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夫唯不争,莫能与争
——耄耋白话道德经第二十二章
憨子
提要:本章运用矛盾转化的道理说明真正明白事理的人抱定的唯一处世原则:“不争”。“夫唯不争,天下莫能与之争”。
[原文]
曲则全,枉①则直,洼则盈,敝②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③。
不自见④,故明⑤;不自是,故彰⑥,不自伐⑦,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耄耋白话]
这一章,是老子对第二章矛盾转化道理的进一步深化,用矛盾转化说明“夫唯不争,莫能与之争”的处世哲理。
本章共分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老子用了六句古代成语,讲述矛盾着的事物向其反面变化的辩证法思想,即委曲才能保全,弯曲才会伸直;低洼便会充盈,凋敝便会更新;少取便可获得,贪多便会迷惑。进而提出懂得这个道理的人,就始终坚持从反面去取得正面效果的方式。
第二个层次,老子继续按照矛盾转化原理,说明智慧的人取得成功的方法是。最后引出重要的“四不”方法论原则:不自我表扬(不自见),不自以为是(不自是),不自己夸耀(不自伐),不自我矜持(不自矜),最后得出结论:“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第三个层次,老子以反问的方式进一步肯定“委屈方能保全”的结论。
普通人所看到的只是事物的表象,看不到事物实质;只能看到眼前的现实,看不到未来的转化,因而往往陷入困境而不自知,还会以为自己一贯正确。老子从日常生活的经验中总结出从反面去获得正面效果的智慧思想,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按照辩证法,事物常在对立的关系中产生,人们对事物的两面及其转化关系都应当把握,从正面去透视反面的状况,从反面了解正面的内涵;从正反两个方面的关系中把握事物的变化,依据这种变化实现自己的目的。事实上,正面与反面并非截然不同的东西,而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相互包容的关系。普通人只知道正反的对立,为眼前的利益所迷惑,下功夫去追求正面的东西,却得到反面的效果。
庄子不愧为老子思想的继承者,他在《庄子·天下》篇中,说老子之道是“人皆求福,已独曲全。曰,‘苟免于咎’。”这里说的“曲全”,便是老子在本章所说的从反面去做以达到正面效果的辩证法道理。“苟免于咎”就是说“曲全”的效果是让自己免除一切灾祸。
在我国历史上,委曲求全,以屈求伸的典故太多了,我们就不赘述了。
当然,矛盾的转化是有条件的,一味的委屈未必能保证求全,一味的弯曲也可能不会再伸直。没有讲清这样一点容易让人极端化,这是本章的缺陷。
需要说明的是,不要简单的以为“不争”原则仅仅是做人处事的原则,它也是一种军事和政治智慧。军事智慧我们就不说了,看看新中国的外交变化就足以说明“不争”政治智慧的重要了。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到1978年结束文革,再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改革开放到十八大,新中国明显的奉行两个不同的外交路线,前一个阶段可以概括为“争”的路线。后一个时期可以概括为“不争”的路线。
共和国建立初期,我们国家采取了坚持与帝国主义斗争决不妥协的三大外交政策:“另起炉灶”(即不承认旧中国的一切外交关系);“一边倒”(即倒向社会主义一边);“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即把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清除干净后再与他们建立外交关系)。在国际上坚决支持亚非拉国家的一切旨在反帝反美和反本国资产阶级政权的斗争,在朝鲜战场上为了朝鲜的统一与联合国军喋血,在越南战场不惜血本的支持越共的反美战争等等。后来又与苏联“老大哥”闹翻,在国际上又开始了毫不妥协反修斗争。尽管后来有“联美遏苏”的外交战略,但核心思想却是“斗争的统一战线”,而不是真正的与美合作。现在回过头看,这种坚持斗争不妥协的外交虽不能完全否定,但它却让新中国极度的孤立。导致经济建设一缺技术,二无资金,三少人才。再加上对内坚持阶级斗争的哲学,让中国失去了三十年的发展时间。在同一时期里,二战后与新中国在同一起跑线上,被新中国视为帝国主义或者帝国主义走狗的日本、韩国、新加坡、菲律宾、新西兰,甚至中国的台湾经济社会都取得了巨大的发展,进入了发达国家行列。而五十年代欣欣向荣的新中国却在五十年代末遭遇了极为惨苦的三年困难,饿死数千万人却不能得到国外的半点援助,接着的“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又把国民经济折腾到几近崩溃的边缘。
