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人物传记随感录1454
罗隐
罗隐(833年2月16日—910年1月26日),原名罗横,字昭谏,杭州新城(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新登镇)人。唐代文学家。
从大中十三年(859年)底,进入京师,十多次进士试,全部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改名罗隐,隐居于九华山。光启三年(887年),归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人称罗给事。后梁开平三年十二月(910年1月),去世,时年七十八。著有《谗书》及《两同书》等,前者对当时社会进行的揭露和批判相当深刻,有很强的战斗性;后者提出“仁政”,力图提炼出一套供天下人使用的“太平匡济术”。诗集有《甲乙集》,颇有讽刺现实之作,多用口语,于民间流传颇广。

读罗隐
- -兼读《诗人与妓女重逢,写下一首诗,后两句凄凉心酸,说透剩男剩女苦楚》有感
一为才子一乃名妓,1再度重逢各表心迹。
才子一生热衷科考,屡屡赶考终不及第。2
名妓青楼阅人无数,但未从良无一中意。
他乡相遇故知互怜,一诗道破命运玄机。3
注:1.才子即罗隐,名妓即云英。
2.成年后的罗隐到京师,参加进士考试,七年都没有考上。后来,又陆陆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依然落第,史称“十上不第”。

3.才子罗隐在12年后遇到云英,知其仍未嫁人,自己也仍未考取功名,十分伤感,惺惺相惜,于是就写下了这首《赠妓云英》诗:钟陵醉别十余春,重见云英掌上身。我未成名卿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

叹罗隐
翻开历史一看也奇,多少才子科考不第。1
不是才华不如他人,只缘考题有所偏离。
人生能够成功与否,一半在天一半在己。
只要真是饱读诗书,功名不建诗书留世。
注:1.历史上科考未中的才子还有李白 、杜甫 、孟浩然 、柳永、曹雪芹 、胡雪岩、李渔、顾炎武、金圣叹、黄宗羲、吴敬梓、蒲松龄、洪秀全、黄巢、洪升、左宗棠、袁世凯等人。

作者简介:
陈宝田,笔名龙山石,男,1949年2月出生,山东肥城人,中共党员,中学教师,自幼酷爱诗词、书法,毕业于泰安师范专科学校。一生热爱文学,尤其喜欢诗歌创作,有作品见诸报端。自2009年上网以来,共创作散文100多篇,诗歌5000余首,《读人物传记随感录》1611人。作品先后在都市头条、中国诗歌网、中华诗词学会网、中国作家网等各大平台发表,并在都市头条平台创建《华夏文学》编辑部,任主编。现为中国诗歌网、中国作家网会员、首届感动中国文化人物得奖主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