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笨蛋
——往事琐忆之二
■文/彭宇文
童年总是难相忘。
记得有句广告词唱道:我是害虫!
今天想说的是:我是笨蛋!
我是笨蛋的主要原因是,我从小不知《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否则,我就不会那么痛心疾首,悔不当初了。
我生长在湘北湖区。那儿有一些大大小小的土围子(即土堤围起来的湖垸子),圈起了不同乡音的村落。当地人主要以种田、捕鱼、打柴为生。所谓“八百里洞庭鱼米乡”,夸的就是我们那儿。
曾有兄妹四个,三男一女,我排老二。头尾兄、弟不幸夭折了,仅剩下中间二位:我和小妹。
那时候,土围子里也无幼儿园、托儿所之说。大人外出劳作,就把稍大的孩子圈在家里,让其自理,以大带小。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嘛。
依稀记得,我快四岁时,小妹还不足两岁。每当母亲外出时,她总要叮嘱我一番。无非是让我管好小妹、看守家门,出了事儿,拿我是问……如此这般了。我以手拍胸:妈放心去吧,小妹我包了。当面决心表得还不错,可实行起来如何呢,难说了。
那年冬天,北风儿像竹片似的从湖上嗖嗖刮来。老天阴着脸儿,云舒云卷,有点下雪的意思。那天早上,妈为我们准备了一个烤火笼子。具体操作是:把一个火钵放在屋中央,钵子里藏了一些暗火木炭,再用灰儿把火炭掩好,然后罩上一个竹笼子。这样,我们便可以坐在椅子上,伸出脚儿搁在笼子上,再盖上薄被儿取暖了。这种方式不见明火,相对安全。
母亲前脚走,我就摆出小家长派头,教训小妹不得乱跑,老老实实给我坐那儿。小妹也“嗯嗯”地应着。而我呢,便溜到屋外禾场上,打起了我最拿手的“得罗”(即木罗旋,可用小鞭抽得它飞转)。当然,我也会不时看看小妹,谨记“肩负重任”……
我玩得正起劲,忽听小妹“哇”的一声尖叫。我吓了一跳,忙扔下“得罗”跑进屋里,只见小妹脚儿乱踹。她那棉鞋冒起了青烟,并连喊“疼疼”啊!原来,小妹看我打“得罗”入了迷,一时高兴,竟然手舞足蹈起来,踢翻了竹笼子,右脚伸进了火钵。她那棉鞋露出的絮尖儿,把暗火引着了。
一看大势不妙,我慌忙跑向水缸,舀了一瓢水,直往小妹冒烟的那只脚泼去。烟儿似乎没了,我还不放心,又加泼了一瓢水。可是,小妹还是大哭!我又赶忙帮她脱那只鞋子。谁知越急越添乱,那湿鞋带子竟然成了死结,越拉越紧,扯不断,扒不下……
我越发着急了,竟没了主意,只能陪着小妹哭了起来。
这时候,有人经过我家屋前小路,听到了我们的哭闹声。这位好心人赶紧去通知了我母亲。
母亲风急火燎地赶回家。她找来一把剪刀,抱起小妹,三下五除二,就把那鞋子剪开了。脱下一看,小妹的脚趾头还是被烧了。我啊,自知犯下弥天大罪,于是边哭边申诉:我是泼了水的,还泼了两瓢哩!至于打“得罗”玩儿,我也忘了说。
母亲瞥了我一眼,大声说:“你就留在家里,别再乱跑!”她抱起小妹飞奔而去找郎中(医生)了。
我一人留守在家,黯然神伤,又迷惑不解。为什么,为什么呢,那火儿竟然不怕水?!
在忐忑不安的等待中,父母终于回来了。小妹缩在妈的怀里,不哭也不闹,一副有气无力的样子。
我在等待着即将临头的惩罚。
大出所料,他们竟然没有惩罚我。甚至还安慰了我几句。
后来,母亲跟我说起那暗火不灭的原因。她说,妹妹穿的棉鞋,你虽然泼了水,外面淋湿了,火也不见了,但里层棉絮还在暗暗燃烧,只有把它浸在水里才会全熄灭。她叹了口气说:“唉,也怪我,烤什么火呢,小孩子冻不坏啊!”
再后来,小妹的脚伤痊愈了,又能蹦蹦跳跳了。只是,她的右脚趾留下了永久伤缺。
我曾问她,那天打“得罗”,有没有告诉妈啊?
小妹咧嘴一笑:才没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