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江仙.夏趣 徐长华 白羽飘烟擎雨,红妆拂水扬芬。垂阴高柳费精神,趣幽邀璧彩,香远聚云根。 买醉提壶清梦,争游携手撷云。青烟袅处暗消魂。馨香悠欲绝,不忍作归人。 莺啼序·游雪域高原歌新西藏(新韵) ——纪念西藏和平解放七十二周年 庄来喜(大庆) 登机飞离哈市,梦、终于如愿。成都落、转乘航班,往拉萨赏空艳。穿云朵、隔窗觅景,银光普照冰山灿。谢、哈达迎客,莺歌燕舞旗展。 苦尽甜来,七十二载,贺、天天巨变。恨残暴、牛马非如,稍萌抗议遭砍。逮牢押、无端审讯,棍拷打、酷刑无断。获重生,百万农奴,翻身实干。 游人庆贺,舞墨挥毫,绘画配诗赞。沿路美、公主柳茂,朗朗书声,志士频出,李桃争艳。资源蕴厚,物销通畅,家中点鼠标交易,跨山河、天路冰川探。桥梁若网,皑皑雪域巅峰,罕见热能发电。 气候恶劣,土地贫脊,助、藏民改善。党关切、动员内地,鼎力支援,科技兴农,小康共建。龙盘虎踞,妖魔惊恐,铲除黑手伸西藏,客如潮、四海游宫殿。春风沐浴高原,地覆天翻,世人感叹! 【仙吕·一半儿】人与人 陈廷玲 为人处世事非清,谁是奸邪谁是朋。聚散离合缘字明。友相逢,一半儿交心一半儿诚。 摸鱼儿•癸卯仲夏老友游龙湖公园 纪建淮 树成萌、绿荷摇翠,莲花香满庭苑。腾烟炎气龙湖瑞,蝉唱树梢声远。环埂堰,观美景,亭阁幽静天轮转。风光无限。岸柳碧纱挥,幽篁夹路,仲夏友人唤。青松立,笑语欢声两岸。花裙飞舞蜂转。楚天极目当年谊,浪漫斜阳林灿。湖水坦,话当下,鹭飞莺舞心涛卷。韶华去缓,祈愿故乡馨,家园共守,歌盛世淮畔。 鹧鸪天·秋色 朱明秀 浅绘三秋硕果鲜,与君共赏鹧鸪天。田园织锦清香漫,篱畔黄花霜染颜。 风飒飒,雨绵绵,荻花枫叶舞翩跹。飘香丹桂抒金色,寒菊峥嵘绣大千。 减字木兰花.七夕遐想 程 光 星河月午,玉露金风邀伴舞。飞鹊游廊,喜引仙人捧桂香。 乱云炎雾,悔是耆年疏舛误。只羡牛郎,倒是天堂无遗蝗。
 
致某人 作者/田 珍(陕西) 蝉鸣声嘶力竭 阳光依旧火辣辣的 早晚溜达的风稍纵即逝 凉爽还只是预期 这世上,其实没有人 能获得真正想要的生活 失望,失意在所难免 煎熬与挣扎自己身心体会 扛不住的时候 就想有个肩膀靠一下  写给秋天 作者/王殿方 一笺浅言 成就不了醉美诗篇 记述一段时光 在心灵祈盼 在季节里吟咏 在秋日畅想 看倦了落花流水 记忆也似乎变的发黄 走过熟悉街巷 几遇音容 还是梦中的模样 只是多了岁月苍桑 午后飘零的星雨 淹没了野原的丘 风声似雨 倾诉着流年离忧 

老骥伏枥新咏 魏传良 顾我自怜强作欢,失群饮恨泪偷弹。 眼花耳背体康健,影隻形单心地宽。 唱和枫林伴友舞,从游硖石乐忘餐。 如烟往事难回首,颐养鲐年容膝安。 注:失群,指丧妻。 秋日访友 孙守英 夏去秋来惬意生,好朋如约喜相迎。 清淮两岸风帆影,平野孤村沙鸟声。 苑里花前谈往事,池边树下诉真情。 时光只恨随流快,友谊长存不可倾。 恭贺魏传良老师《洗尘轩吟草续集》付梓(通韵) 陈良传 承平盛世健康身,赤子情怀大爱真。 明月清风相与伴,八山淮水任由亲。 