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把一生的心血,都揉进了“杂交水稻”的芳香
——献给袁隆平院士
作者:郭曰方 朗诵:宏红
寻寻觅觅 一生都在寻觅
寻觅收获 寻觅希望
寻觅连年饥荒之后 那瓜果飘香的原野
寻觅金灿灿的稻浪之上 那炊烟袅袅的村庄
于是 你拎起草帽 挽起裤腿
你踏着泥泞 涉过水塘
在纵横交错的田畴里 栽满青春的梦幻
也播下少年时光对土地痴情的向往
你总在企盼着 那连绵起伏的峰峦
能在一夜间 化作堆金砌玉般高耸的粮仓
寻觅着 就这样艰难地寻觅着
五十多年花开花落
五十多年雨露风霜
五十多年披星戴月
五十多年追赶阳光
虽然 你的面颊被岁月沧桑
刻满了深深的皱纹 却始终无怨无悔地
用肩头那条毛巾
把一生劳动的汗水 泪水 血水和泥水
统统揉进 “杂交水稻”的芳香
当斑驳灿烂的阳光
透过云层 在你的草帽上翩翩起舞
我看见 遍野金黄金黄的稻穗
全都沉甸甸地垂下头来
一起朝向大地 朝向东方 ,
朝向袁隆平 鞠躬致敬
打谷场上 那吱吱扭扭旋转的风车
也都敞开了嗓门 为你放声歌唱
我看见 面对欢呼的声浪 簇拥的鲜花
和太阳一样金光闪耀的奖章
你没有沉醉于巨大的荣誉 和丰收的喜悦
却神情专注地站在阡陌
站在祝贺的目光中
任凭漫天晚霞染红你紫铜色的脸庞
我看见啊 手执着那把心爱的小提琴
你正在深情地演奏《蓝色的多瑙河》
琴弦上跳动的 还是那支《行路难》的旋律
和《梦幻曲》那优美动听的交响
啊 袁隆平 我们的“杂交水稻之父”
我们的“泥腿子科学家”
是怎样神奇的目光
使你 踏破“天涯海角”
最终发现了 那棵被人遗忘千年的“稻败”
是什么神奇的力量
使你 竟把贫瘠荒芜的土地
变成了 美丽而富饶的鱼米之乡
是什么样的灵感
使你 谱写出“稻菽千重浪”的诗作
是什么样的激情
使你奏响了“遍野稻花香”的乐章
袁隆平笑了
笑得是那样谦和
袁隆平笑了
笑得是那样豪放
面对记者连珠炮似的提问
你说 搞科学研究 就像跳高
跳过一个高度 又有新的高度挡在前方
不经过水深火热 是很难出成果的
知识加汗水加灵感再加机遇
这就是我取得成功的秘方
成功 只能代表过去
未来的道路,还很长很长
是啊是啊 此时此刻,
似乎一切都用不着多说 用不着多说啊
只要看一看
你那顶遮挡风雨的草帽
你那双开满茧花的手掌
和那张水稻基因谱的宏伟蓝图
就足可以掂量出 一棵超级”杂交水稻”
在你心中的分量
的确 那一棵杂交水稻
承载着 你一生的理想
为了它 你用瘦弱矮小的身躯
和沾满泥土的手臂
奋力举起的 不仅仅是
一位中国科学家的光荣 自豪
更是养育子孙万代的
一座座天下粮仓啊

作者简介:
郭曰方:中国科学院文学艺术联合会名誉主席。俄罗斯艺术科学院荣誉院士,曾任中国驻索马里大使馆随员,外经部、中科院、国家科委、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秘书,中国科学报总编辑,中科院院机关党委书记,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中国作家书画院艺术委员,中华国际科学交流基金会科学与艺术委员会主席团成员,中科院美术家协会、中科院作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高级编辑。多次荣获模范共产党员、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应聘担任国家及省市有关部门、新闻出版及媒体、科技教育等30多个单位的顾问及专家。著有诗集、散文集、书画集、科普、纪实文学等各类著作100余部,其中诗集42部、散文集5本、书画集5本;主编、策划、编审各类著作200余部,有的著作被译成俄、日、英、意等多种文字在各国发行。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曾组织我国50余位著名艺术家在清华大学、四川大学、中科院等全国40余所重点高校和科研单位,举办郭曰方诗歌《科学与祖国》朗诵演唱会40余场。荣获“全球华语·中国新诗百年·百位最具影响力诗人“,“中国科普作家协会有突出成就的科普作家”,“优秀科普作家” ,“杰出诗人”等称号;荣获 “北京市科学传播人终身成就提名奖”,“王麦林科学文艺创作奖”,“中科院文联终身成就奖”,“红色诗歌终身成就奖“多次荣获国家及省部级图书奖;被誉为中国科学诗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