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共和国内政外交开始一个全新的改革开放时期。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领导人们坚决地改变了以“争”为核心的外交战略,以“和为贵”的思想开始了全面务实外交和全面对外开放,积极地发展对外友好合作关系,把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作为国家外交政策的宗旨。邓小平主张:“考虑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应该着眼于自身的战略利益,同时也尊重对方的利益,应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异同,不搞意识形态的争论,不计较历史的恩怨,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发展同所有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强调“埋头实干,做好一件事,我们自己的事。既要有雄心大志,又要善于藏拙,收敛锋芒,避免引火烧身。”甚至面对历史遗留下来领土争端,邓小平也主张“不争”,以““主权属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思路进行处理。正是这一系列“抱一为天下式”的“不争”,为共和国改善了与资本主义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把与前苏联的剑拔弩张的敌对关系变成了中俄友好的全面伙伴关系,为共和国赢得了良好的发展空间和时间。据统计,截止2017年底,我国实有注册的外商投资企业近54万家,累计使用外商直接投资超过2万亿美元,此外还有大量外国无偿援助资金进入国内。仅以日本为例,1979年~2010年间,日本对华ODA援助涉及项目200多个,开发优惠贷款3.3万亿日元(约折合2638亿元人民币),无偿援助1557亿日元(约124亿元人民币),技术合作资金1739亿日元(约138亿元人民币),总金额高达3.6万亿日元(约折合3000亿人民币,按30年间的平均汇率约合450亿美元)。日元ODA贷款极为优惠,利息低至2.3%,缓付期十几年,偿还期高达三十年,而且日本给中国的这些贷款采取“无条件采购”原则,所有援建项目均由中方自行国际招标,日方不作干预。这些大量外资和外国技术的参与,成为促进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力量。与国际上奉行“不举旗、不站队、不当头”的“不争”策略相一致,同一时期,中央果断的停止了国内的阶级斗争,为过去被无端斗争的人和“地富反坏右”黑五类平反,并宣布不搞运动,不争论,把经济建设放在第一位,短短的四十年时间就使我国迅速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被世界银行确认为中等收入国家。根据国家统计局《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1978我国GDP总量2683亿美元,2018年达到13.6万亿美元,是1978年的50.7倍;1978年 我国人均GDP仅115美元,到2018年人均GDP为9769美元,是1978年的85倍。
把两个时期的外交政策相比较,前者的“争” 固然痛快甚至酣畅淋漓,至今很多人提起都称赞有加,但正是这种“争”的外交给国家带来是四面围堵,导致国贫民穷,横向比较发展速度远远落后于周边国家。后者“不争”似乎“怯懦软弱”,让很多人感到屈辱,但“曲全枉直,洼盈敝新”,带来的是国强民富,发展速度远远超过全世界所有国家。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信夫?
2019年6月5日星期三 2023-6-30再修改
作者简介:
刘彦强,笔名憨子,陕西咸阳人,高级教师。从事高中思想政治教育近四十年,为全国知名政治教师,曾在各类教育刊物发表教研论文180余篇,主编出版《青少年心理行为咨询丛书》、《中学思想政治课学习指导丛书》、《学习心理学》、《坡刘村志》等书,并主编或参编多种教辅读物。教学之余,也写些杂谈散文以及诗词,散见以哲理性见长。有百余篇散文、诗歌散见于多种刊物,并有《佳儿传奇》、《生死孽缘》、《雪夜惊魂》、《情断大年夜》等小说问世。
“白鹭杯”首届文学作品大赛暨纸刊征稿链接
https://m.booea.com/news/show_3151977.html&
﹌﹌﹌﹌﹌﹌﹌﹌﹌﹌﹌﹌﹌﹌﹌﹌﹌﹌
大赛投稿邮箱:
942251831@qq.com
纸刊投稿邮箱:
bailu6698@163.com
投稿、订阅微信: mengjian20002012
征稿体裁:现代诗、散文诗、散文、诗歌评论、古诗词赋、报告文学、闪小说、中短篇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