红尘志气途奔马,妙笔阳光诗写春。 松柏葱葱仙鹤舞,生涯不老好精神。 秋 吟 程海潮 秋来早晚凉,漫步小莲塘。 目举参差绿,风吹旖旎香。 池中鱼戏水,岸上鸟鸣杨。 美景撩人醉,花间看落阳。 水浒一百单八将七律诗组之六 天雄星 豹子头 林冲 孙登先 侠情仗义乃林冲,蹈海辞金最朴忠。 白虎堂中藏暗计,野猪林里识英雄。 艺高常被小人算,妻美频遭恶势攻。 博大胸怀容四海,声名赫赫显威风。 咏 荷 张雨生 挺胸昂首随风舞,叶叶葱葱如伞圆。 雨击翠盘音乐悦,月摇浮影画屏妍。 蜻蜓点水情真切,蝴蝶亲花自若然。 身出污泥而不染,世人无有莫欣莲。  难得糊涂 赵建军 蜀山脚下一诗徒,半盏清茶伴自娱。 且抒痴情挥素笔,人生正道是糊涂。 同学情 于 军 时光荏苒酒依然,岁月留痕脸纳川。 都说人情如水淡,同窗友谊一生缘。 为魏传良先生《洗尘轩吟草续集》付梓 缪保龙 魏老诗田不惙耕,填词作赋誉煤城。 传承国粹篇篇讲,翻阅期刊字字评。 处事谦和泊权利,为人淳朴淡声名。 一生执着胸襟阔,笑傲骚坛自在卿。 初秋抒情 陈开廉 人生似梦几多秋,携片浮云作远游。 胸纳千山寻野趣,情牵四海放轻舟。 半山园果垂枝熟,满畈粳禾结子稠。 欲趁夕阳重展翘,光阴怎忍再空流。 暑伏吟 杨东市 暑伏收威爽气多,鸥飞水面景相和。 谁家藕叶飘诗画,几处天光照碧波。 树上蝉声鸣不够,眉前草色慢消磨。 炊烟又见情依旧,涌入心头想唱歌。 秋 李连富 渐行渐远夏离开,簌簌桂香扑面来。 一叶秋黄随意捡,几分苦涩自心回。 有歌岁月千般好,无梦人生百种哀。 总为铜钱腰累断,浑然忘却菊花台。

绝句两首 连国民 童年泉河 野鸭嬉戏鹭鸶静,唱晚渔舟夕照红。 踏月顽童临水岸,欢声笑语伴鸣虫。 思 念(新韵) 推窗望月月儿圆,思念如潮漫故园。 遥想当年多少伴,几人相聚叙前缘。 用陈老师农村生活诗韵 (忆土改分田地) 方敬堂 童年土改梦中华,分地打桩日夕斜。 瓦屋回归穷佃户,桑田献给万民家, 吾邦画线夯标尺,她捧磁杯敬早茶。 喜地欢天民作主,丰盈肉蛋米龙虾。 遐思两首 孫國崑 ( 一) 耆翁家舍独苍生,每日花香伴我行。 闲憇遐思唐宋曲,心灵人爽享隆平。 ( 二) 光阴荏苒日如梭,岁月催人褶皱多。 富贵贫穷都看淡,健康耄耋著诗歌。 夏游焦岗水乡 胡云兴 霞染清波百里芳,浮萍苇护好风光。 千枝翠叶连天碧,万朵红花散藕香。 快艇穿梭添惬意,游船來往赏荷塘。 一湖嫩蕊撩人醉,夏日娇荷美水乡。 新 荷 李文庆 蛙鼓池塘昨夜鸣,新荷点水破三更。 游丝玉管八分瘦,无字鸿书半卷轻。 碧晕摇风眉始展,红妆擎露貌初惊。 休言日后莲心苦,尚忆泥中雪藕情。 立 秋 彭 亮 三伏暑热势趋微,知了依然自许吹。 草木先觉时令变,红黄秋叶日新辉。  咏 荷 朱多喜 翠绿青圆凝碧烟,粉红黄蕊玉姿妍。 浊污难浸尔心性,君品独高谁比肩。 绝句两首 李富华 立秋 秋风阵阵送清凉,树上蝉鸣落叶黄。 绿伞铺开红蕊俏,枫林野菊稻花香。 咏荷 芙蓉夏季满塘开,裹绿新妆引蝶来。 娇媚含羞泥不染,婷婷玉立粉红腮。 恭贺魏传良先生《洗尘轩吟草续集》付梓 胡焕亮 鲐背之年仍矍铄,诗文茶酒誉淮城。 填词酌韵三更夜,交友扶朋四海情。 