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建康诗歌十首
立秋三候
◎凉风
我总是怀疑,这个
大热天。是被风
吹出来的。你看
那铸剑的炉子,风箱
拉得越急越快,火焰
越旺。那是“凉风”被
囚禁。逼着去
绝战“秋老虎”
◎白露
民间有许多俗话谚语
有的可以当真,有的
不行。比如
二月二“龙抬头”
当真的人,会去排队
等候剃头。不当真的
人,真的是
不想“抬头”
再比如:白露身不露
当真的人,会将身子捂紧
藏好。不当真的人
嗤之以鼻:不露
白不露
◎寒蝉
其实,“立秋”还没到“寒”的
份上。它却预感自己生命中的
寒意。假如你能停止匆匆
脚步,静下烦烦心
仔细倾听,感悟它的
鸣叫:昨日今日,有没有
异曲同工
它从今天开始,谱曲填词
自弹自唱,一首生命的
挽歌。假如你有兴趣
循着它的节拍律动,走进
它的歌深处,你会出不来
因为,那是一首哀婉
凄切,催人泪下的
绝唱
但你终归要出来。告知
世人:什么叫
如泣如诉。什么叫
寒蝉效应
◎秋分,想起了故乡的小桥流水
秋分,想起故乡的小桥流水
小河开始找地方过冬。河上的
小石桥,在计算日渐稀少的
步履。秋风秋雨做惯了
冬天的向导,一点也不顾及
小桥流水,会否在冬天的淫威下
簌簌发抖
曾经是那么要好。秋高气爽
碧水蓝天。小石桥上
车水马龙,人心的果
被丰收的喜悦灌浆。被
桥边的扬柳轻拂。水鸟
燕子飞来飞去,衔来
朝辉夕阳
如今,秋的背离意味着寒冷
将至。小桥用桥洞抱紧
小河,深情的告诉她
只要心里有暖阳,就不怕
冰冻三尺
七夕三首
◎月芽儿
隐去一大半身世
出来装嫩。谁
不知道,你
早己“圆”过
◎月满
是两个半圆的重叠
打开
◎牛郎织女
昨夜,牛郎织女
提前“相会”
今天的“鹊桥”上
空空如也
他们一个在采花
一个在卖花
生意火爆
他们一边卖花,一边
打听:原来人间天天
每时每刻,都有人
在“相会”
于是决定,在“鹊桥”边
开家花店
◎七夕己过
那根绷紧的弦松了
那首歌:不知道
有没有弹奏。抑或
没机会
有的歌,那怕弦断了
有人依然听得见
有的歌,听见了
装作没听见
这一天和其他每一天
没什么两样。唯一
不同的是被冠以
名称:量身定制了
一顶帽子
◎在七夕的前夜分手
中国式的情人节
中国式的情人
或明或暗
蠢蠢欲动
呆在家里的人有两种
一种是愛家
一种是爱人家
爱家的人不一定要送花
因为他(她)本身就是一枝花
爱人家的人把一颗心
委托给快递小哥
情人之间相互潜伏
各怀鬼胎。却非要
弄出个情人节
还不止一次
不得不硬着头皮
冒一次被暴光的
风险
假如。你是个怕怕怕的人
就请在七夕的前夜
分手
◎七夕
假如,日子可以象
跨过深涧一般的
一跃跨过去
我愿意跨过今天
宁肯让三百六十五天
缺失二十四小时
寄存在老天爷那里
潜意识正在收缩
挤出来的天数
都指向
今天
厌倦?其实是审美疲劳
揉搓一下双眼。定定神
再看今天:好像一张
撒开了的网
罩住你

朱建康,1958 年11 月出生于苏州,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八十年代任职于《苏州杂志》,九十年代初辞职经商。有作品发表于《上海诗人》《海燕》《扬子晚报》等刊物报纸,著有散文诗集《吻合》(作家出版社)。曾获《苏州日报》副刊获诗歌三等奖,《诗刊》社“最江南”诗歌征文优秀奖。现居苏州,为《上海诗人》理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