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电不容易(散文)
文/陈振家
电视剧大宅门是同仁堂的后代郭宝昌他所编写的,而且,亲自导演的。
在上个世纪的1999年,
那个时候郭宝昌的女朋友就在深圳电视台。是一位格格,姓柳,
郭宝昌任用这一位演员来演斯琴高娃所要扮演的那个角。是因此显得很稚嫩。化妆也很稚嫩。当时在1999年的时候,因为郭宝昌,他是广西电影制片厂的,他的学生和徒弟有张艺谋、陈凯歌,好多好多大腕都出来拥护他。
当时有一位电影制片人姓葛,她是河南话剧团的演员,后来到深圳电视台工作。她说服了海王药业的老总张思明。那个张思明是回族人,他同意拿他的一栋大办公楼做抵押,找银行贷款。贷了两千万,这一位葛女士就拿着这两千万元作为大宅门的电视剧的投资。与导演郭宝昌签订了合同,就在北京进行了开拍。但是当时摄制组定在丰台居住,拍摄的地点又在故宫,每天要围绕北京城走一大圈,很不方便因此制片人和导演之间发生了矛盾,又因为扮演那个老太太的演员因为化妆化的太年轻。电视剧拍到1/3的时候,制片方一共三家(包括北京电视台),发生了激烈的冲突和矛盾。于是这一部电视剧。就不能往下拍了,于是剧组就杀回了深圳。在深圳的时候,海王影视公司就请了律师来打官司,找导演郭宝昌赔偿。但是这位制片人葛女士在讲起这一部巨大的电视剧的筹备,筹资,前期选演员,经费等等内容的时候显得非常的激动,所以说的语无伦次,颠来倒去,辞不达意。连众律师都认为制片人葛女士精神已经崩溃,认为她不能够把事情的原貌复述出来。不好打官司。当时我陈振家正在深圳漂泊,拍摄深圳劳动人事制度改革,珠江三角洲等纪录片。我偶然遇到了这位制片人葛女士。她对我讲起了。她所遇到的困境,当时我就向她建议,花了几块钱买了一个笔记本,要她回忆。做日记,将时间反推,什么时候准备拍这个电视剧,什么时候借了钱,贷的款,什么时候建立了剧组?什么时候跟演员签订的协议,付的款,什么时候给导演付的款,然后做一个流水账。她按照我的意见,花了一个礼拜的时间,把事情的原委、开头、中间、结尾,写了一大本笔记,跟律师做汇报。这个时候,众律师才咧开嘴巴笑了,在这种情况下,律师就写了状纸,告郭宝昌。最后。再经过法庭双方申诉,最后达到庭外和解,这就是《大宅门》前期的故事,后来是中央电视台出资,这一部电视剧才得以成功制作而且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