骄阳似火,热浪滚滚,行人渴望到绿荫下。好吧,请到古楚淮城来。淮安城处处郁郁葱葱,是夏日的“避暑山庄”。光洁的路边,大小公园、游园、绿坪,花草姹紫嫣红,树木苍翠欲滴,建筑物、道路、湖渠……皆“淹没”在绿海中。 淮城的绿,绿得让人心醉。越是炎热,这些装点道路、公园的松树、梧桐、柏杨、玉兰、银杏等等,它们顽强的傲立,与喷火的太阳抗争。树木蓬头为行人戴上巍峨的翠冠,撑起清凉的华盖,送上透心的凉爽。
淮安古城的绿化已然形成江淮平源上的现代森林。你若乘车行驶在“翔宇大道”、“楚州大道”,这两条“两淮”交通主干道上,很幸运,正是观赏绿海的良机。路中央花木烘托两旁绿色缎带,煞是养目。也许你以为这很平常,错!只是你“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仅翔宇大道北边的《森林公园》,园中茂林修竹,湖水清流激荡,天朗气清,仰观蓝天白云,俯察花木品类之盛,足以让你欣赏到大自然的诗意美。从里运河堤,到老城区的东长街、南门大街、西长街、原县政府大院……,那些高大挺拔的法桐,多是1958年栽植的,粗壮的树根像巨大的鹰爪,拼命抓住大地。把根边沥清路面、大理石块都挤压移位,好像是说“我的地盘我做主”。老城区南边,三条南北走向的老街道法桐,树上枝杈交差,隔路相望几十年的“伴侣”,互生情愫,早已在天空勾肩搭臂“吻”了。它们的枝枝杈杈鬼斧神刀般的于空中搭建了“鹊桥”,形成穹顶隧道。人在下靣行走,有遮阳的天蓬,凉爽惬意。无数的麻雀在“遂道”穹顶上叽叽喳喳,嘈喋不休,起飞时,像阵阵云烟漂浮在眼前。与老车站广场比邻的东岳庙院内、原区委后花园、小礼堂前、人武部院内、月湖半岛上的银杏,都有百年以上树龄,东岳庙院内银杏年龄400年,它们阅尽古楚淮城岁月苍桑。镇淮楼广场上粗大的雪松,深翠碧绿,绿得欲流淌墨绿汁液。它们向四面舒展巨手,给广场“搭建”了宽大的敞蓬,欢迎八方游客去纳凉。
古运河水流淌千年,孕育了运河四大名都之首淮安城,串生了一枚璀璨明珠古镇河下,河下园林遍布,沉浸在“绿”的华彩中,里运河堤旁“闻思寺”周边绿化得烟波浩渺,鸟语花香。
里运河风光带,自北向南几十里,以“绿”为底色,浓墨重彩皴染了一段段大绿景观,曲径游龙,花草争芳,散发着幽远的淡香。 无数的奇花异木点缀了千年古运河堤坡。我在堤坡小径上徜徉,脚下树木婀娜多姿,枝梢上啼鸟争鸣,道旁临运河水面上树木阴影,在它们纡徐的婆娑里,暗示着我漫步的快乐。从运河水面上会看到澄蓝的天空静定。树木中的莺燕,告诉我自然的美;花草的颜色与香息让我感受到绿的美,整个宇宙春意盎然。古城淮安三大名湖(月湖、勺湖、萧湖)之首——萧湖,一
湖碧水,荡漾出清澈的涟漪。古运河东岸为她在西设防,堤上耸入云天的杉木林,成为淮安市著名的防空识别带。林下湖边杂木丛中留着“古枚里”、“韩侯钓鱼台”、“漂母祠”等千年故迹,昭告游人萧湖二千年的古韵幽痕。萧湖这仙女浴池,如今被重新梳妆:小桥曲径,亭阁循古,树木葱茏,湖边几多“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现在的萧湖绿景,已向东大鹏展翅,穿过北门大街与周恩来纪念馆西北的《周恩来故里旅游集散中心》、海棠路北的荷湖花园联连,形成铺天盖地绿化景观。 