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爱更深沉的情(散文)
作者:雷子
“早点睡,别弄太晚了”
她下意识地看了下手机,深夜23点35分。夜色正浓,星星寂静无声,好似他关注的眼晴。
“哦,好的,千里眼啊,一会儿就睡” 她复到。
她感觉心跳了下,一丝甜蜜划过夜空,空气中弥漫一种牵念。这是一种很深沉的信念,让她有一种归宿感和安全感。她长舒一口气,关电脑睡觉,好像刚刚困扰她的问题已经解决了。
尽管她的生活不会有任何改变,日子照旧,依然没有她想要的陪伴。其实她已经学会了孤独,甚至在她自己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早已适应了孤独,并且享受孤独。
她很少社交,除了必要的活动,她说浪费时间。
一位心理学家曾对此种现象这样解说:“...这并不是说大家都没有社交了,而是社交不能满足我们精神上的需求,我们也不太在意社交了。许多人不愿意在社交上花时间,而那些缺乏社会资本的人、未掌握网络社交技能的人,身体不太健康的人,就更加被边缘化。”
她说,社交场合会让她更加孤独,更加不自在。她说她不喜欢自己在社交上那种虚伪的表情,总想快点结束,总想逃离。她说社交上的孤独与一个人独处是两码事。
一个人独处不是真的孤独,社交上的孤独才是真孤独。
一个人独处是与自己相处,与自己对话;可以天马行空,一个人狂欢;可以与心仪的人静静地守望,默默地思念。她说,那种不用掩饰的,百分之百的,穷尽所有倾注的私人空间很美,很醉人,很受用。这番心境,让我相信浪漫和诗意原来在现实中是存在的。丰裕来自内心,而不是外界,只要你自己的精神是开阔的,内心就会有一片繁花似锦的桃花源。
她说与他的这场遇见,抑或爱,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无关婚姻。只是在不对的时间相遇、且爱了。没有任何理由,也没有商量,仅仅是发自内心的爱了。但爱无罪,却不可以任性。
相遇不易,灵魂上同频共振就更难了。
在她心里,早年那场失败的婚姻,以及后来那段无疾而终的情感,始终是一个阴影。她说,之所以说情感而不说爱,是因为后来她认为那些都不真正的爱情。
在她看来,真正的爱情是纯粹的、真诚的,那怕不能在一起。是能够随着岁月不断成长的一种感觉。是付出,是给予,而不是索取,是双方不管发生了什么,都可以发自内心地祝福对方。
当她认为自己不会再有爱情的时候,当她遇到他,让她清楚地感
受到那种心动的时候,她说,有种又活过来的感动。她不敢造次,她太珍惜这种来之不易的感觉了,她不希望被世俗打扰,不想让任何不切实际的念头破坏了这份美好。
她承认爱是自私的,就像“爱吃醋”一样,也常觉着这种酸味儿。她说这是爱的滋味儿,但不是破坏现状的理由,更不是伤害她人的借口。如果是,那不是爱的本质,至少不是她所要的。
她说,只想给爱一份纯粹,温暖时光,除此以外,别无所求。
她说“存在即合理。”她尊重并接受现实的安排。心里感觉到爱就够了,一切现实中的存在,都有其存在的道理及存在的意义。
或许,在不对的时间相遇爱,于她是最好的安排。
她说,内心深处的阴影,让她对婚姻怀有深深的恐惧,轻易不越雷池半步。她特别羡慕“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好姻缘,每当看到并肩散步的老人总会多看几眼。那是一种对她来说可望而不可及的感动。她说心里装着一个人,可以默默地想着,已经很美了,还可以得到恰好的鼓励和关照,她很知足,不能太贪了。
她轻易不打扰他,她敬重他对人对事对家庭的责任和担当。每当她不经意间发个表情包,他便读懂了后面的潜台词,不忙的话会很细心地陪她聊会儿,她总是惊叹于他语言中的那份中肯和懂得。忙的话他也会用表情包回复,这一来一往的片刻,既是礼仪也是关心,而心境已然不同了。她说,还有比“懂得”更好的交集吗?
她感恩和敬重拥有这样一种心灵的陪伴。
她的故事让我感受到一种比爱更深沉的情。那是一种岁月赋予双方的成熟、善良与洞悉真相的睿智,可遇不可求 。
我想起最近读到一篇文章,大意是“...爱是这样一座房子:每天清晨水管里汩汩涌出崭新的情感,下水道冲走昨日的争吵;推开明亮的窗户,清风扑面而来,满是友善的味道。爱是这样一座房子:它的根基不可撼动,它的屋顶不可摧。”
作者简介:雷萍,笔名(微信昵称):雷子。一个崇尚自然,喜欢书法、热爱生活的人。作品散见各报刊及公众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