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的小康路
文/陆元美
风沙漫天,不曾想过兰考草木繁茂;群山环绕,不曾听见大山深处的声音;枯石绝壁,不曾见过小树发芽开花。没有相互交流的途径,没有构建来往的桥梁;没有走出去的路。无尽的沙砾似刀割般吹向脸庞,环绕的山丘是隔离你我的牢笼。被隔绝的人逗留在这听天由命的土地上。
贫瘠的土壤,不再能养育众生。些许丰年的喜悦,最终敌不过天灾的无助。在那些被贫穷所压倒的青壮年,开始纷纷远走,背井离乡。留下老老少少守着一方,一群空巢的人等着中秋,盼着团圆。乡间学校里的老师屈指可数,一人身兼数职,守着一群求知若渴的稚童。贫穷无知是多么顽固的存在,堵在你我同致富的道路上。滚滚长江,滔滔黄河却是我们不甘屈服贫困的怒吼。
面对贫穷的家乡,有人选择远离家乡故土,另谋出路;有人选择留下,改变现状。壁立千仞,群山合围。外出只有一条盘旋在绝壁上的羊肠小道,世代与世隔绝。修路成为致富的必要途径。但是在无立足之地的悬崖绝壁上修路谈何容易,稍有不慎便是粉身碎骨。面对自然环境的恶劣.设备的短缺,总能看见有人冲锋在前。为了动员村民修路,磨破了多少胶鞋,手脚老茧纵横。在陡峭的山崖上,众人用最原始的方法,腰间靠着细绳,在空中荡,壁上爬;用钢钎撬,用雷管炸,用两脚蹬。意外令人始料未及,跌足掉下的人让信念愈加坚定。日积月累,积少成多,在昼夜更迭间,最终得见以血肉之躯所建筑的天路。愚公移山的重现,不再是对自然的征服;而是对我命由我不由天的挑战,对摆脱贫困的决心。
大漠如歌,耳畔所听之歌,满是野风呼腾。几乎没有树木生存的荒漠,不远处却见一棵老树屹立不倒。他似沙漠里的胡杨,似沙丘旁的泡桐;扎于风沙口,根系绵延地下千丈。面对内涝,风沙,盐碱三害,他同自然灾害经行顽强斗争。他追风沙追至沙落地,差流水查到水归河;踏石留印,抓铁有痕。夙兴夜寐,积劳成疾,拖着患肝癌之身坚持工作。百姓不爱好官?泪焦桐成雨。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一路筚路蓝缕,艰苦奋斗;终使这三害之地披绿染翠,高低烟柳,远近菽麦。这焦桐为兰考治理着每一滴水,固定好每一粒沙;保护着这一方土地和人们。而他就像焦桐一样,在百姓心里扎根,引领青年继续砥砺前行,走好我们的小康路。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远走外出的人,有所成就也不会忘记故土的养育之恩。脚下有泥土,心中有家乡。在风华正茂的年纪,她告别了繁华的都市,选择了泥泞。本该在大城市有着闲适工作的她,却毅然决然地选择回归家乡,带领大家一起奔向小康路。作为”领头羊”,她走访到每一户,细致到每个人,以真情换来大家的信任。满腹学识的她将所见所学都尽数回馈给了家乡,扎根基层。对于卧病在床的父亲,她是不孝的女儿;但是对于家乡建设,她是不朽的功臣。无情的山洪夺走了她美好的生命,却熄不灭她这颗赤诚的心。斯人已逝,信念永存。多少离巢的鸟,多少思家的人,重新回归故乡继续奋斗。
历经众难,磨练万千,我们的小康路不是一部分人的大道,而是所以人的彼岸。乌云密布的天最终会迎来阳光,那就乘此刻花开启程。
微风轻抚脸庞,耳畔山歌奏响;湖面水光潋滟,向着太阳升起的地方,脚踏属于我们的小康路,再创辉煌!
作者简介:
陆元美,笔名:殴北海,女,一名在校学生,湖南衡阳人。
第八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征稿
投稿邮箱:
furongguowenhui@163.com
投稿作品必须原创首发,拒绝一稿多投,所有原创作品都将受到原创保护。
《品诗》公众号:readpoems520
所有的来稿,我们都会认真审阅,入选作品会择优在《品诗》公众号上发表,并有机会入选《芙蓉国文汇》一书。没有选中的稿件,我们也会及时回复,不要气馁,欢迎再次投稿。
征稿要求:
题材和体裁不限,一切以作品说话,发掘新人,鼓励创新。请投稿之前仔细核对错字和标点符号,否则一概不予入选。
投稿格式:
邮件标题:第八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姓名+作品名。邮件内附上作品、姓名、电话、通讯地址、邮箱、100字以内的个人简介。
诗歌5首以内,总行150以内,组诗100行以内(旧体诗词5首以内)。
散文2篇以内
微小说3000字以内
可以任投一种体裁或多种
奖项评定:
小说、散文、诗歌奖分设一、二、三等奖,优秀奖若干名,另设人气奖10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