最动人心魄的绿化,当数伟人周恩来纪念馆和淮安烈士陵园。这两处绿景是全城的蓝宝石。雪松、银杏、侧柏、杜仲、蜡梅、黄杨、针叶松、白桦、榆树、樱花、乌桕、紫藤、核桃、枸杞、冬青、广玉兰、白玉兰等高洁树木花卉,把纪念馆和烈士陵园绿化成圣洁的殿堂。那些傲然挺抜的树木强烈的像征着伟人周恩来的高大伟岸的魂魄和烈士们坚贞不屈的松柏气概。身临如此绿景,人们肃然起敬。周恩来纪念馆南湖边的路,谓之“永怀路”,堪称全世界绝无仅有之路名。是淮安人以敬畏之心,感恩之德命名之路。此路沿周总理纪念馆南湖岸边向西婉然延伸至“名人亭”。两旁是茂密的松柏、杨树林,苍劲展雄姿,绿荫泽后世。周恩来纪念馆座落于桃花垠湖塘北岸松柏丛林中。茂盛的松柏林枝上,百鸟翔集,四季争鸣,在林中垒窝最多是喜鹊和灰喜鹊(俗名山蛮子)。喜鹊是淮安人爱鸟,它在枝头欢跳,喋喋不休地鸣叫,是刻意迎送五湖四海瞻仰者。
纪念馆南湖边水畔,几多依依杨柳,是大自然的骄子,风平浪静之时,它们似温顺的长发姑娘,将满头青丝洒向湖面。
你若去窥探古楚居民小区的绿化,会让你沉醉,沉醉后慨然:“悔不该当初何不在楚州购房?”。每一个二三十年前的居民小区就是一座小公园。
从早期建设的“翔宇小区”、“金陵名府”、“世纪佳苑”等处开言:一进小区,清一色六层楼,被绿树围裹得严严实实。这类小区当年都是边建筑边绿化。经历二三十年岁月,花木早已成林。各类装点城市的花草树木形成“烟雨”气象。一栋栋楼房下面的绿地被小区居地用“奇装异服”打扮得花枝招展。奇花异草在烈日下狂热展枝绽放、争奇斗艳、喷射芬芳、沁人肺腑。整洁的一栋栋楼间小道上,那憨厚的“水姑姑”(俗名,像野鸽)、蹦蹦跳跳的小麻雀在悠闲自在的觅食,它们对行人视若无睹,人似乎伸手可捉,但若真去捉,它迅捷上树,调皮地回头向你张望。水姑姑(野鸽子)一大早或阴天会“咯咯咕、咯咯咕...”地叫声不绝,且此起彼伏。傍晚千万只小麻雀归宿树丛,叽叽喳喳、嘈杂声震耳。
我住“金陵名府”,在书房中读写,窗外盖日挡天的梧桐树上,那些叫不出名的鸟儿在自鸣得意的边歌边舞,阵风轻拂、沙沙作响。我时不时在窗前小憩静思,酷似在山区森林中听松涛鸟鸣的活神仙:惬意、怡情、透心凉,这是上天恩赐给我的“长生殿”。
老淮安人忒爱绿,楚州区政府在城市建设中,被保护下
来的古建、民宅,窗前檐下、庭院,栽培着各种花卉,摆放着大大小小花木盆景。那些浸染几代人体温的墙壁上,布满了爬山虎藤叶,为房屋染绿梳妆。小巷深处人家,门前摆放盆花,盆中那些美丽的花朵,是向过路人亲切问候的语言。那庭院里的一草一木,只要你细心观察,能使你深刻的领略到生命的含义,人间的谐美。 古城无山,美中不足。但古城有水,水激活了淮城勃勃生机。城西有千年古运河,城中文渠21华里,婉然曲折,贯穿古三城(淮城、夹城、新城),已流淌了1600多年,润泽淮城大地,为古城“泻玉”。这只千年“游龙”伸身之处,河畅、水清、岸绿。许多岸边千万条柳树绿丝为之披上了绿纱帐幔,映出渠水的碧绿。古城西边紧邻里运河东岸,三湖(月、勺、萧湖)波光鳞鳞、绰约多姿,是镶焊在淮城大地上的三块“碧玉盘”。
古城之水,灵动秀美,和淮城人同舟同济千年之久,使这座古城无处不张显着人水亲和的水韵特色。
