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燕京文化集团】会长尹长磊联系微信:zhizuozuihao123321
【注:作品内容与小平同志是否有关,均可投稿。只要是正能量作品就行。】

刘灵秀,女,笔名绣岭 。陕西柞水人,定居西安。在西安航天工业学校执教35年,语文高级讲师。简书优秀创作者,有简书文章五百余篇,十多次伯乐推文上榜。是都市头条编辑,有西安头条文章近200篇。有文章入选航天四院纪念“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50周年纪念文章汇编《铭记第一星,精神永传承》一书。偶发表今日头条、微头条、美篇文章。报刊曾刊发文章多篇。著有《秀岭走笔》刘灵秀文集,记录经历,叙写生活,活出精彩人生。
《故土有根,故乡有情》
大秦岭千沟万壑,我却深爱着秦岭深山的那道小沟,那条小河。因为它曾是祖先拓荒垦田、繁衍生息的地方。它镌刻着我儿时的记忆,承载着我青春的梦想,它就是我热恋的故土家乡——笊篱沟。
笊篱沟位于柞水县胜利村。这条山沟长二十多里,上游有两条支沟。支沟溪流于中山寺山下汇成一条小河,由北向南而去。三条水流像倒写的“人”字。三岔河口下游约半里,有块四面环山近乎封闭的平地,地形颇像笊篱形状,人们叫它“笊篱沟”。
二百多年前,笊篱沟还是荒无人烟的原始山沟。笊篱地形处,有远古山洪暴发,山体垮塌的山石,被大水冲击并淤积在河滩。沟里乱石遍地,野兽出没。河水绕过大小石块流淌。河滩只有靠山脚的地方,才生长荆棘与杂草。
我祖先是笊篱沟垦荒、修田、种地第一人。后来这里修建了一个院子,是我祖辈居住的地方,人们称为“刘家院子”。祖辈仅三代人在沟里居住生息、成家立业并发家致富。
刘家院子四面环山,位于又高又长的山梁末端的山根之下。山梁后另有支沟,叫辛家沟。支沟短而陡峭,沟口在刘家院子的右翼,山石淤积如山,若有山洪,会直冲刘家院子,威胁着刘家院子的安全。因而祖先沿屋后山根修筑了一堵长约百米的高大石坝,顺着山脚向下延伸到主河道边。石坝很坚固,一百多年来,它似一道铜墙铁壁成功拦截了辛家沟山洪泥石流卷滚下
来的大量山石,保护着刘家院子的安宁。这大石坝,既是刘家祖辈艰难创业、勤劳致富的见证,也是祖先的智慧与杰作。
笊篱沟有个家喻户晓的传奇故事,讲刘家祖先怎样由穷苦放牛娃变成
第一代富人。
祖先刘宗圣,祖籍湖南纯化。因洪灾背井离乡,一路乞讨来到陕
西,落脚柞水胜利村,给笊篱沟口吴家地主放牛。
当年笊篱沟是无人烟的荒沟,却是秦楚古道捷径,常有客人过往。一天放牛娃在笊篱沟放牛,有几位路客经过,并在路边大石休息。其中一位说:“这里是块好地方!四面环山,上有小河流水。对面山势平坦,并有小沟溪流,有活水而来。这里是聚财聚福的风水宝地!若有人在这里安家,可大发六十年,旺三代人!”
原来是风水先生泄露天机,一旁放牛娃听到,十分欣喜。过路客人走后,他走到客人坐过的地方,环视四周山势地形,以记住这个位置,并砍了根毛竹插在那里,再搬来石块围住以做标记。这条山沟长约二十里,若无标记,时间长了可能就难找到这个具体位置。
过了段时间,放牛娃再来笊篱沟放牛,发现了奇迹!做标记的竹棍竟然枝叶茂盛长成竹子。他确信这是个生机勃勃的风水宝地!
吃苦耐劳的放牛娃深得吴家主人好感。几年后,他告诉主人,说自己年龄已大,该成个家,想有个住的地方。
主人说“:你看上什么地方?直说!”
放牛娃说“:我想在笊篱沟要块地方,搭个茅屋栖身。”
主人慷慨答应,说“:那无人荒沟,不毛之地,你若喜欢,就送给你! ”
于是,放牛娃在笊篱沟里盖了茅屋,在河滩乱石窝中开荒种地。生活逐渐好起来,还娶了媳妇,繁衍了后代。短短几十年,经过两代人的披荆斩棘,艰苦创业,昔日乱河滩变成了可以耕种的薄田,而穷苦放牛娃也变成笊篱沟的小财主。
笊篱沟田地全部是沙土地,地里泥土少,沙石多。母亲当年在生产队干活,农闲时就是在地里捡石头、抬石头,修梯田。笊篱沟的土地是多么的贫瘠。
笊篱沟的耕地虽然贫瘠,但山上的物产却非常丰富。低矮处的沟、坡、溪边生长着无数的核桃树、板栗树。山腰被茂密的松柏、柞树、橡树、白桦等,高大乔木所覆盖。山顶多是原始森林,还有数人才能合抱的参天大树。
漫山遍野的柞树是种植优质木耳、食用菌类的温床;橡树是制作橡胶、橡酒的原材料。核桃、板栗、木耳是笊篱沟的三大特产。
山上还生长着几十种中药材。以植物药材为主,如野生天麻、山药、百合、菟丝子、五味子、柴胡、前胡、当归、黄芪、黄连、苍术、桔梗、荆芥、防风、紫苏、党参、芦根、艾草等等。还有动物药材,如麝香、熊胆、蛇胆等。这里中草药种类繁多,是中医治病的药源。老家距医院很远,母亲病了,我常去山上拔些柴胡、前胡、芦根、竹叶心等中草药熬汤为母亲治病。乡邻亦如此。
祖父是医生,土改前,听从我父亲意见,主动把土地、财产上交农会,成为开明地主。上交的房屋分给十多户穷人居住。解放后,祖父在乡卫生所工作,是方圆几十里小有名气的医生,深受乡邻爱戴。
父亲是解放前大学生,高校教师,在外地工作。1968年,因为学校武斗,停止上课一年多。父亲不能上班,无法领取工资,一家漂泊在外,难以生存。
父亲只好送我母子一大家人,回老家笊篱沟居住。母亲开始务农,成年累月参加队里重体力劳动,还要承担繁重的家务,供养八个儿女读书,其艰难困苦一言难尽。
父亲只能寒暑假长途跋涉,步行回家。一个除夕夜,父亲步行在回家路上。满目漆黑,父亲穿越老家对面群山,却迷失方向,找不到归路。严寒冬夜,父亲徘徊在山野一夜,幸好没遇见野兽,否则后果不堪设想。每想起这件事,就想起父母养育儿女的艰辛,心中对已故双亲的思念犹如潮奔涌。
母亲开始养猪,我带弟妹去辛家沟打猪草。首次上山路生,刚上坡就被一米多宽的陡槽挡住。返回路也险,我决定闯过去!
沟槽约3米的下面被树丛和蒿草笼罩,看不见下面情况。让弟妹原地不动,我企图跳远似地飞跳过
去,再拉弟妹。然而弹跳失败,一脚着地,还没跃起,鞋底打滑失足,身体失控,骨碌碌直往下滚。瞬间滚到树丛旁,才发现下面是悬崖,马上意识到这也许是我生命的最后一刻!
危在旦夕,我却马上镇定:我要死里逃生!幸好我小学学过体操,危急关头派上用场。在滚到陡崖边沿,我脚手并用,双手和双脚轮换触石崖壁,接连翻了几个软翻,保护头部不受磕碰。数秒钟翻下约五米高的陡崖,下面又是陡槽,我迅速抓沟槽一边树枝以减弱惯性。但冲力太大,将树枝连根拔掉。树下石块松落,砸在我膝盖和臀部,我大声呼叫“石头砸死我啦!”。
一分钟左右终于停止翻滚。知道没死,是苍天佑我,却没感到侥幸,而是凄惨地嚎啕,回音响彻山谷。
故乡有泪,有悲哀,也有喜悦与快乐。每逢假日,邻居伙伴常约我上山采摘野果,那是很高兴的事情。她们自幼生长在山沟里,熟悉什么季节采摘什么野果,每次都直接带我去目的地。
一次采摘野葡萄,她带我到高坡石窖,上面爬满蛛网似的葡萄藤。她抓提藤蔓,密密的葡萄缀在下面,许多紫黑色和绿色的葡萄让我兴奋不已。纯天然、无污染的野果分外诱人,我俩狼吞虎咽起来,颗粒不大,味道却很甜。
我们挑好的采摘,一会就满一筐,这喜悦无法言表!
又有一次,她带我捡拾野生栗子。上山不久,来到野生栗子林,望见拳头大的绿刺球缀满枝头。咧嘴的刺球,栗宝宝已坠落坡面。看到遍地枣红色的栗子,我十分欣喜。捡颗粒饱满的栗子入篮,很快捡满一筐。带着红艳艳的栗子回家,那喜悦,那难忘场景,烙在记忆里!
笊篱沟有个马鞍岭是秦楚古道必经之地。每次去县城,总要路过马鞍岭。在山里住久了,仰头只见一线天,憋闷得慌。在岭上极目远眺,锦绣山河映入眼帘,心情豁然开朗。我渴望在岭上多看会儿浩渺的天空,多欣赏云雾缭绕的延绵群山,瞭望远方,憧憬未来。
离开故乡五十多年了,却忘不了那里的岁月,那里的亲情,那里的一草一木,那里的山水美景。
这浓浓的乡情,深深的眷恋,淡淡的乡愁,悠悠的情怀,常萦绕心头,让我无数次梦回笊篱沟!因为那里有根,有祖先的汗水与
智慧,有父母的辛劳与温馨,有我青春的困惑、梦想和难忘的记忆!
笊篱沟啊,人世间有百媚千红,我独爱你那一种,不管走到天涯海角,对你的眷恋和思念永不停歇!
只是不知,何日我才能重回你怀中?

