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9日下午,6.16“绿蝴蝶在行动”四周年总结会暨精神障碍康复故事全国有奖征稿颁奖仪式在松北区松浦街道办事处二楼会议室举行。
本次活动,由松北区民政局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指导,黑龙江省心康园精神康复救助基金会发起并赞助支持,松北区精神障碍社区康复站主办,松浦街道办事处、松浦街道社工站、太阳岛街道社工站联合协办,《生活报》给予特别支持。
松北区民社局副局长李彧辉、心康园基金会理事长孙龙慧女士、北岸启城社区书记辛晶及精神科专家、评委代表、康复老师、媒体记者、社工志愿者、参赛的精神患者及家属代表参加了此次活动。
“绿蝴蝶在行动”源于”第四个苹果“”的故事。
四年前,心康园精神康复救助基金会组织精障人士、抑郁症患者做手工——用穿珠工艺做苹果,做一个给两元钱的奖励,目的就是让精障人士走出困苦,回归家庭,回归社会。
有二位精障人士是兄弟,他们参加了此次活动。一个月内,兄弟两个只做了四个苹果,得到了八元钱的奖励。他们很满足,非常激动,说:“20年了,我终于可以赚钱了”。
这件事让心康园的老师们记入了深思,他们想到了世界上的三个苹果:
第一个苹果是亚当和夏娃,用爱创造世界;第二个苹果是牛顿用力量推动世界;第三个苹果是乔布斯用科技改变世界!我们为什么不能创造出第四个苹果,用精神温暖世界呢?
于是,2019年,基金会创始人刘玉山先生提出并创办了”绿蝴蝶在行动”这个项目。其口号是:让精神人士回家之路不再漫长,并把每年6月16日定为“关爱精神障碍人士康复日”。
“绿蝴蝶在行动”的寓意是:精神障碍人士通过自力更生、艰苦努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和爱心,以及对回归美好生活的渴望,用自己的双手编织一个又一个创造奇迹的第四个苹果,去感召和唤醒深受精神障碍困扰与折磨的人们,并赋予人们精神的动力去温暖这个世界!
“绿蝴蝶在行动”有其特殊含义。
绿色代表健康、积极、乐观。蝴蝶代表深受精神障碍疾病折磨的人们,为早日恢复健康与回归社会,同精神疾病不断抗争,坚持不懈,涅磐重生、破茧成蝶的精神。“在行动”是一个进行时,是长期积极主动的坚持做好一件事——让精神障碍人士回家的路不再漫长。
“绿蝴蝶在行动”旨在:广大关爱精神障碍疾病的社会各界爱心人士,以一种积极主动的方式推动精神疾病康复理念——患者康复,社会和谐。
到目前为止,“绿蝴蝶在行动”在黑龙江省、市、区民政、卫生等相关部门的指导支持下,心康园基金会已孵化并培养了哈尔滨、齐齐哈尔、大庆、牡丹江、佳木斯、绥化、鹤岗、加格达奇、伊春、黑河等十个地市21个精障社会康复服务站。同步开展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活动,直接服务精障人士累计2万余人,为全省精神障碍患者捐赠善款及捐款活动费用共计1125004.29元。
看着很多患者受益于基金会,一天天走向康复,回归家庭与社会,基金会于今年6月又举办了“绿蝴蝶在行动”全国征文活动。此次活动历时40天,共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精障患者的近百份投稿,通过线上投票加线下评审的方式,共计2457人参与。网络投票产生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入围奖15名。
很多患者在征文中介绍了自己康复的艰苦过程。那些为精障人士康复做出巨大贡献的领导和志愿者也通过文章展示自己的心路历程。
从这些征文中,我们看到了心康园基金会付出的努力已结出累累硕果。
2023年,“绿蝴蝶在行动”登上了民政部第12届中华慈善奖拟表彰名单,并荣获黑龙江“中华慈善奖”。
朋友们。到此似乎“绿蝴蝶在行动”已经成为过去时。可是。我们看一看绿蝴蝶的图标便可知道,他们将把这项活动推向包括台湾在内的36个省市、自治区,为全国所有的精障人士服务。
我们终于明白:这只绿蝴蝶将在不久的将来,会飞向更高更远的蓝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