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家嘴小学
马家骏
在《草堂寺与汉师附小》开始谈三年级和《沙沟坎小学》谈高小五六之间,缺谈小学三四年级的一段。我的三四年级是在马家嘴小学度过的。当时,我家住在学校东面二里地的鲍营街村(当地话叫“报应该”)。这段生活对我重要的是:两个人物,对此我写了《表哥与表姐》一文。关于房东田七老爷抽鸦片的事,我用给李庆东的《烟毒祸陕述评》一书的序言做了描述。但是,不足以代替整段生活的经历和见闻。
出了汉中城东门,向东南方向走18里,过了汉江,就是马家嘴,镇子上有商店和小学。再向前二三里就是巴山和山下的名胜——圣水寺。马家嘴小学的三四年级,实行复式教学:教室两边靠窗是课桌,一边是三年级,另一边是四年级。中间走道是供老师来回走动、检查学生学习的。他给三年级讲国文,就让四年级做算术;反之,他给四年级讲算术,就让三年级写课文生字。班上有个姓李的同学,是狐臭,大家叫他臭根子。一天下午,大家打球,臭根子,突然跑到球场外,倒在地上口吐白沫、翻白眼,手腿抽搐,咩咩咩学羊叫。把我吓坏了。这是第一次见发羊羔疯。不一会儿,他又活了。后来知道这叫癫痫。高年级家远的住校,我去他们宿舍,见三四个,脱了裤子,仰面,拿着牛牛,上下左右地打着四分之四的歌曲拍子,齐声唱“三民主义,我党所宗”一天,学校集合全校人员到去圣水寺半路上排队欢迎一个坐二人台的滑杆的来看名胜的白胡子老头。后来听说,老家伙叫:于右任。田七老爷的儿媳田太太精力旺盛,不停骂人,但她没儿,只有一个女儿田读诗。田读诗,长得漂亮,远嫁山里张地主的少爷。她带着儿子小宝回娘家,和我偶尔回家的父亲很谈得来。夏夜,二人在前院小桌子前,边品茶,一直聊到天要亮。我母亲嫉妒的不行,让我叫父亲回来,每每叫两三次。田读诗的儿子张小宝。仗着外婆宠爱,很骄横。
一次,他上到门口的柿子树上,大家在树干上涂了烂泥,他下不来,直嚎叫。还是药铺伙计把他抱下来。我们摘些大青柿子,塞在水田的烂泥里,几天后,就可以吃,不涩了。田家临街开了药铺,我常去玩,认识了许多药:如黄芪、党篸等等。田太太要了本家的男孩做过继儿子,叫田读文。田读文很笨,快二十了,还在读小学。田太太给他娶亲。前后院摆了酒席,大人才上桌子,给每位客人发一张荷叶,席上的大片各种肉,不是吃的,夹出来放进荷叶,这叫“夹包儿”,带回家,再炮制给没来的小孩。我们外地人感到很新鲜。(2023.8.14.)

王意平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