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 蝉
文/老骥
寒舍楼台倚北峰
蝉声切切咽疏桐
清高只饮夜来露
耿介偏鸣秋后风
不俗真堪比雅士
无求亦识是英雄
悲欢荣辱人间事
多少汗颜愧小虫
山 中
文/老骥
山中卧榻近南窗
夜半月明光似霜
几度回头思宿昔
一身将老赋蘭香
圣人作操留佳句
贤士为诗有国殇
生不逢时幽谷叹
吾同先哲共颉颃
秋 夜 偶 成
文/老骥
秋夜三更后
南山灯火微
纤雲河汉度
凉露草虫寒
新意诗难到
故人心易违
茫茫天地外
志趣与谁归
坐 老
文/老骥
坐老人生七十餘
心中浩气未能舒
近来世事已都尽
看去文章犹忆初
岁月浑然忘甲子
行踪飘忽隐演樵
三皇五帝到今日
天下防川总胜如
忆昔游金陵感怀
文/老骥!
几度思登扫叶楼
倥偬旅跡过京州
有朋邀酒留诗句
无士乘风作壮游
燕子矶头尝看月
秦淮河里亦行舟
唯有清凉犹未达
翠微亭上豁吾眸
王 生 传
文/老骥
夫余过西洞坪,而三於一捉蜈蚣者。其姓王,不言名,吾但以王生称之。年可五十餘,目有神,身黑瘦而有劲。三而遇之,乃有缘也。故与之坐谈,因问之曰:“尔幼时,曾读书否?”其答曰:“吾幼顽劣,性木好读书;先生自前门入教,吾自后门而遁矣。”吾乃叹之,又问曰:“家有何人,儿女几岁?”答曰:“父早亡,唯母在堂。吾至今未娶,故无子息。有妹早嫁,唯吾母子相依为命耳!吾不识字,故无世职,但以捉蜈蚣,捕蛇,打魚以奉养吾母。家贫,母又病,吾在家,则亲视起居、汤药及餐飱日用,不敢怠。吾出门,则呼妹侍母,必曰:谨待母,无怠,以慰吾在外悬悬之心也。妹亦不敢违。”言讫,吾巳知其乃孝子也,心窃以敬之。
吾又曰:“捉蜈蚣事易,捕蛇,乃危矣,尔须慎之。”其曰:“无忧,此山中无毒蛇,虽有大者,亦不惧。先掐其七寸,使張口;然后以衣之角塞之,使啮之;而后猛之一拽,蛇之齿皆断。无忧!”吾又问:“归而如蛇何?”曰:“先剖腹,取其胆趁热呑食之,甚补。然后剝皮切肉,肉味甚美,食之可消疹斑,润肌肤。皮晒干,浸酒,饮之可已风湿关节之疾。吾常卖之,得钱而奉母,心甚乐。”
乌乎!王生虽不读书,其侍母之孝,乃纯出天性者也。吾甚感动之,故特为其作传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