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川学者赵玉霞为您讲述聊斋故事之十
地震
蒲松龄原著 赵玉霞译并评
康熙七年(1668年)六月十七日晚上八点左右,发生了强烈地震。我正在山东临淄地方做客,正与表哥李笃之在灯下喝酒。忽然听见地下发出滚雷似的巨响,从东南来,往西北去。大家很吃惊,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不一会儿桌椅晃动,酒杯翻倒;屋里的房梁、椽子、柱子,不断发出咔咔的断裂声。大家互相你看我,我看你,惊得脸色发白。好一会儿,才明白是地震,便各自拚命往外跑。只见那楼阁房屋,歪倒下去又起来。墙倒屋塌的声音,伴随着小儿啼哭、妇女哀嚎,喧嚣嘈杂,像一锅煮沸的开水。人都头晕目眩无法站立,坐在地上,随着地面前后颠簸。河水翻滚,激起一丈多高的浪头。满城里都是鸡鸣狗叫声。大约经过了一个多时辰,才稍稍平息下来。人们都跑到了街上,只见男男女女光着身子混杂在一起,争着互相诉说,都忘了没穿衣服。后来听说某处一口井倾斜了,不能够再打水;某家的楼房南北掉了个向;栖霞山裂了个口子;沂水边陷了个大洞,有几亩地大小。这真是不平常的变故啊!

小镇上有个妇女,夜间起来小便,回屋看见狼衔她的儿子。妇女急了,拼命与狼争夺,乘狼一松口,妇女夺回了儿子,紧紧抱在怀里。狼蹲在那儿不走,妇女大声呼叫,邻居纷纷赶来,狼才走了。妇女惊魂已定,转为欢喜,指天画地,叙说狼怎么衔她的儿子,自己又怎么夺儿子。讲了好久,忽然,想起身上一丝不挂,就羞愧地跑回屋去。这和地震时男的女的都忘记赤身裸体是同一种情况。人在惊惶紧张时往往什么都忘了,多么可笑!然而也可以理解啊!
提示与感言:
俗话说“人慌无智”,以上情况看似可笑,确实可以理解。人应该历事练心。紧急情况下要的是镇定与反应迅速。还应该有应付紧急情况的常识。让我们都好好学习和锻炼吧!
杨广旭
鹧鸪天•赵玉霞老师讲聊斋故事之十
《地震》(钦谱、通韵)
墙倒屋斜来势急,鸡鸣狗叫小儿啼。滚翻河水冲天浪,塌陷深坑动地奇。 早慌乱,晚沉思,先存生命后穿衣。欲寻镇定从容术,历事修心勤练习。




(聊斋故事剪纸作品作者:王继红)


作者简介:赵玉霞,女,1947年10月生,高级讲师,曾任淄川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曾宪梓教师奖学金获得者,退休后曾被评为市、省关心下一代优秀“五老”志愿者等。现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省散文协会会员、市蒲松龄研究会理事、淄川区诗词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曾编译出版《聊斋故事》集、出版赏析性散文集《聊斋女儿谱》,与徐植农老师合译点校出版《侯朝宗文选》等,并先后参与《二十六史精粹今译》及续编、清道光《济南府志》《淄川县志汇编》《文化淄博•淄川卷》等近20部著作的编著整理工作,且在各级各类报刊杂志发表诗文数百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