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翰廉(乐昌市文艺评论家协会)

悠悠历史长河,可与北京八达岭长城相媲美的承德名胜金山岭长城。
在癸卯七月流火的日子里,我和我先生领略了这里的大气,也领略了承德避暑山庄大部分的景观,可用一句话慨括那就是绝无仅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当我们那天坐环游车游玩了第一站四面云山后,接着又乘环游车到了二马道下车后,顺着蜿蜒的小路,松风迎客、野花点頭、踏石而上,古亭相对,登上了金山岭长城,只见那雄险奇秀的北国风光尽收眼底,一览无遗。
金山岭长城,地处承德与北京交界的滦平县境内,西南距北京约130多公里,东北距承德约80多公里,为明代修筑保存最为完好的一段古长城。

金山岭长城东起望京楼,西至古北口,全长20余公里,是在北齐五代时期的古长城基址上,为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所建,共筑有158座敌楼(又称烽火台)。敌楼为木、砖、石结构,形态各异,别具一格。有方形楼、扁形楼、圆形楼、拐角楼、有平顶的、船篷顶的、四角钻天顶的、八角藻井顶的……每一座敌楼的四面墙上都有射击孔、了望孔,楼内能容纳六七十人。敌楼间的距离,最短的仅60米,最长不超过200米,其密集程度,在我国万里长城中也绝无仅有。这些敌楼大多数为双层,下层楼内有纵横六条砖砌拱道,十个券门,前后左右运兵自如,上层楼有一个供士兵遮风避雨站岗放哨用的砖砌小铺房,上下两层楼间有石梯或砖梯相通。城墙顶部的马道,均为双层青砖铺面,平均宽5米左右,可容六人并行。

这时,我们在城墙顶部的马道上随游人慢行,一路风光可远眺狮子沟北山岗上气势恢宏的如布达拉宫似的普陀宗乘庙全景;一路是擦肩而过的全国各地不怕炎热顶着酷暑同行的游客;一路惬意欣赏着这雄伟壮丽的金山岭长城。彼此关照,彼此照相,不时倚着长城留下珍贵一瞬。
当我们走到一座亭子的山中,顾不上往前走,就寻路过去约三十米左右,小路缤纷就好象插满了极美芬芳的小花在蓝天日照下扑闪扑闪的,立在路的两侧,开满了黄金子花,很是迷人。我兴奋地喊着我的先生,快来快来,这里太美了,虽然这种花在别人眼里它不祘是什么花,那么细小,那么不起眼。然而,正是这小巧玲珑的而又带点紫罗兰色彩的花儿,总是不经意地张开着它那又似含蓄的笑脸深情地注视着我,使我万分陶醉。为什么呢?因为在我小的时候在路边,在故乡的小溪间,在铁路沿线旁我经常可以看到这种花,是父母曾经告诉我的。

这种也叫黄荆的植物,身材虽然细小不高大,但用它的叶子搓搓,可将叶汁图抹在脚上可起到防蚊驱蚊的作用,也可用它的枝干与叶子晒干点燃着烟后可放在家中薰蚊虫。如今在大城市几十年里我再也没有见过它们的踪影了。而这里道上,山上,漫山遍野都生长着这种植物,着实让我惊喜万般,欲罢不能,欲吐才快。

于是,我花了大约十分钟左右的时间,很快把黄金子花美的娇姿定格在我的手机上,定格在我的记忆里,定格在二马道金山岭长城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