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乡愁的滋味
文/康民田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天命之年的我更体会到了浓浓的乡愁滋味。时光荏苒,岁月匆匆,如今我离开老家已经快30年了。人虽然离开了老家,但我对故园却深深眷恋,桑梓那一方热土始终让我魂牵梦萦。
斗转星移,韶华已逝,在一回回的梦境里,曾经浮现在我脑海里的故乡是那样的真真切切,触动我的情思,拨动我的心弦,将我带回到那个宁静、安适、美丽的小村庄。
在蓝天白云下面,一条蜿蜒潋滟的小溪环绕着村庄,岸边垂柳婀娜多姿,树影婆娑,倒映水中。波光粼粼的水面上,大白鹅引颈长歌,黑鸭子拨着清波。在晨曦和黄昏中,村庄里炊烟袅袅,直入云霄;鸡鸣狗吠,牛眸马嘶;树上的麻雀叽叽喳喳,孩子们也在追逐嬉戏,静谧的村庄顿时热闹起来。这就是我曾经熟识的老家,小溪、绿柳,鸭鹅,炊烟,麻雀,儿时伙伴,一切都是那么的亲切,逼真,鲜活。
为了少年的青春梦想,我与乡土别离了,但我深知自己的根已经深深扎在了那片沃土里,那里的一草一木也深深印在了我的脑海里,成了我永远挥之不去的美好印记。我爱我的家乡,不管是贫穷的过去,还是富庶的今天,那里都是我情感割舍不断的地方。
老家在我心里扎下了永恒的根,母亲在茅草房里的土炕上生下了我。从我呱呱坠地开始,我便慢慢熟悉了老家的那人,那物,那景;熟识了老宅里的家什:炕上一个镶嵌瓷砖的木柜,柜上四个楠木雕花匣子,屋地上两个长方形的木头箱子,墙壁上挂着一座铜钟;有一台很大的东方红牌收音机,一台无敌牌缝纫机和一台金鹿牌自行车。虽然时过境迁,但这些东西仿佛被复制在了我的脑海里一样,回想起来仍然活生生的。
那时我家是典型的东北农家院落,庭院深深,菜园子非常大。记得父母用玉米、高粱秸秆和树枝围成栅栏,作为围墙,防止猪、鸡、鸭、鹅等随便进入菜园。
老家房前屋后栽种了樱桃树、梨树、桃树、杏树等;还栽植了美人蕉、牡丹和彩叶草等香艳的花。园子里有各种蔬菜:芸豆、茄子、黄瓜、西红柿、辣椒、南瓜、豇豆、韭菜、菠菜、生菜、香菜、白菜、萝卜、猪耳朵,还有葱蒜、马铃薯等。果树上的香甜水果和菜园里的绿色蔬菜养活着我们一大家子人,不但能自给自足,还有剩余,偶尔父母还要拿到集市上换点零用钱回来。这些农产品都是纯绿色的,没有农药,对人体非常健康。
仲春的时候,樱桃花、桃花、杏花、梨花等次第开放,花色鲜艳,香气浓郁,满院芬芳,可谓秀色可餐。各种花香招引来成群的蜜蜂和蝴蝶,蜜蜂嗡嗡地叫着,蝴蝶则翩翩起舞。此时我家小院变成了花果园,景色旖旎。
夏季是我最喜爱的季节,这时候,园子里的樱桃、黄瓜、西红柿等先后成熟了,红澄澄的樱桃酸甜可口,清香爽脆的黄瓜很解渴,红彤彤的西红柿也香甜爽口。饭桌上也丰盛起来,芸豆、茄子、辣椒等菜肴应有尽有。夏天是农村孩子最幸福的季节,因为这是孩子们“吃货”的季节。
金秋时节,我们还可以吃上香喷喷的烤苞米,品尝到家桃的芳醇,这也许是我们农村孩子独自享有的口头福。只是冬天白雪皑皑,天寒地冻,我们只能吃些贮藏在土窖里的马铃薯、大白菜、萝卜和南瓜了。
记得我家门前曾有个月亮形的水泡子,夏季一遇到连雨天,汹涌的雨水就直逼我们家的土墙。门前的道路全被积水给淹没了,出入都要趟水,极不方便。不过冬天,那里却是我们小伙伴们支冰车、打滑刺溜的乐园。
大约八九岁光景,我就跟着小伙伴们来到村东水坝下面的那方水塘里洗澡。水塘呈长方形,面积大约3000多平方米。水塘中央没有杂草,是村民游泳和洗浴的天然浴池。水塘四周长满了各种杂草:芦苇、香蒲、牛鞭草、慈菇、三棱草、水蒿、椒草、水葱、浮萍等。早晚没有人涉足时这里还是野鸭、灰鹤等水鸟喜爱的水上乐园。水中也有各种鱼儿自在游弋,这里还是青蛙聚居的蛙塘,尤其晚上,不论是月光皎洁的月圆之夜,还是繁星满天,天黑风高之夜,这里都是蛙声一片。村民和动物们相处得非常和谐,就像亲密的朋友一样,池塘独有景色,也为村庄增加了不少情调和趣味。