治学谨严常自律,待人诚恳竞宽宏。 骚坛宿秀名符实,古邑州来树楷英。 贺魏传良老师《洗尘轩吟草》续集付梓(通韵) 苏林生 参透炎凉私欲无,愿将词赋释秋孤。 屏前吟咏千篇韵,腹内珍藏万卷书。 笑对夕阳圆夙梦,欣抒彩笔绘宏图。 尊师耄寿雄风在,酒胆诗心伴玉壶。 步和英武兄绝句二首 潘家凯 《寄友》 隆冬抗疫莫忧伤,翘盼新春待暖阳。 苦熬三载终过坎,挥毫潇洒墨飘香。 《秋日寄语》 云淡天高接上秋,低吟浅唱享安柔。 淮山淝水两相望,一点灵犀随电邮。 《闲吟二章》·步和李家勋老师 尹本菊 渔 家 淮河两岸富渔家,春夏秋冬戏水花。 帆影摇风橹荡月,阮郎归里赏烟霞。 村 姑 草铺油绿到农家,碧桃含露映晴霞。 美酒飘香融春色,玉容粉白赛梨花。 

跑 武 斗 反 作 者/李 佳 桂 父母亲曾说,当年日本鬼子侵略中国时,一听到烧杀抢掠的“鬼子”要进村了,手无寸铁的老百姓只好纷纷携老拖幼辗转躲藏。百姓们把这叫作“跑鬼子反”。后来查辞书,也发现有“跑反”这一条,解释是旧时躲避战乱而逃往别处的行为。 不料,在六十年代那场大动乱中,在我们这座著名的煤城,“跑反”一词也出现了,不过成了“跑武斗反”。那是1967年的夏天,造反派们在响彻云霄的“革命不是请客吃饭”口号声中,一夜之间,将“文斗”变成了“武斗”。淮河还在千年不息的汩汩流淌着,然而,淮河岸边的这个城市却时时枪声大作,打破了往日的平静。于是,不愿作枪子下冤死鬼的百姓们,便悄悄地开始了一场“跑武斗反”运动,利用种种方式,将妇女、老人和小孩转移到乡下偏远地方。那时节,常常会看到,在派仗枪战间隙,或黑天月小的夜晚,会出现一簇簇逃荒似的人群,大家神色慌张,跌跌撞撞赶着路。 那年,我16岁,在淮南六中上学,好像被一股洪流裹挟着,稀里糊涂就成了革命群众组织的一员——红卫兵小将!而正当我在学校斗志昂扬地闹革命时,作为一个小小的铁路养路工区“当权派”的父亲,却正在接受无情的“批斗”,遭受皮肉之苦和精神折磨。父母亲在整日的提心吊胆中,生怕我上下学路上被流弹打死,硬让我加入到“跑武斗反”的队伍,要把我送到乡下去。起先,我搞死不干,甚至对那枪战区“砰砰叭叭”的枪声,还怀有一种好奇与想往!可是,有一天,当我背着父母,恭恭敬敬戴好“红卫兵”袖章,由家返校、走近望峰岗一个交道口时,冒不通地有人朝我吼过来一噪子:“喂,那小孩!快滚回去,这里封锁了!”我猛一抬头,好家伙,两挺乌黑锃亮的机关枪就支在不远处。真是叶公好龙哪!当真枪实弹摆在我这个自以为是的“革命小将”、却被人家喚作“小孩”的面前时,我确实打悚了。一口气跑回了家,革命毅志再也坚强不起来来了。没过几天,便乖乖的随着姑姑、姑夫与小表弟开始了“跑武斗反”。 我们要去的五河县农村是姑父的老家。据姑父讲,搁在以前,只需要乘汽车两小时到蚌埠市,再在淮河里乘三小时的船就到了。可是,那时节,公路上除了呼呼啦啦、来来往往拉荷枪实弹的武斗战士的大卡車外,根本见不到公共汽车。因此,姑夫决定带我们步行七八十里路,绕道水家湖,再乘火车去蚌埠。于是,我们一行四人,在探知当天无“战事”的一个清晨,如同惊弓之鸟,踏上了“跑武斗反”之路。 