“小平你好!”中华儿女文学书画大奖赛
主办:中国燕京文化集团(我国引航级文艺组织)
大赛日期:2023年8月1日--9月30日
近几十年来,中国经济持续飞速发展,迅速成为世界大国,全民摆脱贫困,步入小康,一代伟人小平同志功不可没。没有小平同志的改革开放,就绝不会有今天的幸福生活!因此,热爱小平同志就是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
为缅怀小平同志,凝聚民族心,我国引航级文化组织中国燕京文化集团特发起“小平你好!”中华儿女文学书画大奖赛”!!
一、报名步骤:
1、提交作品:书画、诗歌、短小说、散文、歌词等,均可投稿。
2、投稿请发微信(为提高沟通效率,本大赛不接受邮箱投稿)。附作者简介300字内,照片一张,详细联系方式、姓名、通讯地址、电话号码。
3、投稿数量:诗歌1--5首;小说、散文、杂文限3000字内;书画投稿,限照片5张。
4、补充:作品文责自负。


两部珍藏大典全国征稿,欢迎咨询投稿!!
《舍我其谁:2023华语文坛风云人物年谱》隆重征稿!!!
《中国历史名人大全.当代文华卷》隆重征稿!!!
主编尹长磊联系微信:zhizuozuihao123321
一、投稿事宜:
书画作品、古体诗、现代诗、散文诗、短小说、歌词等,均可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