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木秉凤诗文选 896
忧来与谁语?相惜在今朝

鹰鸠斗巢哓
凤鹊隐溪逃
忧来与谁语
相惜在今朝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世间学问不过道术之分,而道术之别也致世人有两种思想境界,这就是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与鼠目寸光的战术眼界。巨人的生命格局源于战略眼光、战略胸怀与战略规划!芸芸众生有一种天壤之别,这就是大家闺秀与小家碧玉的区别,也是道与术的区别,也是战略与战术的区别。战略与战术,本乃古之兵道的两种思维模式,今已向各行各业全面推进,而其基本精神又来自于自然之道。茫茫宇宙,人如尘埃,大千世界,事如草介。但任何事物运行都有其本自轨迹,正如《中庸》所言,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生命就是在分分合合中形成曲折离奇。回首人生,生命短暂,路却曲弯,我们走过的每一段路也许在离世之前都充满疑惑。匆匆旅程中,不管处于社会何等阶层,从达官贵人豪门大户到草根阶层凡夫俗子,我们不仅需要物质基础来满足人类需要,更需要在社会文明的发展变化之中留给后人永恒文化精神,从某种意义讲我们的思想深度要胜过我们的物质广度,因为物质世界是不断运动变化发展的,而思想却会永远地沉淀于人类文明历史之中,并升化为文化代代承传,而文化中最亘久的是战略文化。
仰观于天,俯察于地,大观世界,万事万物本是相互联系共同构成的一个宇宙整体。所以我们思考任何问题必须从宏观上、以长远的视野、全面地客观地分析事物的现象及支配这些现象的内在规律,而这种思考就是战略思考,基于这种思考所形成的思想就是战略思想。犹如东西方军事思想,西方军事思想几乎都是指导通过战争如何击败对手,而东方兵略的最高军事思想不是击败对方,而且化敌为友,从而形成我方力量中牢不可破的统一战线,这叫不战而胜或曰“不战而屈人之兵”。
西方军事文化相对浅薄,重视并创造战争优势,战略前移,弱肉强食,以力克力,百战百胜;东方军事文化博大精深,重视全局变量,战略后移,上兵伐谋,以智克力,不战而胜。然而西方军事中的“百战百胜”与东方军事中的“不战而胜”哪个更好呢?当然“不战而胜”的是东方文化的一元选项。任何事物的发展追求,不是西方二元文化下的一分为二,而是东方一元文化下的合二为一,和谐共荣之思想就是东方战略思想的主轴。
一阴一阳之谓道,一阖一辟之谓变。战略思想就是在阴阳相推、阖辟变化中与时俱进。《史记.屈原列传》曰:“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醨?”所以战略思想的生命力就是与时俱进,以静制动,随机随时随地随敌随变而应变,但万变不离其宗,就是以道克术,以道御术,以道导术。文以载道,上等战略体现的不是军事胜败问题,而是化敌为友或分化对手的统一战线与政治造势问题,人一旦形成战略思想,其观察世界处置万物时必定会启用全新的视野!在家庭中会关注家庭成员的不同需要,在事业中会考虑与事业发展的方方面面,在竞争中以及谈判中会换位思考照顾到各方的合理诉求,客观公正和谐与求同存异、互利共嬴等太极文化永远是东方文化的核心。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智者不惑,是因为具备战略后移之能,由短兵相接退到围魏救赵,由攻城略地退至军围而不打;由下政伐兵攻城退至上兵伐交伐谋,由奇正相生退至造势营势,以势胜敌;由虚实结合退至化敌为友,胜敌而益强。正是因为我们有了战略的思想就有了战略的胸怀,从此人生舞台从此无限广阔。战略不求必须战争,而是通过出其不意的战略谋划与战略部署,营造战无不胜的战略高度与战略态度,然后全胜于天下,一个人,只有在头脑中形成了战略思想,他才真正地感到战略“无惑”,他才具备了战略感知的艺术魅力,用战略眼光去宏观世界。若用太极眼光看待阴阳对立,则阴阳必合和于太极之中!阴极阳复季序互推,这是太极规律,也是社会规律,也是自然规律,也是人类规律。
知彼知己,知天知地,阴阳互生,胜而无穷。一个人,只有在头脑中形成了战略思想,他才真正地感到“无惑”,不惑之龄才配有这种称呼。用战略的眼光看世界,未来将无限美好,用战略的眼光看中国,一个文能普世、武能偃兵的泱泱大国即将崛起,如是用战略的眼光看中华民族,民族灵魂的光茫依如东日海出。翻看世界历史,一切帝国主义行为,因为违反人类道义与自然规律,不需我们一枪一炮,最终必将被天道灭亡,只是时间早晚问题!中华文明之所以恒久不衰,就是中国文化蕴涵着符合自然规律的道义价值与和谐理念,这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且精神永恒的思想基础。
一寒一暑,继往察来,阴极阳复,阳极晦生,这本是太极规律,也是社会规律。云行雨施,普慧万物,风水轮转,这是自然规律,也是人类规律,也是政治规律。战略其实就是对客观外界现象的规律性认识,战略思想实际就是运用规律达到战略目的的思想。对规律性的认识一旦升化为战略思想,那么它就对所有现象具有普遍指导意义,不管是经济规律,社会规律,还是军事斗争规律,以及政治规律。战略感觉作为一种艺术意志,抽象地存在于战略思想的自悟自觉自然之中。战略表现在它的全局性、方向性、预见性、长远性和思想性,故而《孙子兵法》曰:“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胜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作者简介:三木秉凤(周凤森)先生,于2016年创建了【世界大同文化传媒】在中央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为传承经典文化,延续中华文脉,提升民众文化素养,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带着一支草根文人组成的编辑团队在征文领域走过了六年,在这充满传奇色彩的17届征文中,每个获奖者的奖金都来自他个人倾囊相授,只为祖国文化复兴,文化昌盛,以身作则去弘扬正能正量,传播优秀文化,启迪宇宙智慧,是大爱无疆的中华文人典型代表!

