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李胜扒着水来到张英面前,一看是个女的,心里一乱,站起来想走。可是李胜光着身子站不起来,张英也羞涩地低下头慢慢向水塘边走去。
张英看到了李胜,李胜也看到了张英,各自都不说话,张英使穿了衣服走了。第二天上午锄地休息时,李胜来到张英面前,张英脸红了,没有说话,这时的张英把头低下仍不说话,李胜就找她说话:
“英子,你家杏熟了吗?”
“……”张英没理。
“我晚上去摘。”
“……”张英仍是不理。
而张英又是个认死理的人,她认为李胜看到了自己的一切,便坚决要跟他结婚,而李胜不知道,一次在田里割草时,张英向李胜说明情况。李胜可是求之不得,赶紧让妈妈找人去提亲,去提亲的人当场就被张可仁骂回去,张英的母亲也是一句话:
“俺英子打死也不嫁给姓李的。”
“我愿意!”张英一句话让她父母十分吃惊。当天晚上,张英被父母骂了一顿,再问为什么,张英什么都不说,就一句。“我就跟他。”
时间真快,我来李村不觉快一年了。
暑假很快结束了,扫盲班及普及班已由其他老师带了,我又要回到课堂教书了。
今年暑假后,学生多了不少,上村、下村的适龄儿童都已入学,大队长老李开学时还专程来学校检查了工作。其他几位老师忙的不可开交,教室不够,开学前课本登记也不够。
为此,老教师王老师和蔡老师命令我这个新兵去县新华书店去看一看有没剩余的课本,蔡老师并且亲自和我一起去县新华书店。
县新华书店座落在县城中心位置,虽然面积较小,但是这个时节人还是比较多。到了新华书店一打听正规课本没有,扫盲课本及识字课本较多,我们两人什么都没买便返回李村。
待坐车到李村的里庄,已是晚上十点多了,这个地方唯有中午有一趟从江苏徐州穿境而过的班车,其它时间就没车了。我与蔡老师下了这趟班车,步行回学校。
那时从里庄到李村还没有正规公路,小羊肠道是沿着山形而走的。我们走的是山下那羊肠小道,左边山石路,右边是一条深浅不一的小沟,沟中的水时断时绪,而惟有芦苇茂盛生长,斜歪在路边的芦苇被行人碰的东倒西歪,有的芦苇叶子已被行人弄掉,呈现出一种特有的“远芳侵古道”的感觉。
蔡老师在前边走过,把芦苇带动,然后猛地向后倾倒,打在我的腿上,使我慢慢地不再跟在他的身后,而走向他的另一边。这时,蔡老师打破了沉寂:
“李老师,我们和你不一样。”
“怎么?”
“还怎么,”蔡老师认真地:“你年轻,又是国家正式老师,有工资,有粮本,我们呢?”
“……”我没有说话,转而一想也是对的。他们几个人都是民办临时老师,这个学校其实就我一个正式老师。
回到李村,蔡老师寒喧了几句话便回家了,我独自一人回到了学校,小和尚听到门外的脚步声,便起来问了句:
“谁?”
“我,老王。”
“哦,李先生。”停了一下:“我给你开门,我还认为你不回家了呢。”
“哪能呢,刚开学。”
作者简介:李保璧,安徽灵璧人(微信15952897255),经营假山园林、河道护坡、景观石供应公司二十多载,笃志于灵璧奇石文化的传播,深受业内外各界人士好评。酷爱文学创作,在近百家刊物发表小说、散文、随笔、诗歌等文学作品二百多万字,《渤海风》文学杂志签约作家,中篇小说巜老屋》获《小说选刊》征文二等奖,连续荣获两届“宿州市文学奖”、全国中小学思想道德先进个人,出版了《三月柳》等三部个人文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