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高士隐居处
文/老骥
高人方外志
独处鸟为群
井灶春生竹
屋梁朝宿雲
把盃常赏菊
对月每临文
足迹绝尘宇
声名天下闻
忆昔过岱巨洋
文/老骥
遥望香篷里
依稀有数家
淡雲笼岛斗
微雨过东沙
白鸟分犹合
苍山远且斜
故乡何处在
渺渺杳无涯
夏 日 山 居
文/老骥
淡泊半山居
悠悠夏昼長
白雲时伴读
青鸟每临窗
日落虫声细
风来枫叶凉
邻家门喜近
偶坐话农桑
东 楼 遐 思
文/老骥
暮山含黛日迟迟
正是东楼独坐时
天外无雲带远鸟
心中有念即成诗
扁舟烟树久零落
明月秋风又相思
自信知音随处在
不羞华髮照清池
受 魚 记
文/老骥
夫昨晡,吾过北山,见黄沙道中一漁妇与其子担一桶而过;桶中多魚虾,乃其赴市往卖者也。渔妇见吾,自桶中取二魚馈吾曰:“此吾儿所渔也,昔吾儿蒙先生教诲指点,故特赠先生,以示敬耳。”吾愕然。一以年已悠远,其儿已为壮夫,二以吾近视尤甚;竟不认其子与其母为何人也!但见二魚肥而大,目犹闪闪而动。乃曰:“今方三月,魚已肥如此;至四月半,魚不知更何肥而多也!”其妇曰:“四月魚虽肥而多,然休渔矣,吾儿不得捕之。其上之人布其法,亦未尝知渔人之所习,可叹也。”言讫,母子匆匆而去。
嗟夫!忆吾生平,虽饱读经史,然不得位於世;亦有何力加乎人邪?万事但以诚笃待之而无愧於心耳。至於或有些许善意嘉举果施与人者,吾亦早忘之。安知世上竟有记之者,以至今日而献吾魚也。乌乎!昔之鲁君闻孔子诞儿,乃馈之以鲤;为感君恩,孔子乃名其儿为孔鲤。而吾虽不知馈吾魚者为谁,然不能无谢意也;故特作《受魚记》以答之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