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文学依然神圣”的解读
文′魏增刚
陈忠实老师留下了《白鹿原》等优秀的作品,还留下了两句经典之语,一句是:一个伟大的作家就是一个思想家,一句是:文学依然神圣。
一个伟大的作家就是一个思想家,意思是说:一个伟大的作家可以用作品为普通大众代言,比如鲁迅路遥的作品就可以为普通大众代言。可以说,一个优秀的作家他就是一个思想者。由于他看的多想的多经历的生活多,所以一般说来,他是可以给人民代言的,他是可以用作品渡普罗大众的。鲁迅路遥的作品可以给人们指点迷津,新时代的优秀的作者作家及其作品应该给新时代的人们指点迷津。路遥通过《平凡的世界》给广大的知识青年指出了人生的出路。路遥说,一个人可以无限的强大,但是思想需要寄托。其实我们每时每刻都需要正能量的东西来占据我们的头脑。这些东西,指导着我们的工作方向,指导着我们的生活方向;指导着城里人的思想,也指导着农村人的思想,告诉城里农村人,如何去工作与生活,让城乡人的思想被正能量的东西占领,有积极的追求,有诗与远方。下面我就对“文学依然神圣”作一个小结式的解读。
一,在文学面前人人平等,人人可以喜欢文学作品,也可能写出优秀的文学作品来。
二,优秀的文学作品有颠扑不灭的灵魂(思想)。有人没有灵魂,但古今中外的所有文学作品都有灵魂,这就是文学依然神圣的表现之一。比如拿《红楼梦》来说,如果最后作者写成了贾薛过在了一起,贾未出家,对不起,该书就被毁了。有人说林贾爱情之美压倒了封建社会对他们爱情的摧毁,也可以说贾的出家就是表现之一!作者写了林宁愿死了也不会苟活着!可以说,林贾就没有向生活向封建社会妥协!所以《红》是宝书!比如:知识高于一切,腹有诗书气自华,因此在《人生》中,刘巧珍喜欢知识,喜欢知识青年高加林,但高背叛道德,路遥不答应,一般说,有良心的人不答应,所以后来路遥“让”高栽了跟头;路遥作品中的人物常常敢于如梅花开放于冰雪之中!敢于以孱弱之独身对抗一切的腐朽及黑暗势力!敢于如小小的花朵对抗整个寒冷的冬天!最后冬天终将逝去,春天定会到来!如鲁迅的作品《纪念刘和珍君》《滕野先生》《一件小事》《药》等始终站在了正义的一方,做到了“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所以说文学作品不是胡写哩!一直以来,文学作品中始终存在着任何势力也颠扑不灭的正义之光,这光就文学作品的灵魂。我们从事了文学创作,我们就要以神圣之心去创作,一定要让作品有任何势力也颠扑不灭的正义之光,使作品有灵魂,这样的作品才是文学作品。
三,文学作品可以把过去了的生活勾起,让过去了的时光凝固起来不再流逝。文学作品如相片一样可以定格过去的生活。我的母亲一生只留了一张相片,还是在全家福中,这张相片对我来说十分的宝贵,它让我知道母亲的样子,如果丢失,母亲的样子怎么去寻找?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文学作品可以把鲜活的生活贮藏于文字之中,比如我们打开《平凡的世界》,十七八岁的一群朝气蓬勃激情四射的青年孙少平郝红梅金波田润生田晓霞等就慢慢地从黄原高中向我们走来。人的一生终会走完,但文学作品可以让人不朽。所以广大的文学工作者,一定要抛弃名利之心,本着对广大人民群众负责的态度,忠诚为人民创作,尽力创作,为人民为时代当好书记官,作好记录者,俯首甘为孺子牛!与人民同呼唤共命运!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人民就是作家的母亲!
