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清头条】总第215期。运河名城,山东临清。江山如此多娇,运河浪花真好,每篇文章阐述一个道理,每首诗歌突出一个主题。怡情益智,启迪人生。请大家分享。

中华优秀少儿故事之31
少年黄遵宪 人小志气大
韩积蕊编辑

黄遵宪,字公度,1848年生于广东嘉应州(今梅县)。近代政治家、清末维新派、爱国诗人。祖父黄际升,是一位开明的士绅。父亲黄鸿藻举人出身,由户部主事调任知府。任职期间,办农桑,修书院,教养兼施,政声卓著。父亲的思想品质对黄遵宪自然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不过,在黄遵宪童年的生活中,给他更大影响的是其曾祖母李氏。曾祖母李氏德高望重,是大家庭里的中心人物。还在黄遵宪呀呀学语的时候,李氏就教他唱儿歌:“月光光,秀才郎,骑白马,过莲塘。”后来,李氏又教他唱山歌,背诵《千家诗》。在李氏的影响下,黄遵宪自幼就受到了文学的熏陶。9岁时,他父亲中了举人。喜报传来,全家庆贺,李氏兴奋地抚摸着黄遵宪的头说:“这孩子属猴,可比猴子还伶俐,长大后定会比他父亲更有出息。”话语间充满了对小曾孙的厚望。
年少宏图远,人小志气大。黄遵宪10岁开始学写诗。有一天,塾师以唐代大诗人杜甫《望岳》中的名句“一览众山小”为题,让黄遵宪作诗,他思索片刻,提笔写下:天下犹为小,何论眼底山。一个有远大志向的人,站得高,看得远,连整个世界大势都能看得清楚,不会觉得世界太大,更何况那些一目了然的眼底群山呢!这诗句口气很大,出语不凡,意境比杜诗更进一层,使塾师惊异、赞叹不已。
黄遵宪从小聪慧过人,举凡作文吟诗,填词对句,显示他才华过人。一天,黄道宪的祖父横床直份,吸食鸦片,吞云吐雾之后,得意地吟道:龙呵气而成云。
黄遵宪对祖父抽鸦片早就深恶痛绝,而这时见他居然还吟诗作对,陶然自得,更是反感。小小遵宪,思索一下,高声对道:蚕吐丝以自缚。
黄遵宪的祖父听了,顿时面红耳赤,无言相对。他不得不叹服小孙子的才思敏捷,所对下联意味深长。
【感悟】腹有诗书气自华,胸怀文墨行天下。黄遵宪不仅是一位出色的外交活动家,还是一位才华横溢的爱国诗人。黄遵宪主张诗歌应表现新思想、新内容,改革旧形式,要为新事物的发展鸣锣开道。他最早从理论和创作实践上给“诗界革命”开辟道路,被誉为“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近代诗界三杰”之冠。他还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创立嘉应兴学会,自任会长,积极兴办新学堂。晚年不忘吟诗立说。黄遵宪的成长轨迹足以说明良好的家教成就孩子不世之才。
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一个家庭中有读书人,就有兴旺发达的希望。欲高门第须为善;要好儿孙必读书。爱读书的孩子学不坏,爱读书的孩子惹人爱。家长对知识的浓厚兴趣和执着追求所形成的勤奋好学的家庭氛围,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方法,从而使智力和能力也得到充分发展。构建书香家庭,家庭成员皆喜爱读书,吟诗答对,家长平时以身作则,读好书,做好人,孩子有知识、有文化、有品德、有修养,日后长大成人,定会有所成就。


【作者简介】
韩积蕊,笔名寒冰,山东临清人。民盟盟员、中学退休教师。山东省作协会员、山东省“五老”志愿者,聊城市老教师宣讲团成员,京杭书院讲师团成员、临清市关工委传统文化宣讲团成员、市宣传部理论讲堂宣讲人,市老年大学古典文学讲师,《都市头条》文学平台主编。编撰六部书稿,出版三部。著书立说搞讲座,发挥余热做公益。

【运河浪花】
~~~~~~~~
纵情笔墨 愉悦自我
~~~~~~~~
特邀顾问:冯喆
文史顾问:文博 鸿涛
总编:运河浪花
主编:寒冰
美编:玉玲
校对:凌云
编审:冰凌斋主人
编委:立诚 圣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