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战友诗画情作品选(1)

忆江南.梨花吟(词林正韵)
花带雨,
锦簇绽嬌容。
经雪浴寒鳞骨壮,
洁词悠韵染苍穹。
轻舞夏盈风。
(钦定词谱)单调二十七字,五句三平韵——白居易′
王长海(松原春光记之二)


忆江南.梨花吟(词林正韵)
三春暖,
万物展伸张。
风雨霜寒多磨砺,
芳华盛綻始飘香。
花果荡千扬。
(钦定词谱)单调二十七字,五句三平韵——白居易
张国政唱和王长海(松原春光二)


清平乐.枫叶红(词林正韵)
炽热烂漫,
瞭望山红遍。
枫叶连绵天水灿,
竞相飞旋争炫。
锦绣绿水飘香,
晨雾倒影荡漾。
染透层林河谷,
映托碧彩霞光。
(钦定词谱) 双调四十六字,前段四句四仄韵,后段四句三平韵——李白
张国政读木森摄影作品有感


忆江南.写扇(词林正韵)
春已暮,
夏雨洗青新。
绿海腾波迎酷暑,
画扇风雅降高温。
随墨素心魂。
(钦定词谱)单调二十七字,五句三平韵——白居易
王长海友晨作(写扇)


忆江南.写扇(词林正韵)
初夏近,
热浪袭书君。
画笔丹青图韵展,
折扇摇出砚香魂。
挥墨舞乾坤。
(钦定词谱)单调二十七字,五句三平韵——白居易
张国政唱和王长海晨作(写扇)


七绝.赞扇画(新韵)
折扇翩舞送凉风,
宋赋唐诗藏腹中。
圣女荷花心素雅,
岁轮刻画老翁容。
平起首句押韵,十一庚。
张国政赞王长海友扇画


五绝,赞扇(新韵)
折扇掌上行,
开启吐凉风。
舞动诗词赋,
悠然别样情。
平起首句押韵,十一庚。
马俊友读长海友早课题扇有感


画一把折扇,摇一缕清风,沏一杯淡茶,吟一首美诗。真乃心融天地,荡气回肠!醉了!醉了!醉了!张国政读长海友画扇有感。
折扇摇手中,
古诗口里诵。
清风穿室过,
童心志趣浓。


李旭光读王长海晨作折扇有感:
长海兄今天又有几桢扇面,字与画俱涵清吐翠,卷怀泉林,令人耳目一新;国政哥唱和,亦取清撷寂,尚丹青、崇豪翰,步禅踵道,冰心玉壶!之前长海兄画扇书风,就很有感慨。鲁迅曾参悟魏晋风度与酒。魏晋文人曾言,“松下自有清风”,又有“竹林七贤”之聚。陶公渊明,既有桃花源之鹜,也有“心远地自偏”之自解,可知,炎凉在己,道释在心。非利禄功名之辈可与言。又时值孟夏,医者有冬病夏治之说,大概是说,应该巧借暑热季节,驱逐体内积郁的风寒。故当此暑热瘟蒸,不妨修冰心以消大暑,取温热以驱疫寒;结交游以别孤寂,取淡泊以近林泉:
布衣自少风尘叹,
心远地偏近林泉。
孤松亦有清风在,
且借暑热驱疫寒!
《有感于长海兄作扇面,国政哥唱和》


王长海回复各位战友:
晨星未落,再读旭光,国政,骏兄以扇寄怀。激励,鞭策,文心,雅韵。将扇面融入锦绣,纳进文化。自然清风徐来,益智神清,收获匪浅。在传统文化中,一枚小扇,即是纳凉之物,又是文人性情寄托,也是戏曲舞台上的道具。梅兰芳借金牡丹折扇将杨贵妃之雍容华贵舞的淋漓尽致,仇盛戎凭一把大扇将窦尔墩出神入化。在古典人物画中,绣花团扇衬仕女身份,题诗折扇寓文人雅逸。旭光诗:“素身竹骨喜清风,独爱芳华万木荣。开合岂非穷达志,万壑千山付丹青”将扇之灵魂,风骨,文化蕴涵诠释的出神入化,生意盎然。可谓写扇名篇。时近中秋,凉意渐浓。在收藏小扇时将旭光,国政,骏兄之诗文和浓浓的战友情,兄第意藏之于心。更觉温暖。衷心感谢我亲爱的战友们。秋安!