每当回想起老家,回忆起家乡的情愫,都会让我感慨万千。当然老家不只有诗情画意和童年欢乐,也有辛酸的眼泪和淡淡的忧愁。
小时候我的家里很穷,生活清苦。因为家里只有父亲一人在生产队里挣工分,分值也特别低,甚至每年全家人的口粮都捉襟见肘。当时连烧火做饭的柴禾也不够烧,在秋冬之际,父亲还常常带领我们四处打柴禾儿,一捆捆的柴禾被我们背回家,堆成垛。
每每回想起那时候的艰难情景,我都会情不自禁地泪眼婆娑。多亏我的爹妈勤劳能干,私下里偷偷地搞些“副业”:家里饲养了鸡鸭鹅和几头母猪、肥猪;夏天在我们园子里栽种很多大蒜,秋冬再拿到矿区去卖;挂锄的时候,父亲便去我们村东芦苇塘里割芦苇,存到冬天,待农闲后编织成芦苇席出卖。父母的辛劳改善了我家的生活状况,让拮据的生活多少有了幸福感。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我们兄弟姐妹个个能干,都是劳动的好手。我们自觉替父母分担些家务,多少能减轻些爹妈的生活压力。我感谢父母,感谢那段艰苦生活,让我养成了勤劳、节俭和坚韧的品格,而且这种品格一直保持到了今天。
我除了上学时间以外,还经常和母亲、姐姐、哥哥们一起去剜野菜。因为家中饲养的鸡鸭鹅、猪们,主要要靠大量的野菜去喂养。好在那时大地里有无穷无尽的野菜:苋菜、荠菜、婆婆丁、苣荬菜 、紫蒿菜 、灰灰菜等都是我们菜筐里的常客,久而久之,我们和这些野菜也都有了感情。我们很感激这些大自然的“灵物”,它们是我们家艰苦岁月里的“好帮手”和贡献者,正是因为有了它们,才使我家的鸡鸭鹅、猪等不至于挨饿,而且长得肥壮。以致于今天这些曾经亲密的“朋友”还时常闯进我的梦乡,今天我看到它们,我仍然感到十分亲切。
小时候,我们最大的苦恼,就是雨天道路泥泞,我穿的凉鞋都变成了“泥猴”,出门两只裤腿也沾满了泥浆。晴天时候,道路上常常沾满牲畜和家禽的粪便,臭味很刺鼻。
但那时农村的天空瓦蓝,白云如玉,小河里水清澈见底。五颜六色的野花,芦苇、蒲草、野菜、蜻蜓、蝴蝶、野鸟、青蛙、鱼儿都是我儿时的“伙伴”。蓝天白云下一望无垠的绿油油稻田,上面有成群结队的蜻蜓飞舞,简直就是一幅色彩斑驳的画卷。
故乡是一首经典老歌,令人回味无穷。光阴似箭,如今我已是天命之年的老人了,故乡的炊烟远离了我,桑梓的风景也离我而去了。但在我心中的故乡拾遗,却如烟似絮般缠绵悱恻,挥之不去,我永远不会忘却故园的一切,老家是我的根脉和归宿。
童年的艰苦锤炼是我一生中宝贵的精神财富,它将永远警示我、鞭策我、激励我,做人不要忘本,不能忘却过去的峥嵘岁月,从而才能愈加珍惜今天幸福美好的生活。
故乡是永远牵住我的一根情线,无论我走到哪里,都会心系故乡,魂牵故乡,梦萦故乡。自己心里永远都会眷恋那一方热土。
家乡的一方水土养育了我,我永远是家乡的孩子。如今家乡变得越来越美好了,祖祖辈辈生存的那方热土迸发出了勃勃生机,旧貌换新颜,土路变成了柏油路,街道整洁,房屋俨然,树绿花红,河水清澈,家家户户安装上了自来水,桑梓成为欣欣向荣的新农村。
我也希望离开桑梓的游子们,永远心系故乡,情系故园,为家乡的建设尽自己一份力量,让家乡的黑土地开出更美丽的花朵,让桑梓的田园永远是一道旖旎风景。
风吹不去乡音,云带不走乡思,雨浸不透乡愁,月儿圆不了旧梦。桑梓的梦里水乡永远都是我的最爱。微风拂过,我都会嗅到故乡泥土的芬芳,嗅到家乡的味道
故乡永远在我心中,纵然有一天我老去了,我的魂魄也要萦绕这片热土,与故园的小溪池塘,野菜野花,晓岚皓月,晚霞炊烟,相依相伴直至永远。
人老乡愁情更浓,味更深。
作者简介:
康民田,笔名:白衣居士,男,汉族,中共党员,生于1969年,辽宁铁岭人,大学本科学历。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文学联合会会员。《江山文学网》签约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