步行七八十里地,对于身强力壮的矿工姑夫来讲,似乎不在话下,然而,对于身单力薄的姑姑、从未长途跋涉出过远门的我,不啻是一次两万五千里长征了!更何况还有个只有五岁多一点的小表弟呢!正值八月酷暑,毒日头一大早出来就似乎要把人烤的冒油。太阳早已三杆子高了,我们才好不容易挪出个十几里。虽然总算逃出城区是非之地,来到郊区,但是,大家都已经精疲力尽,而与姑夫出门前的计划却相差十万八千里。正急的不知如何是好时,一老一小两个农民好像急人所急似的,拉着驾子车凑过来拉生意——这是交通中断、“跑武斗反”大兴时期,市郊出现的一种饱含着农民狡黠、智慧与勇敢的一种崭新的生意。虽说常能救人于危难,但要价却是十分嚇人!去水家湖剩下的路,非要每人给十块钱,否则,不拉!四十块钱拿到现在,也许都不算个钱。可那时,这可一笔“大钱”!再说了,姑夫出门时,口袋里也只装了五十块钱,前边的路还那样漫长,且顺利与否未卜。盘算再三,结果,是用二十块钱让我带着小表弟和行李坐上了“战时”的特别交通工具:驾子车。姑夫则搀扶着一瘸一拐的姑姑抄小路,约好在水家湖火车站前一个铁路道口与我们会合。 太阳越爬越高,也越来越烤人。路边稀疏的稻秧,绿还在绿着,却变的那样无精打采,垂头丧气。没有一丝丝风,周围的空气都变成了紫色,整个人好像置身于煱炉房里。 我刚坐上驾子车后产生的一阵轻松,很快便没有了。望着前边两个粗壮的身影,我突然有点害怕起来:他们半路上会不会抢走行李把我和小表弟扔下?遇上打派仗怎么办?以至被拉到一段前不着村后不挨店、十分空旷的地段时,随着车轮发出的沙沙沙的声音,我恐惧的心几乎跳到了嗓子眼了。被晒的满脸、满头大汗的小表弟,因是不见了父母,一路上总是哭闹个不停,弄的我六神无主。而此时,又吵着喝水。天哪!这鬼地方让我去哪给你弄水喝呀?我嗓子眼其实也早冒烟了呢!实在没法子,只好领着小表弟趴在稻田埂上,先是掬水把他头脸汗水洗了,然后捧起那浑浊而又臭哄哄的秧田水喝了个夠。到了下午,小表弟又吵着饿,可是这一路上根本就不见有卖东西的。分手时,姑夫给的两块钱攥的冒水,楞是花不出去,只好又哄小表弟:“咱多喝点水就不饿了”。于是,一次又一次地扑向稻田…… 这样走走停停,直到天都快黑了,才终于见到早已望眼欲穿的姑姑和姑夫。姑姑虽然累的瘫卧在一个路坡上,可一见到我们,一咕噜爬起来,简直就像是与谁争夺似的,一把抱过小表弟,呜呜地大哭起来。而我与他们虽说也只分手几个小时,此时,却好似生死相见,不知是欣喜、是后怕、是委屈,眼泪水止不住地哗哗流个不停! 可是,万万想不到,我们的“跑武斗反”这才刚刚开始…… 当三天以后,我们终于赶到五河县姑夫老家的村子,可以放心大胆睡觉时,我却尽做恶梦——这确实是那个年代的一场恶梦。这恶梦至今还深深烙印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 (2023年8月9日修订于合肥“止水堂”)  斑鸠的今天 作者/李国富 一次我从上海回故乡淮南,看望一位久违的老同学。他因为早恋而高中辍学,与女友回乡种田多年。老远就看到他家的高楼院落被碧绿的水稻和果树围绕着,附近还有一片竹林。 刚走近院门外,就是一阵狗叫。