下图:刘跃华战友书法作品

刘跃华战友书法作品(毛主席诗词,七律.到绍山)
七律.到绍山
别梦依稀咒逝川,
故园三十二年前。
红旗卷起农奴戟,
黑手高悬霸主鞭。
为有牺牲多壮志,
敢教日月换新天。
喜看稻菽千重浪,
遍地英雄下夕烟。

下图:王长海战友画作:大唐书家褚遂良

风霜其操,铁石其心
王长海战友创作《大唐书家褚遂良》随笔:
在大唐书法家中,能与颜真卿的人品、书风、才气相比肩者,恐怕只有褚遂良。《旧唐书》记载“遂良博涉文史,尤工隶书,文友欧阳询甚重之”。“隶书”就是今天的楷书。褚遂良逐步走上政治舞台,成为权利中枢人物,与其擅长书法有密切关系。唐太宗李世民酷爱书法,尤其喜欢王羲之。褚遂良不仅书艺精到还长于鉴定书法。李世民大量求购王羲之作品,而当时能辨其真伪者唯褚遂良耳。传世的王羲之作品目录《右军书目》就是褚遂良主持编纂的。因为书法,遂良和李世民关系日益亲近。
褚遂良作为史官,负责记录皇帝日常起居。李世民说:“我要是做了坏事,你也记录下来吗?”遂良说:“只要是您作的事,都要记录下来”,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杀戮兄弟一直是他的心病总想一窥史书究竟,遂良忠于职守,不予通融。褚遂良最有名的一件事是坚决反对废王皇后改立武则天。唐高宗永徽六年(655)李治拟废后立武则天,召集大臣商议,作为顾命大臣的褚遂良坚决反对,叩头流血,甚至把朝笏扔于地下,高宗大怒,叫人将其架了出去。据说当时武则天在帷幕后偷听,吼道:“何不扑杀此獠!”。褚遂良的政治悲剧由此开始。一贬潭州再贬桂州三贬今越南境内的爱州。到爱州的第二年,遂良含冤去世。直到武则天临终,才遗诏恢复了他的官爵,此时遂良已去世40多年了。 时人评价褚遂良“风霜其操,铁石其心”“一德无二,千古懍然”。遂良最杰出的书法精品是《雁塔圣教序。》张怀瓘评价说:“若瑶台青琐,菅映春林;美人婵娟,似不在罗绮,铅华绰约,欧虞谢之。”《唐人书评》称褚书“字里金生,行间玉潤,法则温雅,美丽多方”。褚体楷书外柔内刚,其点画如钢丝般富于弹性,内蕴巨大的力量;其结构外紧内松,在紧致严格的基础上,即能宽博,又能放纵,在唯美主义的背后,透出他骨鲠之士的坚毅果敢,正所谓“书如其人”。就初唐楷书而言,虞世南过于自由,欧阳询过于严格,所以褚体影响最大。时至今天,甚至超过了欧、颜、柳、赵楷书四大家。
而且就立德、立功、立言这“三不朽”的标准来看,褚遂良当之无愧。我敬重他,将其放在《雁塔圣教序》的作品里。墨色庄严的石碑,一袭白衣的书家从历史的烽烟中走来,仪容庄严肃穆,遥望前方,一手执笔,一手书卷。高格亮节,大家风范,卓尔不群。娟秀的书法和其相映生辉,融为一体。艺术固然是独立的,但中国文化传统中论艺兼顾论人,自然有着更深厚的底蕴,更善良的期许,这就是我为褚遂良造像的动因吧。
2021.10.21日素朴斋

下图:王长海战友画作:大唐书家褚遂良

李旭光读王长海《大唐书家褚遂良》创作随笔:
长海兄褚遂良这一幅造像,与创作随笔,都已达到很高境界,令人不由仰望!尤其是创作随笔。
诚如长海兄所言,古往今来,能流传下来的大书法家,首先,几乎都是官宦。而在当时,官宦,与饱读诗书,有深厚学养;与襟怀四海,有俯视人生的站位,与思考世事的客观立场等都密切相关。
其次,人们喜爱的书法家,多有高贵的人格,王羲之,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苏轼,赵孟頫等,难以备述。而一些奸侫之徒,即便是写一手好字,也寂寂书坛。据说当代书法家沈尹默,学书蔡京,只能偷偷进行。
笫三,古代的书法家,又几乎都诸艺兼修,诗书画俱绝,既是文学家,又是书家、画家。苏轼,赵松雪,文待诏等,概如是。 长海兄的尝试,抑或是创作风格,也体现出这样的特征。此幅造像和欧阳询造像背景的行、楷,都是登堂入室之作,非皮相之功……。
李旭光,2021.10.24于穗。

诗文:集结号老战友
插图:木森、王长海
授权编辑:张国政
2023.8.16日修稿于丹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