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胜在农村的小伙子中可称作为屌能台的人(有本领),什么事都敢做,他与张英能结合,是全村人个个都不相信的。
张可仁是全村出了名的小诸葛,事事都算计的头头是道,敢说可以前看十年,后观十年,再加上又读了几年的“人知初,性本善”,也算是有文化之人。
你想在李村,张李两家自古就有隔阂,怎么可能让这么漂亮的女儿嫁给这个吊儿郎当的李胜呢。
那李胜家的家底与张英比,自然也要逊色不少,可是张英就死心塌地要跟他,让她父母实在想不通,就连局外人的全村百姓也说不可能。
去年那李胜出夫去县外扒大河,张英便自己做好双布鞋,步行一天一夜给送去。
在那两省四县的汇战工地上,李胜搂着张英走进搭在河滩的工棚,亲自盛了碗丸子汤,拿了个窝窝头递给张英,可把张英给感动的泪流不止,一遍又一遍地嘱咐:
“在工地干活要小心,别伤着了。”
“放心吧,我记住了。”
“这扒河什么时候结束?”
“大概三四月份吧。”
“春节回家吗?”
“回,但不知放工不,”李胜也认真地:“要是不放工,我就回不去。”
“不行,”张英带着哭腔:“我想你。”
“我也想你。”
张英吃完了窝窝头,喝净了丸子汤,站起来准备往回走。李胜一把抱住张英,把个干裂的嘴唇递了过去。张英羞涩地低下头,长长的头发盖住了李胜的脸,难舍难分。
随着一阵号子声,张英挣脱了李胜的胳膊,迈出了庵棚。做饭的老王:
“英子这就要走啊。”
“是的,表叔。”
“明天走吧,天黑不能到家,那路上上哪住。”
“不要紧表叔,县城我表姑住那,我去她家,正好几年没去了。”
“哦,——”
张英已上了河岸,而李胜急步赶上来,从多层的内衣口袋内掏出两元纸币,塞在张英的手里。
张英说什么也不要,并让他好好注意身体,不要胡思乱想,不要去附近村庄听书看戏,看电影,多挣工分。
李胜点头答应,这时又从腋下衣服内掏出个布包,从布包中抖出个花头巾,这是那年流行的头饰。张英一看心里十分欢喜,可是脸上仍装出不高兴的样子:“干什么,谁让你买的,回家要是妈妈知道了,还不骂死我,大(爸)要是看见知道,我还能活吗?”
“没事。”
“你说没事。”
“那你来这,老人家不知道?”
“我说走亲戚去了。”
“那你走吧,路上小心,你也可以搭一下来工地送东西的顺便车。”李胜非常怅然。
“知道了!”张英很不舍:“回去吧。”
那李胜如何能勾上张英的呢,不知道的人还认为是李胜走狗屎运,而知道内情的可都替张英惋惜。
那还是七年前夏天的一个晚上,张英独自一人去村塘洗澡。待来到村塘,别人都洗完走了,只有她自己。由于心里害怕,便把衣服脱下,搭在桃树上,仅在村塘的边上洗澡。
那还是七年前夏天的一个晚上,张英独自一人去村塘洗澡。待来到村塘,别人都洗完走了,只有她自己。由于心里害怕,便把衣服脱下,搭在桃树上,仅在村塘的边上洗澡。
而李胜认为这时村塘没有人了,来到塘边二话不说,脱了衣服一头扑进水里。待他抬起头,窜出水面,才发现身边还有个人,立时马上:
“谁,你怎么也这晚才来洗?”
“……”张英没回答。
作者简介:李保璧,安徽灵璧人(微信15952897255),经营假山园林、河道护坡、景观石供应公司二十多载,笃志于灵璧奇石文化的传播,深受业内外各界人士好评。酷爱文学创作,在近百家刊物发表小说、散文、随笔、诗歌等文学作品二百多万字,《渤海风》文学杂志签约作家,中篇小说巜老屋》获《小说选刊》征文二等奖,连续荣获两届“宿州市文学奖”、全国中小学思想道德先进个人,出版了《三月柳》等三部个人文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