主人闻声出来,看看我,有些惊诧,“你什么时候回来的?人都变胖了,快进家里坐。”我笑道:“你还是原来那个样子啊!”老同学过去偏瘦,现在还是那样子,他妻子倒是比以前胖一些。院子里原来有几棵树,现在都不见了,地面却都铺上了水泥和黄沙,石子制作的混泥土。 突见他家院子里的角落,还有一小片没有铺混泥土的花丛中,有多只斑鸠在网下走动,猛一看还以为是鸽子呢!斑鸠属鸟类的统称,属脊索动物门鸟纲鸽形目,体形较家鸽为小,因而通常被称为鸠(dove),以与鸽子(pigeon)相区别。斑鸠头小;颈细;嘴狭短而弱;翅形狭长,第二枚和第三枚初级飞羽最长;尾相当长,呈凸尾状;跗蹠短而强,趾长而狭,均适于行走奔驰。体羽大都为灰或褐色,无金属光泽;雌雄相似。斑鸠一般在地面觅食,吃大量小型种子。如高粱、麦种、稻谷以及果实等,有时也吃昆虫的幼虫。巢筑在树上,一般高距地面3~7米,用树枝搭成,结构简单。 我是在农村长大的,小时候经常到树林里玩,有时用弹弓打麻雀和其它鸟类,还爬到树上掏鸟窝,所以一眼就能认出是斑鸠。老同学笑了,“这几只斑鸠都是自己来的哦。”我更感诧异。原来老同学家院子里经常晒谷子,刚开始有一只斑鸠过来觅食,主人没有赶它走。接着又来一只,主人也没有赶它们走。天黑了,它们飞走了。隔了几天,这对斑鸠又来老同学家的院子里觅食。主人的妻子很友好的走过去,它们居然不飞,还怡然自得地走来走去。 冷天越来越近,那对斑鸠还是经常来觅食。老同学有了儿子,做了父亲,很高兴。每天早晨,老同学起床后就在院子里撒一点稻谷,那对斑鸠就过来吃稻谷。老同学也希望它们像自己一样,也能繁衍后代啊!天气越来越冷,有时还刮风下雨下雪。老同学夫妻就在花丛里给斑鸠做了一个木板小房子,在木板房子里再铺上干稻草和干麦秸,就这样斑鸠在老同学家里过了冬天。 春暖花开,枝繁叶茂时,这对斑鸠在老同学家院子的花丛里产下了两只蛋!主人给它们又铺了草窝,还设立了隔离网,防止它们受到其它动物伤害。斑鸠白天经常飞出飞进,晚上仍然安居此地。老同学在院子里又喂了一条小狗和部分小鸡。小斑鸠顶破蛋壳,也慢慢会走路了。小狗和小鸡,小斑鸠经常都在院子里晃来晃去,慢慢一起长大。老同学和他的孩子都喜欢这些动物,它们好像都是老同学家的家庭成员,自由自在地在院子里生活,互不干涉。一年一年,斑鸠居然在这里繁衍了多代,但还是不肯离去。 老同学杀鸡款待与我,却不愿伤害一只斑鸠,虽然有不少。老同学说,他家的鸡都在邻居家杀好再拿回来。我明白他为什么这么做,鸡和斑鸠虽不同类,但物以类聚,生命惜惜相怜…… 今年,我又回家乡办事,再去拜望这位老同学,其已经做了爷爷。那些斑鸠有的还在老同学家的院子里走来走去,有的在院子外面的新增加的果树上停留,果树上有一些鸟窝,有的斑鸠就在空中飞来飞去,看到我好像是认识一样,一点也不害怕。斑鸠与我的老同学家人真友好和谐,世代和平相处共同繁衍生生不息……老同学说,这些都离不开乡邻们的支持的。 地球只有一个,需要美好环境保护好地球。地球上不能只有人类,还应该有其他动植物和谐生存。 
璞山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