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电影
文/楼永治
掐指一算,有近二十多年没有进电影院看电影了。如今年代大屏幕数字彩电普及,智能手机人手一部,在家也可以观看自己想看电影电视。电影院这个我们年轻时最为熟悉地方,早已在奔流的时光里淡出了记忆。
五十岁生日那天,女孩说请我看一场电影,票价七十。我算了一下,全家四口人去看一场电影要二百八十元。说啥也舍不得女孩为咱花这昂贵的票钱。如今的电影票真贵,我们种了几十年的粮食几乎没涨多少钱。记得三十年前大米一块五毛一斤,电影票一块钱一张。如今电影票七十元,超市的大米不到三元。如果按照电影票的涨幅,大米需要一百零五元一斤。作为农民的我,确实心痛这份钱。女孩说这票价是便宜的,还有比这更贵的票价,已经买了票是退不掉的。没法子,电影票浪费了也可惜。女孩驾车往义乌吾悦广场去,由于路途堵车,到电影院时电影早已放映。电影院改名影都,装修豪华,真皮沙发座椅比过去的木头椅子坐着舒服。影院不大,没以前电影院大,观众也不多,大多数是年轻人的面孔,虚高的票价早把一些观众堵在门外。我心里嘀咕着只有这一点改变,价格贵了几十倍。这钱花的不值,我已经记不清是什么电影片名,只记得电影里有穷凶极恶的歹徒,有野心勃勃卖弄风骚的时髦女郎。还有警察,有大海,有毒品。一个半小时的电影,没心事细观银幕,满脑子演的是火红的太阳,满面的汗水,廉价的大米,完全没有顾及电影的故事情节。怪不得过去红红火火的县城电影院,如今生存下来的已经寥寥无几了。
记得八十年代,我从浙江来到滇西一个县城。那时电影票三毛一张,热门的票五毛一张。每晚看电影是我们这些年轻人乐趣,售票窗口根本买不到电影票,只有向电影院门口站着票贩子购票,三毛的电影票涨到一元一张。电影院门口人山人海,卖各种小吃的摊子前生意兴隆。电影院,每天播放的电影白天三场,晚上两场。那年月城市最热闹繁华的街市地段是百货公司和电影院门口。年轻男女约会最快乐的事就是同异性看电影增进感情,老年、少年也都喜欢进电影院,廉价的电影票人人都消费得起。
童年时代,夜生活枯燥乏味,看露天电影是最开心的事。听到附近的村放电影消息,老早做好晚饭,吃了饭,捎上手电筒高高兴兴地跟着大人们一起去看电影,不论刮风下雨还是寒天下雪都要去。那时电影只有几部老掉牙的影片,《沙家浜》《红灯记》《平原游击队》《奇袭白虎团》《闪闪的红星》《第八个铜像》等,到哪个村都是这些电影,看了一遍又一遍但人们始终没有消减对电影的热度。
年轻人看电影,为了在电影场上找到心爱的另一半。孩子们看电影就是赶热闹看稀奇。所以电影是什么内容不重要,重要的是热闹气氛。有年冬季,下着大雪,邻村的亲戚早早通知夜晚到他们村看电影,并做好了丰盛的晚饭。那年月,一个小村子一年只放映一两场电影。电影场是最热闹的,村里人早一两天就通知亲朋好友来看电影。有的提前准备饭菜,宰鸡宰鸭招待客人。这一天像过年一样热闹开心。吃过晚饭后,亲戚领我们来到他们村操场,他们早早用椅子板凳占好银幕前面的最佳位置。尽管北风呼啸,雪花纷飞,一点也没减退大家看电影的热情。电影还没有播放,操场上早已人声鼎沸了。儿童们在操场奔跑吵闹,显得异常欢乐。年轻的小伙、姑娘们一对一对窃窃私语。今晚放影南斯拉夫电影《桥》,附近别的村子还没有播放过,今晚来的人特别多。影片是三个村子连片放映,别的村子结束后再轮到我们观看的村子放映。在场的观众一直等候,直到十二点,胶片才送到,观众开始观看电影,电影放了十多分钟,小村长开始发言,今晚他家客人多,杀了只羊,有五桌客人吃饭。他利用放电影时间,讲农业生产,讲防火安全,讲来年的农业规划。他带足酒劲大显才能,在这么多外村人涌入的场合,给自己长脸面。认为讲得时间久更能显示自己才华横溢,唠唠叨叨讲了个把小时。等待电影开演已经凌晨一点多,我已经躺在父亲怀里呼呼大睡,直到电影放完,父亲背我回家也没有一点知觉。
记忆里母亲很少看电影观戏场,用她的话讲,白天忙碌了一天,累得筋疲力尽,晚上睡觉是最好的养身。
时光如梭,岁月悠悠,那种对电影渴望需求的年代已经逝去不复。如今电子产品丰富人们的物质需求,充实人们锦上添花的精神生活。但愿有一天电影票能回归理性,人人都能消费,期待影院再现繁荣。
作者简介:
楼永治,已在国内两百家报刊杂志发表小小说,散文,诗歌,电视剧本,电演剧本。戏剧作品,幽默笑话,故事。一千三百余篇、首,出版小小说集《真的好想你》《一米高的母爱》《月亮出来亮汪汪》闪小说集《一枚鸡蛋的恋情》《都市女孩泪》(剧本作品集),作品多次获奖,选入多种选集。系浙江金华市东阳市作协会员。
第八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征稿
投稿邮箱:
furongguowenhui@163.com
投稿作品必须原创首发,拒绝一稿多投,所有原创作品都将受到原创保护。
《品诗》公众号:readpoems520
所有的来稿,我们都会认真审阅,入选作品会择优在《品诗》公众号上发表,并有机会入选《芙蓉国文汇》一书。没有选中的稿件,我们也会及时回复,不要气馁,欢迎再次投稿。
征稿要求:
题材和体裁不限,一切以作品说话,发掘新人,鼓励创新。请投稿之前仔细核对错字和标点符号,否则一概不予入选。
投稿格式:
邮件标题:第八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姓名+作品名。邮件内附上作品、姓名、电话、通讯地址、邮箱、100字以内的个人简介。
诗歌5首以内,总行150以内,组诗100行以内(旧体诗词5首以内)。
散文2篇以内
微小说3000字以内
可以任投一种体裁或多种
奖项评定:
小说、散文、诗歌奖分设一、二、三等奖,优秀奖若干名,另设人气奖10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