作品了。而那些为了写而写,又漫无目的不着边际的作品,让人读后不知所云,写不如不写。

写作本是一件辛苦的事,它首先是个人的兴趣爱好引起,又因人因事产生灵感,也就是写作的冲动,进而以文字的形式展现岀来。但是所写出的文章水平高低与优劣,则是由读者来评判来打分的。所以我认为:“煽情“的作品一般都是比较投入感情的,也就是在写作的过程中,作者能够与文章中的主人公同呼吸共命运,并进而将自己取代了他,他的事就变成了自己的事,这样来描述他的一切,不就和自己来写自己一样了吗?
这也是我写作时得心应手的一个方面,因此我对朋友说我的“煽情”,还是保留了看法的。而她说的“走出去,放宽眼界”的事,我还是很认可的。我认为那也是将自己兴趣爱好的一种放大,或者是文人们常说的那种为了创作而采风的一种方式。我很欣赏这种方式,我也在努力的寻找机会。只是我不是作家或诗人,还处在一个以写作为兴趣爱好的初级阶段,一切的一切还是要首先服从于现实的生活才好。

不过我也常想:要创造机会,在不远的将来,只要时间允许,我也会走出去,从写自己的事和身边的事,放大到去写他人的事和外面的事。只是到那时再写出的文章,我不知道会不会还带有“煽情”的味道?我总觉得有许多事是急不来的,需要一步一个脚印,接地气、有血肉的作品,才是一个成熟作者应该具备的良好品质。能够成为读者喜欢的人,能够写出读者喜欢的作品,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从爱好到成功之间的路还很长,捷径就是:坚持不懈,向优秀的作品学习,努力地写下去……
(原创首发)
作者简介:宋任升,网名闲情醉笔,60后,山东滨州人,暂居青岛,一个热衷文学又不失农民身份的城市打工者!愿用一颗感恩的心,与有正能量的人为伍,一起学习,娱乐,陶冶情操!
主播简介:幸福一生:弘扬正能量,爱好朗诵,唱歌,摄影,旅游,愿用声音给大家带来美的享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