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韵飞扬石钟山
李绍洪
钟灵毓秀的石钟山,位于重庆市黔江区新华乡境内,地处新华乡的西南面,与新华乡政府驻地遥相对应。它矗立在三塘盖的边沿,与百丈岩、滴水岩景观相距不远,海拔高度在1200米左右,跟彭水县大厂盖的“九门十八洞”相邻,石钟山因酷似倒置的大铜钟而冠名。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我对石钟山神奇的倾慕,历时已久,早就想亲临造访,夙愿未达。这次有幸跟随区文联“文学助力乡村振兴,黔江作家新华行”采风团一道,来到了风景秀美的石钟山,目睹了他的雄姿,领略他的挺拔险峻,神奇和秀美。盛夏六月,天高云淡,碧空如洗,山翠欲滴。放眼望去,挺拔俊秀,神韵飞扬。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我们欣赏石钟山的神奇与美丽,在于从不同的角度去欣赏他造型,有不同的收获。
首先我们来到山梁垭口,石钟山映入我的眼帘。放眼望去,整座山体,好似一口巨大的青铜钟倒扣在山间,这是一个标志性山峦符号,它为新华当地镇妖除魔,保佑着新华百姓的安宁。我带着好奇的心理,试探着询问旁边的一位当地老人道:老人家,你们这座石钟山,有没有什么神话传说?他说:有啊!紧接着他就滔滔不绝地给我们讲了这样一个有关石钟山来历的神话传说。
他说:从前这里有一条巨蟒长成器了,成了孽龙,生活在三塘盖与大厂盖的大山之中,蒲花暗河的赤穴就是它曾经的龙宫宝殿,九门十八洞就是他修炼游玩的地方,潜伏于百丈岩下,游走在金溪河至阿蓬江一带。长期在这里乱行雨部,滥降暴雨祸害百姓。人们对它恨之入骨,拿它没有办法,于是就求助于土地菩萨,土地菩萨对他也是无可奈何,只有上告天庭,玉帝就叫观音菩萨来解决此事,观音就命二郎神下界缉拿孽龙。二郎神来到此地上空查看,正遇孽龙在这里乱降了三天三夜暴雨,造成无数山体滑坡,河水暴涨,冲垮了无数的良田,掩埋了无数的民房和百姓。造成很多人无家可归,流离失所。二郎神见此情景,勃然大怒,厉声大吼道:孽畜还不快快受降,我将给你碎尸万段。
孽龙一见二郎神到此,知道大事不好,转身就逃到蒲花暗河中躲藏,二郎神用三尖两刃戟奋力向它刺去,就把暗河顶部刺了两个大窟窿,他睁开天眼,就看到孽龙躲藏在里面。孽龙一见,无处藏身,便化作一股黑烟,逃到了三塘盖边缘,变成了一条黑蛇,想要逃跑。只见二郎神取出金钟罩抛向孽龙,顿时孽龙就被金钟镇压在此,为了防止孽龙逃跑,又取出怀中幡天印加在金钟上面,孽龙就永世不得翻身了,后来金钟受天地之灵气,日月之精华,就变成了一尊“坐佛”。因此,我们现在从不同方位,远望石钟山,既似一口巨大的铜钟倒扣山间,又似一尊凝目垂手的“坐佛”,目视着东方。近观石钟山,山顶上面就是一方巨大的四方官印。据当地老百姓讲,自古以来不管是阴宅阳宅朝向对准石钟山,再到石钟山去请香许愿,这家人的下一代就要出贵人。在当地还流传着这样的民谣:阴宅阳宅地,朝向石钟山,人丁兴旺好,发家又做官。
从那以后,这里就风调雨顺,不在受天灾之苦了,后来当地百姓为了纪念二郎神除妖有功,就在石钟山上修建了寺庙,供奉观音菩萨和各位天神。每到观音菩萨生日,每年的农历三月十九日(传说是观音生日)、六月十九日(观音成道日)、九月十九日(观音出家日)这三个时候,在当地成了赶庙会的传统节日,这个时候全国各地不少善男信女都会从四面八方来赶庙会,朝拜石钟山神。据远处的香客讲,石钟山的菩萨特别灵,据当地人讲他是应远不应近,据说是从前有一个不讲信誉的本地人,向菩萨许愿,菩萨保佑了他,但他未给菩萨还愿,把菩萨给得罪了,从此以后,当地人求他就不灵了。
据说二十几年前,有一位新华乡的刘某在一个广东老板厂里打工,老板的生意很不顺时,常常受挫。他就给他讲了石钟山很灵验,这老板于是就和他一道来带了石钟山烧香拜佛许愿。回去两年过后,这位广东老板春风得意,生意就兴隆起来了,他又和刘某再次来到石钟山,在新华乡街上买了近万元香、烛、纸、烟花和礼炮,那时石钟山还不通公路,于是就拿钱请当地十几个村民挑上山去,整整燃放了一个多小时,烟雾弥漫了整座石钟山,在阳光的照射下,石钟山的顶部形成了一个圆形的佛光圈,久久都不能散去,真是佛光普照。
那天,我们采风团夜宿石钟山旁边的石钟山舍,大清早我就起床约上同室的文友,沿着崎岖的公路步行二十分钟左右就到了石钟山脚下,目睹了石钟山的真容并亲自登临了石钟山峰。