四,文学艺术是其他艺术的母亲,这是文学依然的表现神圣之一。为什么有些影视剧演员会出名?主要还是有如琼瑶路遥这些大家及其作品在后面“撑腰”。琼瑶路遥及其作品等才是真正的巨人!
五,文学作品可以团结起广大人民群众,成为党与人民群众的纽带,可以作为人民群众在新的的长征中的号角吹鼓手。
六,文学作品具有自我净化的功能。优秀的文学作品与孬的文学作品的斗争是永远的,优秀的文学人与文学败类的斗争是永远的。最后经过时间巨人的淘汰,优秀的文学作品文学人会挺立于文学的历史长廊,而文学败类孬的作品消声匿迹。我们到一个书店图书馆,什么书最畅销?什么书读者多?除了孩子的辅导书外,恐怕要算文学作品了。就是说“文学依然神圣”,优秀的文学作品会永远的复活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之中,不会消逝,会永垂不朽!而作品的永垂不朽,使得作者也会名垂千古的。这也是千百年来文学人前赴后继孜孜不倦地追求文学的一个理由。
七,铁老师说,文学是一件与人为善的事情,这实际上也是文学依然神圣的表现之一。任何人入了文学的殿堂,请一定要记住,要用文学造福一方,而不是用文学去炫耀,去打压,去欺负一方!入了文学的殿堂,便附着了沐浴了文学之神圣之光芒,应该走向高尚走向高贵走向平凡。
八,文学作品必须唤起人们对生活的热爱。路遥在《平凡的世界》中说过,如果我们都是庄子的话,那么社会上将会涌现出许多的自命不凡的家伙。他实际上告诉我们,我们是平凡的世界里的平凡的一员,既然如此,我们就要无条件地热爱这个平凡的世界,并且热爱烟火人生。就是说,我们投身平凡的生活,这是有意义的,是充实的,是有乐趣的。我以前说过,我们要对工作有一种虔诚的信仰,实际上对于平凡的生活本身,也应该作为我们的一种信仰。换句话说,如果某一天,我们真正地对工作和生活失去了信仰失去了乐趣的话,那么,我们就干等着让风把我们吹向太空去了。实际上,这都是告诉我们,任何人的一生都是有意义的一生,都是无比宝贵无比神圣的一生!都是应该珍惜的一生!都是多少亿万年才出现的一生!一个人最终会走向毁灭,如果他有价值的活了一生,那么他就是在这个伟大的星球之上发过光的人,将永远被这个世界铭记,并将永垂,并会不朽!
最后,文学可以作为一种信仰。我希望我们每一个文学人都要好好地体会一下陈老师的“文学依然神圣”这句话。树立起文学的自信来。任何艺术都高于生活,文学也是如此。怎么理解高于生活?陈老师给出了答案:文学依然神圣!就是说文学艺术它就是高雅的高贵艺术!也可以说,文学人是高贵的高雅的!文学作品与文学人高贵到了什么程度?高贵到了神圣的程度!这神圣也是需要众人仰望的,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这与文学作品值多少钱,与文学人从事哪种职业没有任何关系。所以每个文学人要认真地负责地对待文学创作文学创造,并担起救赎人的灵魂,担当起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神圣角色,做到“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来!大的方面来说,太空是个黑洞,人终于一死,但是人类之树常青,文学依然神圣!

作者简介:魏增刚,男,49岁,毕业于西安乡镇企业大学市场营销专业。爱好文学,一直笔耕不辍,出版随笔散文《脚印》一书。在《陕西工人报》《商洛日报》《长安》《作家故事》《作家摇篮》《扶风百姓网》《扶风微传媒》《炎帝故里论坛》《于都诗词》《乡土蓝田》《吉瑞墨香文化传媒》《城市头条》《西府文学》《新新文学》《岚山诗话》《商洛作家》等十余家报刊杂志网络平台发表诗歌散文1000余篇。最喜欢路遥鲁迅的作品。西安市电视剧文学村村民,西安市未央区作家协会会员,西安市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