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勇双全陈太恒 洒血为国垂青史
刘炳义、孙志春、李义民
1942年春,日军为切断中共山东省委(鲁中山区)和清河、胶东抗日根据地的联系,摧毁清河区通往鲁中山区的红色秘密交通线,集中益寿临广四地的日伪军1000余人,“扫荡”中共益寿临广四边抗日根据地。在日伪军的残酷“扫荡”下,四边抗日根据地急剧缩小为东起石家庄西到南下庄,南起赵家营北至吴家庄的狭小地带,被日伪戏称为“一枪能打透的根据地。
为重新打开四边抗日根据地的抗日局面,守护红色秘密交通线的畅通,中共清河区党委决定,撤销益寿县和广饶县,重组中共益寿临广四边县,任命丁亦民为县委书记,陈太恒为公安局长。陈太恒到任后,首先协助县委在石家村重建了中共南寿五区区委,并在石家村东杨家坟和村西甘河边,沿抗日沟设置了两道暗哨,逐渐恢复了红色秘密交通线的畅通。
益寿临广四边县委驻地石家村旧址
1942年7月1日,日寇又集中益寿临广博五县的日伪军5000余人,采用铁壁合围方式,围攻四边抗日根据地首府阳河村,形成了40华里的包围圈。

抗日烽火中的寿光五区区中队
6月30日夜,从寿光方向来的日伪军进至石家村东时,被陈太恒设在杨家坟的暗哨发现,几乎同时,县委也从内线得到情报,这次敌人是集重兵铁壁合围,目标是直指驻寿五区阳河村的中共四边县委。当天,被围在阳河村有县委书记李荆和,县长赵治安,公安局长陈太恒及寿五区队指导员张士欣等大部分县区干部,当时县委能调动的武装力量只有县委警卫班,县公安局政卫队一个排,寿五区队等不足80人的地方武装。
突围在理论上已无可能。
在这生死存亡的时刻,为保存领导骨干和有生力量,智勇双全的陈太恒提出了一个向西虚张声势,掩护县委机关人员伺机向东突围的方案。
7月1日凌晨,突围开始了,县委书记李荆和,县长赵治安在县委警卫班的掩护下,隐蔽在阳河村东的一片春豆地里。
四边县公安局长陈太恒和寿五区队指导员张士欣率公安局政卫队和寿五区队六七十人在阳河村西首先打响,虚张声势,吸引了敌人的注意力。一时,阳河村西枪声大作,喊杀声震天,从寿光方向来的日伪军,误以为四边县委,已经向西突围,没顾得上搜索阳河村东这片春豆地,就像一群疯狗一样,恶狠狠地扑向阳河村。
隐蔽在春豆地里的四边县委,抓住时机,趁天还没亮,悄悄地钻出了鬼子的包围圈,在石家村抗日民兵的接应下,涉过甘河,转移到了石家村西的一片高粱地中,并迅速同隐蔽在石家村的中共南寿五区区委取得联系,石家村民也为县委送来咸菜,窝头,水和煎饼,并担负起了侦查敌情的任务。
是夜,中共四边县委在石家村西这片高粱地中的一座水车房里,召开了中共四边县史上的一次重要的会议“水车房会议”,会议决定,县独立营除留下一个排跟随县委书记李荆和,县长赵治安继续坚持四边抗日根据地的斗争,其余全部撤到清水泊抗日根据地,已暴露县区乡干部全部撤往小清河北抗日根据地,10天内撤走300多人,为1944年四边抗日根据地的恢复,保存了大批干部。
至此,四边抗日根据地被日伪蚕食殆尽,新修敌伪据点26处,沿广(饶)临(淄)边界大挖封锁沟,拼凑建立乡村伪政权,疯狂捕杀我抗日干部和战士家属。四边抗日根据地进入最艰苦阶段。
再说,向西突围的陈太恒,张士欣等人,继续虚张声势向曲屯村方向奋勇突围,此时,日寇“扫荡”已进入收网阶段,到处是枪声,到处是逃难的群众。陈太恒带领政卫队掩护群众突围。战斗中,在曲屯村东两名政卫队战士打光子弹后,拉响手榴弹与敌同归于尽。陈太衡和张士欣等十几位没有突出重围的县区干部,连同两三万逃难群众,被日伪军围困在南起河头村,北至葛口村不到3华里的阳河滩上。在群众的掩护下,陈太恒等人将己打光子弹的枪支沉阳河中,混在了逃难群众中。日伪军在叛徒的带领下用刺刀狼狗威逼群众缴出共产党,八路军,并当众残杀史家庄一个60多岁的老人立威,群众宁死不说,反而将陈太恒,张士欣等人紧紧地围在中间。中午时分,无计可施的日寇,只得威逼群众回家拿工具填平抗日沟,陈太恒,张士欣等被围县区干部在群众的掩护下借机脱险。

阳河战斗遗址
英雄陈太恒用自己的大智大勇完成了一次看似不能完成的任务,四边县被围县区干部除郭春令被叛徒认出遭枪杀外,大部脱险。
相关链接:

潍坊滨海区大家洼街道南陈村村委大院
陈太恒(1920.03-1944.05),原寿光县寿九区南陈村人(今潍坊滨海区大家洼街道南陈村人),寿光县初级中学毕业,乡村教师,1938年在本村入党,1939年奉命走上抗日前线,1940年参加中共清河区党委举办的保卫干部培训班,1942年2月,被任命为中共益寿临广四边县公安局长。日伪军对益寿临广四边抗日根据地“七一”大“扫荡”后,陈太恒调任高青县公安局长。1944年5月,在反“扫荡”中,为保护党的机密文件,掩护通讯员携带文件突围,自己留下只身拒敌,打至剩下最后一发子弹时,面对围上来的敌人,陈太恒以非凡的勇气和决心,举枪自尽,壮烈殉国。
陈太恒烈士墓碑照片
24岁的抗日烈士陈太恒,用热血和生命践行了共产党人舍身为国的初心使命,给后人留下了励志前行的精神力量。
说明:
作者刘炳义系青州市何官镇石家村党支部书记;潍坊滨海区清东红色历史研究中心提供支持。

作者简介
刘炳义青州市何官镇石家庄人,青州市作家协会会员,大专文化,现任石家庄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主任,自幼喜爱文学,酷爱历史,喜欢写小散文,小故事,中共益寿临广四边抗日根据地抗日斗争故事,曾有多部作品在百度,搜狐,都市头条等网络发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