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气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断四时春。
本就“花枝不断”的春城,在每年的“五一”劳动节前后,应时而开的蓝花楹,仍在为她锦上添花。

春城的蓝花楹,花开多处,数城北教场中路的最多、最有名、最灿烂、最勾魂!550多株蓝花楹,顺小街两边蜿蜒。花开时节,恰逢春城旱季末尾,几乎天天都晴空万里。偶尔会飘来一阵太阳雨,俄顷,雨过天晴,彩虹飞跨。作者徜徉在人行道上,仰头看花,但见:阳光,闪闪烁烁从花间泄过;花朵,影影绰绰在头上婀娜。花上着光,光里有花。空中花开热烈,街边观者热情。微风吹来,花瓣缤纷,人行其中,犹如走进一个蓝紫色的梦幻世界。 
正是它的美轮美奂,昆明市民才万人空巷,前来打卡;远方来客也会留下来,寻寻觅觅而去,流连忘返,乐不思归。
据了解,蓝花楹(拉丁学名:Jacaranda mimosifoliaD. Don)是紫葳科蓝花楹属落叶乔木,树高可达15米。叶对生,小叶椭圆状披针形至椭圆状菱形,花蓝色,直径约18厘米。花萼筒状,蒴果木质,扁卵圆形,花期在每年的“五一”前后。原产南美洲巴西,我国广东、海南、广西、福建、云南等地有引种栽培。

蓝花楹的花语是宁静、深远、忧郁,象征着在绝望中等待爱情。
虽说它的花很美,但围绕着它演绎出来的一段生离死别的爱情故事,却令人伤悲。
《 蓝 花 楹 》
(歌词)
作词/作曲:周金城
男中音:尹 伟
女高音:赵鸿娇
编曲:王永明
录音/混音:昆明艺秋艺术中心
五月的芳菲数你最美,
我在缤纷花雨里陶醉。
女娲补天的彩石,
打磨成你姐妹的耳坠;
美丽彩虹的底色,
点染着你枝头的花蕊。
百花的身世数你最苦,
我在凄美故事里伤悲。
南洋淘金的约定,
注定是你青春的追悔;
他乡带来的嘉木,
已成为你魂灵的伴侣。
蓝花楹啊!蓝花楹!
南行的航船已经北归,
你的花语也写进新的词汇:
花好月圆,鸳鸯戏水,
莺歌燕舞彩云飞。
作词/作曲:周金城,记者、作家、书法家、歌曲作者。祖籍河北景县,贵州遵义桐梓人,现居昆明。曾就读于遵义四中,高考考入贵州大学,投笔从戎到云南西双版纳勐腊边防部队,历任排长、新闻干事等职。边境自卫还击战开打,即作为新华社战地记者,随主力军开赴战场,用"生命之笔"采写的战地新闻,广载各大传媒。撤军归来,一篇"内参",在全国掀起一场声势浩大的宣传教育活动。空军派专机送他到边境作战前调研,为统帅部决策老山战役提供现场一手资料,获高层肯定。立过功,获过奖,被誉为"军中笔杆子"、"传奇战地记者"。出版有《新闻采写实践》、《战地记者的战地日记和文存》等多部著作及《彩云下的欢歌》等歌曲专辑。曾赴北京参与编写《当代中国》(军队卷)。两年时间,三本书成,放弃留京机会,回到春城。因担任过部队文艺宣传队负责人,故与歌曲创作结缘,先后创作歌词、歌曲百余首,屡有获奖。

演唱:尹伟,男中音歌唱家、合唱指挥家,云南艺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民盟中央艺术团理事,中国音乐家协会合唱联盟理事兼网络合唱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云南省学生合唱艺术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云南省合唱协会副理事长。六次获国家级重大声乐比赛等级奖,六次获云南省重大声乐比赛一等奖。获云南文学艺术新人奖、文艺贡献奖、优秀合唱指挥奖、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广播节目金鹿奖、国家教育部合唱艺术指导奖。经常参加国家、省、市有关部门举办的大型文艺晚会演出。多年来一直与本土词曲作家保持合作,参与录制了大量的云南原创音像制品。在云南艺术学院音乐学院首部原创歌剧《前进!前进进》中成功扮演主角田汉,为繁荣云南音乐做出了积极的努力与贡献。从事声乐教学工作30年,负责的《合唱排练》课程获批国家级及省级一流本科课程,为社会培养了一批歌唱及合唱排练、指挥人才。

演唱:赵鸿娇,白族女高音歌唱家,国家二级演员。1998年从临沧市凤庆县考入云南艺术学院附属艺术学校,师从尹伟教授。2001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师从孟锦慧教授。2006年毕业到西藏军区政治部文工团,担任独唱演员。荣获第六届中国西部民歌大赛金奖;第九届全军文艺会演一等奖并荣立二等功;天下酒歌云县唱全国大奖赛一等奖等多个奖项。常年深入边防、基层进行慰问演出。受邀参加中央电视台CCTV-3文艺频道、CCTV-7军事频道、云南电视台、西藏电视台(藏历年)新年等大型文艺活动的录制、播出。演唱录制了《我家在凤庆》、《寻茶》等歌曲。2021年10月,被命名授牌临沧市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百名大师”。
编辑/歌词插图摄影:艾宗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