古城淮安的夏天处处碧绿。“运河三千里,醉美是淮安”。昔日的“壮丽东南第一州”亭台楼阁、烟火万象,早已披上了全新的绿妆。
千年古城淮安,“改开”后,各届政府心系黎民,带领勤劳朴素的淮夷后裔、古徐国遗民淮安人,精心规划,周密设计:修路、造桥、清河道、建公园、置绿坪,“见缝插绿”,让城内边角地,废弃空地,因地制宜,植树种草,移花拓木,全部绿起来。让游人到淮城见不到一块裸地,那怕几平方米的秀珍之地,随时插柳栽花,让它绿起来、美起来。在“古迹点”修建亭阁,勅石纪念。在“整体保护古城,优化改造旧城,加快拓展新城,全力打造名城”总体规划思路中挥洒汗水,一步一个足印,奋战了三个《五年规划》,里程碑式的大抓淮城建设。区区50万人口的县城,城市绿化广场即有18处之多。如今一座充满魅力的文化旅游、生态宜居城市座落于古楚大地。
我平生钟情绿色,陶醉绿色。“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家喻户晓的十个金灿灿大字,“绿”为第一字。可见“绿”的千钧重量。古今中外,文人墨客,在“绿”字上做足了海量文章。儿时即会吟诵的诗句:“风吹杨柳条条绿,雨打桃花点点红”,“红花虽好,必要绿叶扶持”,这两句诗、桃花如没有绿柳烘托,它就美不起来。绿是生命的底色,是人类生存繁衍的依托,是古今画家描摹的大色。宋徽宗亲授弟子王希孟,20岁夭亡,但留下了一幅千古不朽之画——青绿山水《千里江山图》,几乎全是石绿和石青揉描渲染,整个画面统一在大青绿基调上,恢宏典丽、浩瀚无垠。20岁的王希孟用大写之笔把“青绿”之色留在画上,份量沉重,成为千古绝唱,给后人留下了一幅宝贵的“青绿”精神文化瑰宝。
通观大千世界,小到一个村庄,一块地区,一座城市,大到一个国家,没有绿色,那是不堪设想的。古往今来千客骚人最向往的夏天境界是“绿荫树下,蝉鸣声中”。新加坡
是花园之国,所以成为全世界移民趋之若鹜的理想家园。日本是全球森林覆盖率最高的国家,所以成为世界人均寿命最长的国度。中国福建是全国森林覆盖率最高的省份(达40.5%),所以福建处处勃勃生机,一个厦门市300年以上树龄的林木,比比皆是。杭州、苏州、扬州何以“美”,美因绿染,“上有天堂,下有苏杭”,除了经济发达,关键是城市树木如烟,绿化成人间仙苑。扬州女孩为何秀美水灵,语音悦耳,那是因扬州花木氤氲之气,成年累月的熏焙。 城市绿化是城市的文化建设。城市越苍桑古老,她的古树越多,古城淮安的株株参天古树都是淮安文化之魂。绿化让淮安城古老文明和现代风尚交融。在树木花草的盛装下,古城淮安绰约多姿,精彩纷呈,独具吴越风情,忒显古韵特色。这座全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今天已步入全国文明之城,卫生之城,绿化之城,4A级旅游之城。身在古城淮安,凝望一片片树叶,泛着美丽的绿色,在夏日的阳光下闪耀着光辉。
仲夏,鸣蝉在绿荫下长啸,绿让我全身心浸透在大自然的美韵之中。生在古城淮安,我幸福,我美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