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年文学家》杂志2023年7月中(总第836期)作品
江淮地区的老百姓心中一直有一个“泗洲”情结,抹不掉、化不开。
泗洲曾经是一座闻名遐迩的古城与富庶之乡,商贾云集、良田沃野 、物产丰富。1679年,无情的洪泽湖水将其淹没…然而,洪泽湖畔的父老乡亲,世世代代没有忘记过泗洲,在他们的心中,依然做着美丽的泗洲梦……
我一直在梦中寻找“泗洲”,想看一看“泗洲”究竟有多美丽与神奇?
天遂人愿,5月20日我有幸参加一个作家采风活动。中巴车从城区出发,经过高架快速路,跨过二河大桥,穿越马头镇,将我们载到淮阴区高堰镇紧靠洪泽湖的一座现代化的农业基地------淮安市泗州农业资源开发中心。“泗州”两字使我眼前一亮,难道我真的穿越到了“泗州”?我要好好地看一看这个“泗州” 究竟是什么样?
我们见到了淮安市泗州农业资源开发中心的总经理张相国。他身板结实,脸庞微黑又泛着红润,深邃的双眼透着坚毅与睿智。他热情地与我们聊了起来,一边走,一边说,说自己的创业历程与感悟,如数家珍地介绍自己的企业。
我们看到,那一片一片的桃树林,一个个正在成长的小桃子,挂满了枝头。有的已经比较大了,如半个拳头大;有的像个葡萄;有的全身青青;有的一侧已经泛红。张总鼓励我们自己体验摘桃子的乐趣。我摘了一个一尝,虽然尚有些涩,但那种属于儿时记忆的桃子独特的酸甜,立即弥漫在口腔,真的好味道!
在这个“新泗洲”里,还看到一片片鱼塘,那里养殖着螃蟹、鱼和各种水产。看到连片的麦田,正值小满节气,那已经从青色向金黄过渡的麦穗,正喜气洋洋地向我们摇曳致意。
那座座小院组成的农家民宿、垂钓中心、湖味餐饮、游船快艇、盐浴健身、停车场等设施和项目,这洪泽湖畔的“新泗洲”已经打造成城里人留连忘返的旅游度假点。
我与张相国聊得气味相投。一是我俩年龄相仿,二是我曾担任过国企厂长,他的经历与感悟,我更有共鸣、更有感触。尤其是我要钦佩他敢于“下海”的勇气、思维开阔的灵气、越挫越勇的锐气。
他原是淮阴县南吴集乡的通讯报道员,有着令人羡慕的岗位。由于违反了计划生育规定,他的人生的道路发生了重大变化,从而开始了创业之旅。
他曾经办过化工厂、饲料厂、养殖场,历经阳光与风雨,让他创业之心更坚强,创业之路更宽广。2003年3月23日,淮安市泗州农业资源开发中心与原赵集镇政府订立《洪泽湖畔资源开发协议》。 20年里,他救活了一个砖瓦厂,确保了百余名村民在厂工作有稳定的收入。
他将一个荒芜的滩地,精耕细作为万亩良田与高效的种植、养殖基地,彻底改变了这土地的面貌。
他为周边几个村的村部改造免费提供砖瓦,他先后铺设8公里水泥路、架设3台变压器、6公里高低压线路。
他为周边20户五保户、困难户慷慨解囊献爱心。
2009年,他响应镇政府提出的做美做优“三产”的号召,启动盐都生态园建设。他开发的设施和项目,已经列入淮阴区重点项目参与考核。
张相国踌躇满志地说:下一步,我们要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在土地再节约利用、改善养殖品种、发展生态旅游建设三个方面着力,为乡村振兴再做新贡献。
他说,我已经是70岁的人了。我依然要奋斗,要在这奋斗的过程中,享受创业的乐趣,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洪泽湖畔的“新泗洲”现在已经如此美丽。假以时日再来寻梦,那一定是让我更为陶醉的重逢… …

首发于《青年文学家》2023年7月中(总第83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