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鹤之乡
(新韵)
文·吴生泉
一
越冬候鸟更思乡,
燕子低飞鹤鹭翔。
黑鹳觅食鸥点水,
苇丛摇曳野鸭藏。
虾肥泡阔鱼追浪,
草茂粮丰五谷香。
天落两河祥瑞降,
二
草原湿地,鹤舞飞扬。
碧水清风,候鸟天堂。
水禽栖息,客来远方。
野鸭寻鱼,芦苇雁藏。
生态向好,停歇期长。
云间有鹤,草甸高翔。
峦步情侣,长空对唱。
茂林深处,旖旎风光。
生物多样,环境优良。
人与自然,共存和畅。
【白鹤之乡】吉林双辽白鹤省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双辽市茂林镇新兴村张塔庙屯北,原为孟益泡子,因地势低洼,处于草原腹地,常年积水,多年來自然形成了湿地。白鹤属于湿地指示物种,对自然环境要求非常之严格。世界上现存仅3000多只,每年秋季10月份从西伯利亚起飞,经过我国东北飞到江西鄱阳湖落脚。春季4月份途径吉林双辽再返回到西伯利亚繁衍后代。在双辽市的三合屯湿地停歇30多天。
吉林双辽白鹤省级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将与东北松嫩平原已建立的其他湿地和珍禽保护区一起,构成候鸟繁殖迁徙的保护网络。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鄱阳湖——中国东北——西伯利亚候鸟迁徙带上的候鸟栖息地保护能力,对生态吉林发展、生态双辽建设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保护区总面积6603公顷,主要保护对象有白鹤、东方白鹳、丹顶鹤、天鹅、灰鹤、黑鹳、白鹭、河鸥等珍稀濒危水禽和湿地生态系统。也是白鹤全球范围南北迁徙重要停歇地,每年迁徙季节停歇数量在200~500只左右,在我国乃至世界白鹤物种保护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与地位。这标志着吉林双辽白鹤自然保护区建设步入新的历史阶段。
①天落两河祥瑞降
在美丽的科尔沁草原边缘,东辽河和西辽河在双辽境内蜿蜒流淌,滋润着千里沃野。双辽地处“世界黄金玉米带”,不仅是重要的玉米出口基地,而且花生、水稻、高梁、大豆、谷子和杂豆在国内外市场也享有盛名。 ②地连三省喜绵长
双辽市位于吉林省、辽宁省、内蒙古自治区交界处,是吉林西部铁路、公路交通中心,大郑、平齐两条铁路和大广、长深、集锡、嫩丹四条高速公路在此交汇,是吉林省唯一一个拥有4条高速公路节点,9个高速公路出口的城市。双辽大地在东西辽河的润泽下,麦浪翻滾,稻菽飘香;田野如画,五谷丰登。双辽正依托四通八达的交通区位优势,大量吸引汇聚信息流、资金流、物流、人才流和技术流,把双辽打造成吉林省西部中心城市和门户城市。吴生泉,男,笔名:清泉。
吉林省双辽市人,中共党员,工程师。本人酷爱文学、乡土文化、诗歌、散文、书法、摄影、民俗、民族风情、历史人文等,有作品曾发表于“人民日报民生网”及省内外诗刊和报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