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雅俗共赏
醒秋一
夜晚在阳台上,抬头看见了月亮,重庆这边的月亮总是静静的放在那里,旁边也没有一颗星星,细细看去确实光亮的上边有一副图案,于是舍友们打开了手机的灯光,为它慢慢的镶上了点点的亮,不一会儿黑色的面板不显单调。
我静静的站着,眼睛从近往远处拉去,直到看见漆黑色厚重的弯弯的山尖,我的眼睛止住了脚步,它已无法穿越山,这深黑的夜。然后我轻松下来去思考,只有月亮,那么星星哪儿去了呢?远处的几盏灯休息了,我想,我找到了星星,每个楼层间,路旁,操场,都有它们的身影,它们奋力撑起了黑夜,来接晚归的人。这时,我又不由朝月亮看去,想来,周围应该有“月明如水浸楼台”之景,此时却不见,那是为何?难道你也生气了,怪罪没有一颗星星留下与你作伴?
斗胆一问?我可否?你可知我在此时已静静陪你一时了。
何止是我,那未眠的人,未眠的飞物,未眠的鱼兽,甚至可喜的鼠物,还有嗡嗡嗡正飞的萤火虫,他们是喜,是悲,是伤,是感,也无关他物。我朝你看着,怎感觉有些模糊,害羞了呢,我看你也是一位艺术大师啊,夜色像被人撞倒的一坛墨水浸透了一切,只有这轮发光的圆月像是被人放在了那里。细看,好似也未躲掉墨水的侵蚀,但又好像是故意的,你故意沾染了少许的浓墨,我看着美极了,漆黑的夜搭配你的光亮在有少许的浓墨,无不尽显高贵,又或清冷,洒脱,随意……之美。未眠的一切,你些许还未发现你那随意的手法,在我看来就如精雕细琢的碧玉,随意中显示着独特,悲,喜,感,伤,因无关他物何必在悲,在感,在伤呢?
不如,先放下悲,感,伤,与我一同坐下来,吹一吹这凉凉的风,赏一赏心中的圆月。
我看见了,你们的眼被月亮占住了,似乎你们的心也被月亮牵着,不肯错过。想来作诗一首:
都知月下便思君,
忘了凉风来送信。
问汝可知字中意,
冷风入怀忆红颜。
不知此时你是否如此,可能你在想:最是我管闲事吧。“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何必如此感伤,可知“举杯消愁愁更愁”啊!
近处与远处的灯慢慢都睡了,还想在看看你这轮圆月,不曾想你也跟害羞的小女孩一样,一看见我就往远处躲去。这时,只有风还在撩动我眉间的散发,转眼间我的眉头一下子就舒展了。
作者简介:
醒秋一,甘肃陇南市人,热爱文学、喜爱写作。文章曾入围第七届“芙蓉杯”文学大赛并入选《芙蓉国文汇》,入围第四届“相约七夕”全国爱情文学大赛,入围首届孔子杯中国文学大赛并入选《中国诗歌百佳精英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