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警敏仕途赢,
官至朝堂首辅卿。
经略边陲怀猛勇,
运韬台阁领文英。
扶灵永乐仁宗位,
除叛藩王功业成。
持重善谋帷幄志,
一生通达路光明。
【杨荣】(1372~1440年7月30日),原名道应、子荣,字勉仁,今福建建瓯人。明朝初年政治家、文学家,与杨士奇、杨溥并称“三杨”,因所处居地,时人称为“东杨”。1400年杨荣进士及第,授翰林编修。明成祖朱棣即位后,杨荣受其赏识,得以入阁,累迁至文渊阁大学士、翰林侍读,任首辅。在朱棣去世后,帮助明仁宗朱高炽顺利即位,拜太子少傅、谨身殿大学士兼工部尚书。此后随从明宣宗朱瞻基平朱高煦叛乱。1435年进升少傅。明英宗即位后,与杨士奇等同心辅佐。1438年升任少师。1440年杨荣病逝,年七十,赠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师,谥号文敏。1722年从祀历代帝王庙。杨荣性警敏通达,善于察言观色,尤其是在明成祖时最为突出。在文渊阁治事三十八年,谋而能断,老成持重,尤其擅长谋划边防事务。史称其“挥斤游刃,遇事立断”,被比作唐代的姚崇。杨荣既以武略见重,又好诗文,他和杨士奇、杨溥等多有唱和,为“台阁体”文学代表人物之一。著有《后北征记》《杨文敏集》等。
乐水
2023年8月19日
编辑制作 杜琴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