石钟山是一座孤峰,上小下大,呈梯形状,其实并不高,垂直高度大约只有一百米五十米左右,四周都是悬崖峭壁,山顶是一块约六七米高,四方四正的立方体巨石,山麓草木稀疏,绝壁石隙间偶生木草,其顶部是一块平地,约三十平米大小,在清朝嘉庆十七年,有一僧人化缘在上面修建了一座寺庙,常年香火旺盛,香客云集,寺庙在特殊年代被毁。原在顶部南侧有一条石缝,在石缝里搭有木梯,沿木梯可达峰顶,如今为了安全,石缝被封掉了,再也达不了峰顶了。在石钟山顶和周围的草丛中,任然依稀可见遗留的残砖瓦砾,在荒坡野岭中见证着时光的久远与岁月的蹉跎。
自古以来人们在石钟山的悬崖峭壁上开凿了一条小路,沿着崎岖陡峭的小路就可登临到石钟山顶,距离顶峰五六米下面的绝壁上,便有一个两米宽的平台,平台里边的石壁上,不知何时是那些善男信女,主动搬来观音菩萨和其他天神塑像安放于此,这便是大家求神拜佛,烧香许愿的地方。
在绝壁上,我们如果仔细观察,可以看到一层夹杂在山体之间的黑色石头,这石头与众不同,石头像“人脚板印”。这些“脚板印”共有五排,镶嵌环绕在石钟山绝壁上,并呈水平状分布。每个“脚印”的间隔不超过五十厘米。“脚板印”由凸起的石头构成,大小不一。最长的三十厘米左右,最短的不足十厘米,有的还呈现凹凸状,恰似成人和小孩的脚印。这五排“脚板印”,中间的两排最为明显,有的酷似女人穿着高跟鞋留下的,有的又像穿着大头皮鞋的男人走过的痕迹。
构成“脚板印”的石头,与周围岩石完全不同。这些石块呈墨绿色,在阳光照射下闪闪发亮。用手触摸,石块表面光滑,质地细腻且异常坚硬,犹如墨玉一般,更有点像外星的陨石,温度比周围的石壁要低很多;石块的外层,有着一层灰白色的物质;在有些脱落的“脚板印”处,有明显的印记,印记里面的岩石呈蜂窝状。
当地人称之为“仙人脚板印”,还有两种说法:一说是仙人留下来的,也就是当年二郎神和他的哮天犬用脚踩的,他用金中降服了孽龙后,在外面再踩了几脚,也就是踏上一只脚,叫他永世不得翻身,亦说是外星人留下来的。当然,这毕竟只是传说,到底是什么原因形成的“脚板印”,还得有待于专家的科考,对于这些“脚板印”的由来,现在还是一个未解之谜,值得广大家前去一探究竟。
石钟山的神奇,远不止于此,更神奇的是,在另外一个观察点,映入人们眼帘的是整座石钟山的外形像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的身影,给石钟山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因此,现在人们把石钟山叫住伟人山、毛公山。在我所了解的毛公山中,有仰卧式的、有站立式的,唯有黔江新华乡的毛公山与众不同,是一尊静坐式的毛公像,在全国是独一无二的。
他那威武高大的身躯屹立于天地之间,真乃“欲与天公试比高”。远远望去,那山形酷似毛主席尊容,特别是从头型、发型、脸型、五官面容,轮廓分明,就像他慈祥静坐时的神态,那深邃的目光,深沉地凝视着东方,好像在静静地考量“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他矗立于西方,镇住了西方恶魔的侵扰,他牢记初心,不忘使命,几十年如一日的护佑着新中国的和平与安宁,关注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据我所了解,观赏毛公山要注意以下几个环节,一是选准视角点,二是天气要适宜,三是选好时间段。特别是在太阳刚升起,“看万山红片,层林尽染。”的那一刻,遥望毛公山,整个山在旭日的辉映下,山体被渡上了一层金色,光芒闪闪,伟人金身屹立,轮廓更加清晰,旭光下伟人的身影显得栩栩如生,维妙维肖。那一座金色的山峰,凸显毛主席目视苍穹,还在为中国的发展“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若是夕阳落山时,在“苍山如海,残阳如血”时刻,晚霞映红山顶,红日经过毛公山头顶的那一刻,奇迹更为壮观,光色更加亮丽,金光灿灿,毛公山轮廓更加明朗,毛公身躯形体线条更加分明,神情沉着、面容镇静,整过头镶嵌在红日中,形若“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的巨幅画像。伟岸身躯穿上合体的中山装,依稀可见,山形处处显示出伟人的气质。此时,遥望毛公山,心潮澎湃看着冉冉升起的红太阳,耳边就会回响起那首熟悉的旋律: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您的光辉思想永远照我心。
我满怀深情凝望,那栩栩如生的神态景观,由衷感叹:难道真是人民对伟大领袖的真挚情怀感动了上帝,上苍有眼,大地显灵,大自然鬼斧神工,才有这绝世佳作,天宇奇观。这是自然的杰作,也是自然的巧合,可谓毛主席是自然之子,生前属于人民,死后回归自然,永远活在在人民的心间,巍然屹立于天地之间,永垂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