“三木秉凤杯”第十九届全国大型征文活动正在进行中……

征文种类:
现代诗歌、古诗词、散文,小说共四类。
二、征文要求 :
1. 现代诗歌类限投3首,没有字行限制。
2. 古体诗词类作品限投3—4首。
3. 散文、书评、随笔、杂文等散文类作品各限投1篇,字数限定在1500—3000字以内。
4. 小说类作品,包括即微短小说,也包括中长篇小说的某一章节或选段,但字数限定在1500—3000字以内。短小说不得少于三百字.
5. 戏剧作品征文标准参考小说作品。
6. 参赛作品必须原创首发,同届征文中作者向多个诗文类种投稿,只限领奖一次。
三、投递要求:
1. 来稿请发裸文,并注明“三木秉凤杯第十九届征文”字样,无标注者将视作普通来稿不予参评。
2. 附作者简介及照片一张,并将作者真实联系方式主动告与征文主编,以备联系,暂无证书及奖杯。
3.评奖结果公布只按投稿时微信网名,敬请作者不要轻易修改自己的网名。
4.一经投稿,不管是否获奖,除政治原因外,不得以任何理由要求主编删除。
四、征文时间:
5. 本届征文计划2023年8月1日起至2024年1月底 截稿。
6. 阅读量与系统后台统计不符的一律视为购买,立即取消参赛资格,永远不得参本平台的赛事!
六、奖项设置:
特等奖1名:奖金3000元。
一等奖5名:奖金600元。
二等奖30名:奖金200元。
三等奖100名:奖金100元。
优秀奖200名:奖金30元。
鼓励奖300名:奖金10元。
投稿处:主编,希望之梦(木易)
微信:yangrrong123
邮箱:1628586637@qq.com
本平台征文不打赏!


